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yīng)對小人?
八字中,七殺代表小人。
制伏七殺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印化殺;
第二種是,食神制殺;
第三種是,比劫抗殺。
印,代表有背景,有靠山,有貴人,有權(quán)勢地位名聲等;還代表慈悲母性,宗教,有智慧,有悟性,重視精神境界,重義、誠實守信、重視人格、能隨機應(yīng)變、吃苦耐勞等。
食神,代表才華才干,厚德,有愛心,謙虛,不喜獨裁,不喜嚴苛,悠游自然,淡定從容
比劫,代表剛健,自信,冷靜,果斷,意志堅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剛愎自用,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專橫霸道,固執(zhí)自我,不通融。

印化殺,要么有家族勢力、有靠山、有支持我的力量,有權(quán)勢地位,七殺小人就不敢來傷害我,反而會成為支持我的一員;要么慈悲有智慧,退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不夠,多退幾步,笑著、平靜著就化解了怨結(jié)。
食神制殺,代表我用才華才干,淡定從容,來駕馭小人,控制他們,但是不可控制太過,要給小人留一點活動空間。
比劫抗殺,就是朋友幫身,人緣好;或者自己一身正氣,剛健冷靜果斷;但是太過就是硬碰硬,損人一千、自損八百,逞匹夫之勇。

制服小人,贏得別人尊重,有的人靠家庭背景,靠山,或者靠自己有權(quán)勢、地位、名聲、有錢;又或者心機重,小聰明多,不明著硬剛,背地里搞些小動作;又或者交一堆酒肉朋友,強勢霸道,沒人敢惹;又有人德行不夠,卻演技甚好,外面朋友多、人氣高漲,卻窩里橫,誰惹了他,就到處說是非,把朋友當槍使,圍攻打壓別人。
可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的外在一切,有時也不免兵敗如山倒;靠著小聰明,也往往“機關(guān)算盡,害了卿卿命”,聰明反被聰明誤;把朋友當槍使,謊言總有戳破的一天,遭遇反噬,自己就成了朋友們的箭把子。這些都是不穩(wěn)固、不是特別可靠的制服小人冤家的方法。
所以制服七殺小人,最最可靠穩(wěn)妥的辦法就是,修心養(yǎng)性,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在自強自立、厚德載物的過程中獲得大量入世的智慧、甚至出世的智慧,聚集了人氣,擁有了一大堆朋友。自然地,小人主動遠離,或者搞你也搞不動、那就遠離你,又或者干脆和你做朋友。
很少有人從小就很勇敢,心胸廣闊,大度容人,都是在一次次的直面恐懼、承受了壓力,漸漸強大自立起來的;在一次次的退步容忍中,心胸漸漸開闊,變的大肚能容、自愛愛他的;同時在一次次不卑不亢、鎮(zhèn)定自若的容忍退步中,充分了解了自己,了解了他人,了解了人性,了解了社會,獲得了智慧,從而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因為自己的容忍退步,以德服人,最終“化干戈為玉帛”,本是冤家卻成了朋友,就算只是脆弱的表面關(guān)系,也比天天爭吵不停的好。
有誰不喜歡優(yōu)秀,又德行好的人呢,所以自強不息又厚德載物的人,到哪都聚攏了一堆朋友,朋友多了,小人就不敢隨意造作了,總會有所忌憚。
一個人靠著不斷地自強不息又厚德載物,聚攏了人氣,又積累了智慧。
有朋友,有人緣,到哪都不容易被人欺負;就算被欺負,自己內(nèi)心強大,又有智慧,又慈悲能忍,自然能夠讓境隨心轉(zhuǎn),不會被小人玩的團團轉(zhuǎn)。

就這樣,靠著自強不息又厚德載物,印,食神,比劫好的一面都具備了,也就不怕牛鬼蛇神來靠近、犯身了。
假如一個人到哪都被人討厭欺負,那就要反躬自身,看看自己是不夠自立自強,還是德行包容度不夠了。
直面黑暗煩惱恐懼,才能超越黑暗煩惱恐懼,才能漸漸強大自立起來。
鎮(zhèn)定自若,不卑不亢,退一步海闊天空,一步不夠,多退幾步,在一次次的容忍不怨不怒中,融化自我的貪嗔癡慢疑,才能漸漸變的強大、淡定、慈悲、有愛。

“當一個人看不到自己內(nèi)心的魔鬼,就會成為別人生活中的魔鬼?!?br/>
我們是通過自己的內(nèi)心看世界的,所謂,“心里有佛,看誰都是佛;心里有屎,看誰都是屎”,當我們處處受挫受傷,覺得“他人即地獄”時,也要反觀自己,德行夠不夠,心寬不寬,有沒有經(jīng)常抱怨惱怒,有沒有直面恐懼黑暗煩惱,有沒有接納別人、尊重別人,有沒有分別心很重,總在心里對人分個三六九等,有沒有不付出總想得到,又或者對人不情愿地付出只是為了得到、索取,有沒有過于自私自利、不管他人死活,有沒有不負責(zé)任、不愿承擔責(zé)任……
我們不止要降伏外在的小人,更要降伏內(nèi)在的小人,降伏那個陰暗邪惡骯臟懶惰、被恐懼控制的自己。
清洗內(nèi)心雜染,修心養(yǎng)性,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使心靈清凈寧靜淡定而富有智慧慈悲,這樣,無論世界怎樣待我們,我們都能淡然處之,任泰山崩于前,我自如如不動。
倘若我們通過修心養(yǎng)性,真能夠如佛陀那般內(nèi)心清凈、慈悲具足、智慧通達,他人辱我罵我笑我,又與我何干?!
畢竟佛陀的心里只有慈悲和智慧,遇境被激發(fā)出的也只有智慧和慈悲;心里沒有凡夫的貪欲,嗔恨,愚癡,傲慢,多疑,嫉妒,抱怨,恐懼……,又怎么會被激發(fā)出來讓自己體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