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在為“港星北上”真情實感?


作者:王明雅?| 編輯:葛偉煒
“有錢大家先賺,其他往后稍稍?!?/strong>
好文4202字 | 7分鐘閱讀
題圖源自電視劇《溏心風暴2》
擁有55年歷史的TVB,近些年總與“沒落”一類負面詞匯掛鉤。經典港劇難現(xiàn),收視率節(jié)節(jié)下降,營收也陷入困頓,幾乎四面楚歌。
港星北上同樣歷史悠久。伴隨TVB的沒落,這個曾經的造星搖籃失去的藝人們,紛紛選擇順應大勢進入內地“撈金”,早期代表便有佘詩曼、林峯、鄧萃雯等一眾知名演員。
TVB一度不放手。
因《步步驚心》而爆紅的港星鄭嘉穎曾談及,自己孤身赴內地拍戲,并沒有經紀人陪同,但仍會被TVB大筆抽傭。早年間,黃宗澤也因為與TVB簽訂的長約,無奈推掉內地邀約。
十年時間過去了,時勢變幻。港星自不必說,大批熟臉藝人離巢成為自由身,視北上為最暢通的坦途。反觀TVB,也早已“認命”。
只不過,官方下場,除卻踏入這條路,融入它,更想復制它,掌控它。
明顯看到,TVB近兩年融入內地市場的緊迫。內容上,有與“愛優(yōu)騰”及地方衛(wèi)視合作劇集、綜藝,同時,為拓展收入多元化,還直接化身MCN機構,成為港星直播帶貨的專業(yè)橋梁。
遺憾的是,站在觀眾立場,面對的是一個記憶中“港味”逐漸消散的過程。
?成為“賣貨TV”?
全程6小時,共計131件商品,覆蓋休閑食品、輕奢配飾、護膚防曬、卡券套餐等各品類。
肉眼可見主播陳敏之的“小心翼翼”。語言關首先難過。普通話開場,并不利索,得到助播提示后粵語問好,整個人才突然輕快起來。
中途另一港星陳豪加入,舉起手中鮑魚,回憶起經典劇集《溏心風暴》中的橋段,社交平臺上,很快有觀眾直呼“夢回”。
圖源TVB識貨淘寶直播間
這是TVB的淘寶直播首秀。
轟轟烈烈的明星直播帶貨潮,早已燃到了港星處,只是,比起內地藝人們“近水樓臺先得月”,大多港星入局時,已經處于行業(yè)冷卻、再難“割韭菜”的階段。
典型代表如江華,這位出演過《九五至尊》《苗翠花》等港劇而被觀眾熟知的老牌藝人,曾直播帶貨五小時,銷量不足100單。名氣更大的陳小春,也因收下數十萬坑位費、銷售額5000元被廠商起訴退款。
TVB顯然錯過了最佳的流量收割期。
在入局淘寶直播之前,去年年中,TVB率先試水抖音,開設了TVB識貨(港式甄選)、TVB識貨(香港嚴選)與TVB識貨(美味甄選)三大賬號。不同于今日淘寶直播首秀的高調,入駐抖音半年,TVB一直沒有打響名頭。
主號TVB識貨(港式甄選)單場銷售額在10萬~25萬元間,TVB識貨(美味甄選)更是低至一兩萬元。日常視頻動態(tài)也能看出端倪,沒有熟臉藝人出鏡的作品中,互動量往往只有個位數。
從外界對TVB入駐淘寶直播的反應來看,顯然,不少人對其電商進程是陌生的,這也從側面印證了TVB此前探索的成果并不如意,影響力并未發(fā)散。
嚴格來說,曾志偉和王祖藍才應當是排頭兵。
曾志偉在2020年首度嘗試抖音直播帶貨,單場觀看人次超千萬,銷售額1400萬元,但遭遇“售假”“退貨”風波。
本質上,大量明星入局直播帶貨后,多由MCN機構輔助操盤,明星單純提供“影響力價值”,市場魚龍混雜,翻車幾乎成為必然。
2021年,受華人文化董事長、TVB副主席黎瑞剛相邀,曾志偉回歸TVB出任副總經理,不久后轉正總經理,負責提振TVB內容、人才等事宜。接受港媒采訪時,曾志偉說,自己的任務就是幫藝人賺到錢,“他賺到錢,自然就開心”。
進入內地直播帶貨顯然是一條已被驗證過的路。塑造了不少TVB經典配角的戴耀明就表示,自己只試過一兩次帶貨,就輕輕松松賺到6萬元,相當于在TVB三個月的收入。
對于TVB來說,無論出于做長久生意的考量,還是吸取老大哥曾志偉的經驗教訓,都需要做好全產業(yè)鏈的把控,具體體現(xiàn)便是成立自有MCN齊齊整整,注冊運作上海真識貨貿易有限公司等。
至于“識貨”,它其實來源于王祖藍在TVB發(fā)起的一檔同名賣貨綜藝節(jié)目,首輯于2021年播出,第二輯后便停更,主要原因是收視率較差。

圖源TVBUSA官網
回看這檔綜藝,能發(fā)現(xiàn)它對抖音直播帶貨模式的學習,以及嵌入電視綜藝后如何取舍。節(jié)目由參賽藝人參與進貨、砍價、構思直播橋段、正式推銷全過程,最終考核藝人銷售總成績,爭奪“終極識貨王”稱號。歸根結底,它就是一個套了綜藝外殼的賣貨節(jié)目,無外乎觀眾不買賬。
TVB這般“急功近利”,其實建立在它擁有一定電商根基、以及嘗到電商甜頭的基礎上。
它先于2018年推出自有在線購物平臺big big shop,該平臺也是綜藝識貨的直播渠道。2021年,再度收購香港本地網購平臺Ztore(士多)及Neigbuy(鄰住買)母企75%股權,并將后者創(chuàng)始團隊納入麾下。
黎瑞剛不止一次表達過TVB業(yè)務多元化的必要,核心觀點即是在傳統(tǒng)廣告業(yè)務之外發(fā)展電商,而電商需要專業(yè)人才,買下一個專業(yè)團隊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
收益顯著——單2022年上半年,TVB電商業(yè)務收入已達4.61億港元,占總收入比重達25%,2021年,該比重是8%。
?內容水土不服?
當我們懷念過去的TVB時,究竟在懷念什么?
可能是單看一眼就能在腦海里自動響起的旋律:“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也可能是聽到劇名就能想象到的影視畫面:《尋秦記》《鹿鼎記》《大時代》《金枝欲孽》……
黃霑的詞寫“愿我一生去到終結,無論歷經幾許風波,我仍然能夠講一聲:我系我”,那種灑脫、不羈與豪情讓人著迷。它的味道相當大一部分由TVB輸送而來。
圖源《笑傲江湖》1990版
吸收這種文化長大的一代人,自然而然為其疊加了厚重濾鏡。陳豪首次現(xiàn)身淘寶直播間賣貨時,表現(xiàn)并不張揚,社交平臺上,這被解讀成“被迫”“緊張”與“不好意思”。但早在半年前的抖音直播帶貨中,陳豪已經是直播間推出的首批藝人,并非零經驗。
官方入場直播帶貨過程中,一個小插曲是,視帝馬德鐘于近期解約離開,一度傳言其不滿藝人合同中直播帶貨,盡管馬德鐘予以否認,但側面可見,作為TVB商業(yè)化中的一環(huán),藝人或主動、或被動,都已是局中人。
毫無疑問,TVB的靈魂是人才與內容,十數年前開始的港星“北上淘金”熱,幾乎是這兩樣的單方面輸出,如今,商業(yè)化大旗下,借助官方的手,它事實上已經漸變成了一種單方面的“暴風吸入”。
電商不是唯一的新版圖。TVB發(fā)布的2022年度中期業(yè)績報告提到,另一主要增長動力是內地業(yè)務,占集團收入的22%,約為4.03億港元,與電商相當。
具體闡釋開來,即內容合作愈發(fā)頻繁。比如在芒果TV上線的綜藝《聲生不息》,它的價值不止體現(xiàn)在收入上,《聲生不息·港樂季》同樣是TVB去年收視最高的音樂綜藝節(jié)目。
這里就不得不再次提到節(jié)目的“金曲推薦人”王祖藍。
曾志偉回歸TVB后不久,迅速拉攏了王祖藍出任“首席創(chuàng)意官”一職。作為北上相對成功的港星,王祖藍憑借《百變大咖秀》《奔跑吧》等綜藝節(jié)目快速立足,而他同樣是最早進入直播帶貨的一批明星,可以說,是北上淘金資源、經驗的雙重掌握者。
TVB率隊向內地進發(fā)的過程中,其一,是以王祖藍為首,參演綜藝節(jié)目,如去年的王浩信、高海寧“沖上云霄”一隊,先后登上湖南衛(wèi)視的《你好,星期六》和東方衛(wèi)視的《開播!情景喜劇》,其二,也是更主要的決策,是王祖藍從自身經驗出發(fā)批量“搬運”內地綜藝。
圖源《開播!情景喜劇》
過去兩年間,TVB先后試水了《好聲好戲》《死因有可疑》《識貨》等新真人秀節(jié)目,顯然,它們在內地都有跡可循,分別對應著《聲臨其境》《明星大偵探》和抖音直播帶貨等內容形式。最終,除卻《好聲好戲》口碑較好,其他均因收視未達預期停播。
去年下半年,王祖藍辭去創(chuàng)意官職位,也宣告了TVB一段“病急亂投醫(yī)”時期的短暫結束。有港媒評析王祖藍,“創(chuàng)意不足,交不出成績,意興闌珊”。
不過,真人秀還不足以成為濾鏡消散的直接原因。
縱觀這數年來TVB內容向內地傾斜的姿態(tài),真人秀只是其中一部分,口碑并不好的合拍劇集批量上線,加速了這種“病急”感。
如《飛虎之壯志英雄》《刑偵日記》《使徒行者3》等,明顯的標志是,大多藉由經典TVB的IP做續(xù)集,合拍水土不服,像《使徒行者》這類原本擁躉眾多的作品,都毫無懸念翻車,“失去原來的味道”是觀眾最直觀的感受。
?誰在真情實感??
比起普通觀眾因為其過往經典而生出的懷舊情愫,從商業(yè)分析的角度看,會更加尖銳刻薄。
此前讀《豪門興衰:香港商業(yè)百年》,書中如是描述TVB的衰落:
“
踏著佳藝電視的尸體,伴著亞洲電視的頻繁易主,TVB慷慨激昂地登上市場主宰者寶座,就這樣開啟了近半個世紀的統(tǒng)治。在這個缺乏有力競爭者的市場上,TVB終于從高速前進中松懈下來,規(guī)模日漸壯大的同時,一點一點變得麻木陳腐,成為一個不近人情的“血汗工廠”,一個派系林立的臃腫機構。
”
曾志偉回應與內地合作漸密時坦陳,合拍劇集及綜藝節(jié)目都是TVB將來的動向,希望藉著聯(lián)同內地共同編寫劇本及制作節(jié)目的機會,為香港藝人爭取參演節(jié)目中角色,同時創(chuàng)造額外機會,增加藝人收入和曝光率。
是的,觀眾在真情實感懷舊,TVB在真情實感賺錢。
在人才與創(chuàng)新能力都欠缺的當下,已然失去核心能力的TVB能提供什么?
所以我們越來越發(fā)覺,尤其疫情這些年,港星熟臉出現(xiàn)在熒屏上的頻率越來越高,出現(xiàn)的方式則是續(xù)寫或重演經典?!妒雇叫姓?》是,《沖上云霄》一隊參演情景喜劇真人秀是,《無線超越班》也是。
不久前收官的《無線超越班》,很難說它不火,“迪冪孟扎”黑紅,吳鎮(zhèn)宇“陰陽怪氣”流量鮮肉,車保羅被心疼,成龍、惠英紅、佘詩曼一眾站臺,復刻《新警察故事》《宮心計》等,把把回憶殺,把把有情懷。

圖源薛凱琪微博
與之相對應,豆瓣評分3.8,無限超越變成了無限下躍。
批評聲中,TVB隱身了。
節(jié)目本是浙江衛(wèi)視、優(yōu)酷與TVB三方合作,浙江衛(wèi)視綜藝擔當吳彤能力不足,作為“縫合怪”本怪(注:因節(jié)目常被質疑抄襲、融橋段,故而吳彤有此口碑)砸爛招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點,這檔打著演技類綜藝名頭的節(jié)目,本身就是為滋養(yǎng)TVB而來。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小鮮肉重演經典,經典的劇中角色聚會回憶往昔變身《王牌對王牌》。它始終是一個內娛綜藝要“話題度”,港星回歸要“流量”雙重訴求下的畸形結果。
遺憾的是,當站在攢局者的立場,這些被觀眾口誅筆伐的內容,一定意義上說,又是成功的。肉眼可見,TVB綠葉車保羅翻紅,《宮心計》等劇集及其二創(chuàng)熱度再回升。
最后,回過頭來看上周首場TVB淘寶直播帶貨,根據TVB官方次日發(fā)布的戰(zhàn)報,首場總銷售額突破2350萬元。比起頭部主播動輒單場上億元的成交額,2000萬元并不算出類拔萃,但相較其在抖音的直播戰(zhàn)績,已經屬于“大躍進”。
想起來曾志偉初做抖音直播帶貨時的宣傳短片。
畫外音問:“您不覺得藝人直播帶貨是自降身價嗎?”
曾志偉答:“順應時代潮流的下一句是什么?”
有錢大家先賺,其他往后稍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