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多相親女生都很冷淡?
給她發(fā)信息要么直接不回,要么隔了幾個小時之后回,不拒絕,不接受,我覺得在相親立場上很卑微,不管接受還是拒絕,連最起碼的彼此尊重都沒有,如果是這樣我可以把她刪了嗎?
這是因為男女在對待“沒瞧上”這個事的處理方式上,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男性傾向于行的就盡快確定關(guān)系,不行的就盡快撤退。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能談就好好談,不能談就拉倒”女性傾向于等等看、先培養(yǎng)培養(yǎng)、再接觸接觸。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冷淡,不拒絕,不接受”。
而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是男女關(guān)系中雙方的核心持有成本的不同。男性的成本主要在哪?錢:這沒啥好說的了吧,吃飯約會大頭肯定跑不了你。精力:吃啥、聊啥、玩啥,這不都得你統(tǒng)籌安排?
女性的成本主要在哪?就一個,那就是時間,相親久了“大齡”這個詞對女性來說基本屬于爆殺了。對比一下你就會發(fā)現(xiàn),男性的核心成本基本每次相親、每次約會、甚至每次聊天時都會出現(xiàn)消耗。對吧,哪次約會不得花錢花精力去安排、費心思去維護聊天狀態(tài)。無解。
可是女性的“時間”核心成本,在聊天、約會、甚至戀愛中,也都在支出。但這個有解。為啥大齡女性相親會著急,因為“時間”這個核心成本在消耗。于是很多人想到了解決辦法——騎驢找馬,甚至多頭驢同時騎。把“一對一”的時間成本,攤到“一對多”上,這平均成本不就小了么?
只盯著你一個人,她肯定有大量成本消耗。但同時掛著幾個人,成本就被無限稀釋了。很多女生拖拖拉拉不愿意確定關(guān)系,就是因為確定關(guān)系后就意味著責任。而你現(xiàn)在的條件,她又不太甘心。
要是確定關(guān)系后再騎驢找馬那輿論壓力又會大幅增大。所以“不表態(tài),不接受,不拒絕”對于女性來說是當前最優(yōu)解。既享受到了備胎的資源,同時又不用承擔騎驢找馬的責任壓力。即使最后實在沒有找到稱心的,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回頭找原胎。
備胎如果扛不住跑了也無所謂,換一個就是了,反正也不消耗自己的成本。進可攻,退可守。但男性就不行了,每次相親約會都是實打?qū)嵉某杀鞠?。你想同時吊著多個女生,也不是不可以。但你維系關(guān)系至少要有約會吧,至少要保持聊天吧。
單是聊天找話題這個事就得消耗多少精力。更別提吃啥、玩啥、送啥了,既消耗金錢,又消耗精力。所以男性相親都講究個短平快,能相中就接觸,不相中就立斬。男女雙方對待相親的底層邏輯不同,那呈現(xiàn)出來的做法自然也就不同。對你冷淡是因為人家壓根就沒瞧上你。她要是瞧上你了,那她比你還著急呢。那遇到這種冷淡的女生該怎么辦?肯定是換人啊,當供養(yǎng)者有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