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面部美學分析中的“三庭五眼”
我們將眼耳平面、正面高度、側(cè)面三庭、面型看作是四個綜合分析指標,因為在頭面部美學分析中,這幾個指標對于把握整體的美容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眼耳平面。眼耳平面又稱法蘭克福平面,是指顱骨兩側(cè)的外耳門和左側(cè)的眶緣組成的一個平面。一般我們以該平面平分發(fā)際點至頦前點的圓心角,把面部分成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的面積接近相等。
眼耳平面的高低,將使面部形態(tài)具有不同的特點。當眼耳平面位置較高時,上面部顯得較小,給人一種面部抬升的感覺;反之,則有一種面部降低的感覺。這就要求我們在面部整形手術(shù)中把握好兩個要點:第一,盡量不要做破壞性太強的手術(shù);第二,不要做太怪異的手術(shù),不要超出大多數(shù)人的認知,要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審美。
正面高度。正面高度就是從正面看面部的高度。一般用傳統(tǒng)的“三庭五眼”來進行頭面部正面的分析?!叭ァ笔侵笍陌l(fā)際點到眉間,從眉間到鼻棘,從鼻棘到頜下點各占三分之一?!拔逖邸蓖ǔS脕矸从衬槻康膶挾群蜋M向比例,以眼的長度為單位,把面寬分成五個等分,從左側(cè)發(fā)際至右側(cè)發(fā)際,長度約為五個眼長。我們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很多美女的下三分之一部分最長、上三分之一部分第二長、中三分之一部分第三長。當然三者的差距不能太大,大約有2~3毫米的變化比較合適。
我們可以把面部中間部分降低,五官會顯得更集中。把下半部分降低。一般來講,小孩的中庭和上庭要偏高,下庭會減少。把上庭降低,就會感覺整個額頭縮短了。側(cè)面三庭。從側(cè)面看,則有一個“側(cè)面三庭”,這是以耳屏中點為圓心,從耳屏到發(fā)際,從耳屏到眉間點,從耳屏到鼻間點,從耳屏到頦前點,分別劃出四條直線,將側(cè)面分為三個扇形,形成“側(cè)面三庭”。這三個扇形的面積,一般來講下扇形最大,上扇形第二,中扇形第三。如果不是這樣的大小關(guān)系,整個面部看上去就會不協(xié)調(diào),缺少一些美感。



我們來看看,中面部加高,顯得臉部拉長。下面部加高,顯得下巴拉長。上面部加高,顯得額頭變大。中面部降低,顯得五官更加集中。下面部降低,感覺有一點點小頜。上面部降低,顯得額頭變窄。面型指的是面部輪廓,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面型上半部分,就是額骨的部分,基本上呈方形,就是通常所說的“天庭飽滿”。面型中間部分,由顴骨、上頜骨、鼻骨組成,鼻梁的高度就與顴骨和鼻骨的形態(tài)有關(guān)。面型下半部分,由下頜骨組成,呈馬蹄型。我們從CT上也可以看到,人的頭骨分為上面部、中面部、下面部。
觀察人的臉型一般要從五個角度:正面、45°、側(cè)面、仰頭位、低頭位。從正面看,面部形態(tài)主要取決于四個弓形。一是眉弓的形態(tài);二是顴弓的形態(tài);三是上頜弓的形態(tài),一般在口裂上邊一點點;四是下頜弓的形態(tài),一般在口裂下邊一點點。
漂亮的臉型,中國人叫“瓜子臉”,顴弓的弧度最大,眉弓第二,上頜弓第三,下頜弓第四。也就是說,瓜子臉最寬的地方一定是在顴弓的位置。 有人沒有很好地理解這個概念,把臉上半部分做大,也就是把眉弓做得更大,整個臉呈倒三角形。實際上,面部最大的地方應該在顴弓,如果我們把眉弓做得過大,填得過于飽滿,看起來就會很假。
總而言之,有些人的面部輪廓看起來很別扭,但總是找不到原因。有的人留光頭好看,有的人留光頭不好看,這都是由頭型差異造成的。因此,發(fā)型很重要,可以掩蓋、修飾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