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權:紫陽書法不輕饒

《三國演義》寫到夷陵之戰(zhàn),有一首贊詩:“降吳不可卻降曹,忠義安能事兩朝?堪嘆黃權惜一死,紫陽書法不輕饒?!?/p>
紫陽是朱熹的號。他曾主持編撰《資治通鑒綱目》,其中直接譴責黃權未盡臣節(jié)。

《三國志》的表述是“八月,蜀大將黃權率眾降”?!顿Y治通鑒》的表述即黑括號里的“漢主既敗走,黃權在江北,道絕,不得還,八月,率其眾來降”。而《資治通鑒綱目》在“降”字之前更加一“叛”字,并且給出了原因:
“道絕耳,其書'叛',何責不死節(jié)也?”
“權之降魏,初非得已,然不免書‘叛’者,人臣之義,有死無二,固不可以險夷而易節(jié)也?!?/p>
說得再直白一些,就是馮習、張南、傅肜、程畿那么多人都為劉備而死了。他們能做到的事,黃權沒有做。這種臣子必須絕對依從君上的觀念,恰如紅樓續(xù)書所譏:“雖然事有前定,無可奈何。但孽子孤臣,義夫節(jié)婦,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推委得的?!?/p>
其實黃權舉軍降魏,在三國時是獲得了多方理解的。有司請收其家,劉備自己承擔了損失。裴松之因此盛贊他比漢武誅殺李陵全家來得高明?!都緷h輔臣贊》稱黃權“偏任東隅,末命不祥,哀其本志,放流殊疆”。曹丕和司馬懿都很欣賞他。到了后世,讀書人對于君臣綱常的維護,越發(fā)嚴苛。黃權也就從一個正面的形象,落入失節(jié)的陣營了。
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