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京都與“中國”的日本戰(zhàn)國大名大內家為什么是韓國后代?
大內家是日本室町時代和戰(zhàn)國時代前期的“西國之雄”,整個中國(日本地名)幾乎都在大內家的勢力范圍之內。大內義興后來更是殺上京都,成為戰(zhàn)國時代僅有的兩個“上洛”的戰(zhàn)國大名(另一為織田信長)。

大內家鼎盛時期稱得上是威震京都與“中國”,是當時日本最強大的戰(zhàn)國大名之一。但根據日本的史(民)料(間)記(傳)載(說),大內家不是地道的日本人,而是韓國人的后代。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朝鮮半島是高句麗、新羅、百濟三足鼎立。高句麗實力最強,百濟則聯(lián)合高句麗欺負新羅(朝鮮民族前身)。不過新羅會抱大腿,隋朝和唐朝先后討伐高句麗,新羅成為中原的附屬。

依靠中原的支持,新羅準備一舉滅亡百濟,而百濟的靠山高句麗已經是行將就木了。“有病亂投醫(yī)”的百濟只得向日本求援。而日本當時完全是“井底之蛙”,以為自己足以與大唐抗衡,便出動大軍支援百濟。

龍朔三年(663年),唐朝、新羅聯(lián)軍與倭(日本)、百濟聯(lián)軍之間爆發(fā)了著名的“白江口之戰(zhàn)”,倭百聯(lián)軍慘敗。被“白江口之戰(zhàn)”徹底打服的日本此后全面學習中國唐朝,百濟則徹底滅亡,新羅統(tǒng)一半島。

由于倭百的聯(lián)盟,不少百濟遺民在百濟滅亡后移居日本。傳說百濟圣明王之子琳圣太子移居日本周防國的多多良浜,琳圣太子的子孫后來便以“多多良”為氏。多多良家的部分成員后來又移居周防國大內村。

移居大內村的多多良家便以“大內”為氏,是為大內家。后來在源平合戰(zhàn)、南北朝的戰(zhàn)亂中,大內家站隊正確并立下功勛,從而在室町幕府時期獲得大量領地并控制中日貿易,成為威震京都與“中國”的名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