【寧華青玉談詩詞】泥石流詩詞的創(chuàng)作

建議改成:《關(guān)于我咕咕是因為我咕咕太久怕突然回來太尷尬所以就一直咕咕到現(xiàn)在這件事》哈哈,大家有沒有一種爺青回的感覺。
沒有啊。
那算了,直接開始吧。

故事引入
大家還記不記得風華少女謝道韞在下雪天和家人講論文義?謝太公出了一句詩,讓晚輩對下句:“白雪紛紛何所似。”然后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边@時謝道韞說了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就這一句,她是聲名遠揚啊??墒侵x朗卻成為歷來被取笑的對象。
但是大家有沒有,難道謝朗的詩句就真的這么一無是處嗎?好的詩句一定是要辭藻美麗,清雅新穎的嗎?

那對謝朗就太不公平了。
大家一想,你把雪比作鹽,還撒在空中,好像不是特別美,還敗家,可是這不失是一種獨特的角度呀,如果說謝道韞是清流的話,那么謝朗就是一股泥石流,他就是利用一種非尋常角度的,十分刁鉆但是不失新穎,達到對讀者原本認知的沖擊,可能會被人盛贊逆向思維666,但也會被認為俗的一批,畢竟一般每個人對于美的認知都是趨向于“清流”,而不是泥石流。
我們再來看一首詩,也是這種“泥石流”詩詞。
昨夜北風寒,天公大吐痰。
一輪紅日上,便是化痰丸。
這個“痰”,指的是霧氣,太陽出來了,霧氣就沒了,所以太陽就是化痰丸了嘛!
。。。
是不是覺得是打油詩?半對半錯,這種“泥石流”,它應(yīng)該是結(jié)合打油詩張口就來,通俗易懂的特點,但是又不落于俗套,反而應(yīng)該趨向于雅。
它不能是完全是雅,而應(yīng)該是雅俗三七分,這里的“俗”指的是通俗,而不是庸俗,媚俗,低俗。
你去看看張宗昌這個鬼寫的,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詩根本就不是打油詩,應(yīng)該是“打水詩”: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達。
好個蓬萊閣,他媽真不錯。
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擺下酒,對海唱高歌。
來來猜幾拳,舅子怕喝多。
趵突泉,泉趵突,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忽見天上一火鏈,好像玉皇要抽煙。
如果玉皇不抽煙,為何又是一火鏈?(反面教材,放搞笑區(qū)就好了)
這個鬼是真的不會寫,還要硬寫。
這就是太俗了,一點新意也沒有。
1.刁鉆有新意
2.通俗不爛俗
3.俗中要帶雅
這三點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呢,給大家再整幾首泥石流參考參考,這回可不是搞笑區(qū)了,該是學(xué)習區(qū)了:
江山一籠統(tǒng),
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腫。——明·楊升庵
雞叫一聲撅一撅,
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來,
掃退殘星與曉月。——明·朱元璋
你倒睡得好,
一睡萬事了。
我若陪你睡,
江山誰人保?!濉钣龃?/strong>

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