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四先生之嗟嘆
嚴復先生:“華風之弊,八字盡之:始于作偽,終于無恥?!?
王國維先生:“社會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
陳寅恪先生:“我們這塊土地,這些人,終其一生,大多所行,不過茍且二字,所謂風光,不過茍且有術(shù),行路坎坷,不過茍且無門?!?
魯迅先生:“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其實,劣根性豈止作偽與無恥? 社會、生態(tài)所殺之善人,豈止許多?而殺天才的領域,又豈止于文學? 至于茍且,又是多么溫和的形容?;蛞蚍粗?,或因廉恥蕩盡、理性無存而生出的冷血、殘虐,自然能讓冥幣、劣幣茍且有術(shù)、婊演上位。卻置務實求真者于何地?茍且無門者,又豈止是不風光而已?那點天性善良、后天德操,總是要被另一方盡情奸污、扭曲、利用、迫害以至于被消滅無遺。 所謂強者,不過權(quán)位加持下的麻木不仁者,與底層中踴躍欲為此輩鷹犬者。二者對真正平凡的民眾,極盡冷酷殘虐之能事,卻不必有任何代價成本,尤其不必感受自己施諸弱者的種種。除去抽刀向弱者,就是它們每日的余興罷? 號稱自己崇德尚賢幾千年的社會,其實并沒有為人格名譽的被害、尊嚴的被踐踏,是非黑白的被扭曲,樹置過什么有實效的鐵規(guī)。 于多數(shù)人,終究是,此世非我世,荷辱蒙冤過人間。而優(yōu)秀、善良,只會讓其承載者更屈辱痛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