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橋杯國賽web組經驗&踩坑
考場規(guī)則
進機房就像考試進考場一樣,用金屬探測儀掃描,不能帶智能手表,手機要關機放在前面。
全面有攝像頭用于拍臉,后面有兩個攝像頭用于記錄同學們的屏幕。
前面的主電腦上有對所有電腦的電腦屏幕監(jiān)控,就像小學微機課一樣。
環(huán)境準備
提交題的時候壓縮包用的zip。壓縮軟件和解壓軟件用的7zip,右鍵有選項,可以解壓。
最后兩天臨時學vue和nodejs的fs模塊,沒記住api到時候比賽直接忘了。不如平時多用用這些工具做項目。筆者經常用的框架是react,后端主要用的python,恰好用的都不是藍橋杯里主要考察的內容,最后臨陣磨槍,一上場全忘了。
如果你習慣使用雙拼輸入法,記得在開考前將系統(tǒng)輸入法設置為雙拼。
web組只有vscode可以用,css連less或者sass都寫不了。
注意事項
據說C++組的同學說很卡,要想暴力跑填空題結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對web組影響不大。
在開考前可以先寫寫代碼模板之類的(對web組影響不大)。
一定要看全文件夾里的內容,如果有讓寫網頁的題,文件夾深層里可能有一個html文件用于展示效果,鼠標懸浮到對應的框上面還有顏色,大小,邊距的提示信息。筆者當時沒發(fā)現,當時只看到有一個png效果圖,純粹對著效果圖寫網頁,浪費了一個小時后才發(fā)現原來還有這個html文件……
電腦系統(tǒng)時間可能和實際時間不一樣,筆者當時的電腦系統(tǒng)時間比實際時間恰好快了一個小時,最后以為要沒救了……,實際時間在提交答題的網頁里可以看到。
雖然是web組,沒有什么算法,會讓算法愛好者感覺無聊,不過沒學過算法的同學也要注意,這里面也依然涉及到算法,例如旋轉矩陣(將矩陣變成一個一維數組,元素順序是轉著圈進去到最中間),以及隨機分配。
如果某一道題的第一問沒做出來這道題就廢了,后面的小問就都沒分了。
其他
中午12點的時候有可能會發(fā)牛奶和面包,大部分人可能沒時間吃,都是在出考場的時候吃。
前一天晚上早點睡,第二天比賽狀態(tài)不好會影響比賽,比賽時間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一點,整整四個小時。
個人感受
進機房的時候像是期末考試進考場,做題的時候像是學校里的前端期末考試。但實際上是比賽,不用想著整掛科了啥的,這種感覺有點奇妙。
感覺web組完全沒有算法有趣,大多數都是API的問題,會,知道怎么寫,就是爺,忘了,就是抓瞎,就廢了。
省賽考了一個正則表達式,個人感覺正則學起來有點無聊,就是記憶很多的規(guī)則,然而正則表達式chatGPT完全能生成了,平時做項目的時候基本可以用gpt來生成正則了。雖然有時候會有錯誤,但個人認為以后gpt在這方面的正確性會越來越高。
最近在用React+Python+Nodejs+Mongodb做一個算法刷題網站,改造成了像“皇室戰(zhàn)爭”一樣的一對一匹配對戰(zhàn)游戲類型,自己懶得出題,于是讓chatgpt出了很多簡單的算法題,還沒讓它出中等的和難的,也還沒讓它試試能不能做出算法競賽題以及力扣周賽題。感覺AI能做出很多簡單的算法題,不知道描述復雜、問題困難的算法題未來AI是否會取代人類。如果AI的迅猛發(fā)展導致算法題都能被AI來解決了,不知道那時候的自己是否會失去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