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最好的人生選擇?學業(yè)、職業(yè)、婚姻……
01 人生處處是選擇
我們的人生,時時處處都在面臨選擇。
比如一些關鍵的路口,中小學期間,要去哪個學校;上大學前,要選哪個專業(yè);大學畢業(yè),要去哪里工作;生活之中,要選擇怎樣的伴侶組建家庭……
這是比較大的人生選擇。
而同時,我們的每一天,出門穿什么、每頓吃什么、現(xiàn)在做什么,包括我今天的文章要寫什么、怎么寫,等等,也都是纏繞我們的具體選擇。
怎么做好這些選擇呢?
這就要借助生涯規(guī)劃了。
生涯規(guī)劃就是要幫人做好人生中的選擇的,就是教你懂得該怎樣選擇的。
我是講生涯規(guī)劃的老師,我自然希望每位朋友都做好自己的人生選擇和生活選擇。
我相信每個人學會了生涯規(guī)劃,給自己做好了規(guī)劃,也就懂得了該如何做好選擇,知道什么是好的選擇。
而且,我還希望大家要重視選擇,要盡量爭取做好選擇。
可能生活中的選擇還好,但是一些重要的人生選擇,如果沒做好,后面的代價就真是太大了!
因為你無法回頭,無法重來,無法彌補失去的歲月。
你的機會成本是特別高的!
但是,的確總有那么多人,無法做對選擇,只能事后后悔。
那么,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呢?
02 有沒有最好的選擇?
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你認為在所有的選擇中,有沒有最好的選擇?
之所以要問這個問題,是因為大概有的人是不相信有最好的選擇,而是覺得順其自然就行,怎么選都差不多。
我在每年志愿填報期間,看到一些家長給孩子做志愿方案時,就是把各類專業(yè)都放進去,也不講究一個順序,或者就算找專業(yè)老師填報,也是希望老師各類專業(yè)都報一些進去。
對他們來說,就沒有一個最好的選擇,而是各種選項都差不多,最終錄到哪個算哪個。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有的人真的不認為有最好的選擇。
我們還在生活中,有一個常用的說法去解決選擇的問題,那就是:
“隨便”。
可是,真“隨便”也不好選,也得有個選擇。
而且,很多時候,你“隨便”地幫有的說“隨便”的人做了選擇,他還會怪你,為什么不選那個……
所以,我們總得有個標準來做選擇,那就沖著最好的選擇去吧。
尤其是人生方向,必須要有一個自認為最好的選擇,你才能堅定不移地一心一意投身其中,才能踏踏實實地一以貫之無怨無悔,而不至于心猿意馬左顧右盼,也不會朝三暮四見異思遷。
可以說,我給人們做生涯規(guī)劃和志愿填報,就是相信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有他最好的選擇,才可以胸有成竹地為他們提供我認為最優(yōu)的建議。
如果說并沒有什么最值得選擇的選項,選什么都差不多,那我也就沒必要來做這個工作給人提供什么建議了。
我知道有的做志愿填報的老師是這樣的一種態(tài)度,認為沒有什么最優(yōu)選,學生怎么報考都行,他只負責給學生介紹大學和專業(yè),讓學生自己選擇。
其實,這就沒有起到規(guī)劃的作用,如果按生涯規(guī)劃的角度來做選擇,那就可以預測,一個怎樣的人,選擇怎樣的方向更好。
否則,我們的人生還怎么去規(guī)劃呢?
盡管世事無常,計劃不如變化快,但我們還是不要陷入“不可知論”,覺得未來不可把控,所以就不去規(guī)劃。
正因為有各種變化,我們才要有一些不變的東西,來應對變化,否則就會六神無主風雨飄搖;有了某些不變的東西,明確了人生的方向,我們才可以心如磐石有恃無恐。
這就是我前面說到的,也是我一再在文章和直播中講到的,我們要給自己的人生做規(guī)劃,要選擇自己認定的人生方向,這樣我們才能活得踏實篤定,而不是慌慌張張搖搖擺擺如同驚弓之鳥。
03 如何做出最好的選擇?
那么,如果你承認,在我們的各種選擇中,總有一個最好的,那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找出那個最好的選擇。
當然,我也要說明,所謂最好的選擇,并不是一勞永逸的,也是需要我們不斷與環(huán)境互動和協(xié)調(diào),使我們的選擇變成最好的選擇。
如同我之前一次直播中講過,所謂最好的安排,也不是直接等著老天給我們安排的,而是我們?nèi)ブ鲃訁⑴c,使之變成最好的安排的。
比如我們選了一所大學一個專業(yè),你去了不好好學,那也白搭;
你選了一位靈魂伴侶,但是婚后卻不珍惜對方,不好好經(jīng)營你們的感情,那恐怕也難以長久。
只有我們做了選擇,并且知道選擇了之后還要怎么做,我們才能把這個選擇變成最好的選擇。
所以,如果說我們要去找出那個最好的選擇,那就要配套著我選擇了這個之后,我要怎么做,這就正是對于一個人的生涯規(guī)劃了。
生涯規(guī)劃,其實不是僅僅給人做個選擇,而是還要讓人知道今后要怎么做。決策、選擇,加上行動,才能真正地產(chǎn)生結(jié)果改變命運。
那么,我們?nèi)绾握业侥莻€最好的選擇,就要結(jié)合著后面的行動方案,才能知道怎樣才能達到好的結(jié)果。
比如,我見到很多做志愿填報的老師,喜歡給人直接推薦專業(yè),喜歡判定什么專業(yè)是好專業(yè),別的專業(yè)就都是“坑”,都是“垃圾專業(yè)”。
大家知道這樣做的問題是什么嗎?
第一,專業(yè)本身無法這么下結(jié)論,并無絕對的好壞之分,還是在于人怎么去學怎么去用。人各有志各有所愛,即使學了這個專業(yè)有什么結(jié)果,那也是因人而異的。
第二,如果不了解學生的特點,就直接推薦專業(yè),那怎么知道是否合適呢?你認為再好的專業(yè),要是這個孩子去了并不能學好呢,那還叫好專業(yè)嗎?
第三,只是推薦專業(yè),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如果沒有配套后續(xù)行動方案,怎么可能就靠選了之后就一定未來前景水漲船高呢?
說到底,你得根據(jù)人的特點來給人量體裁衣地推薦選項,并且讓他知道后續(xù)又怎么做,這樣才能讓這個選擇成為最好的選擇。
所以,如果你推薦的選項,當事人并不能在后面承接住,并不能步步為營不斷上進,就像給一個數(shù)學不好的孩子推薦了熱門專業(yè)金融學,他學起來就很費勁,那你覺得他的后續(xù)發(fā)展能很好嗎?這個選擇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好選擇嗎?
除了學業(yè)上,其他方面,包括職業(yè)、婚姻等等選擇,也是這個道理,真的要因人而異量體裁衣,并且讓人有主動的行動方向,才能讓你的選擇成為最好的選擇。
今晚的直播,就來跟大家談談:如何做出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