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以是專欄UP主

8月3日凌晨,看到了 嗶哩嗶哩專欄 的“專欄三周年”報告,一時間,眾多專欄UP主們都冒出來曬自己的成績。
從數(shù)據(jù)情況來看,相比起長期寫文的朋友,顯然還是玩票的朋友更多啊……

實際上,過去這一年我寫得算少了(近幾個月有所怠惰),況且一些文章并不適合/或無法發(fā)在B站上。
我的情況比較特殊,如果從大學時期寫《海賊王》的分析文開始算起,到現(xiàn)在為止,我已經(jīng)連續(xù)碼字12年了(當然期間也斷過幾陣子),畢業(yè)后進入傳統(tǒng)媒體單位工作,哪怕前些年離開媒體了,也依然在網(wǎng)上寫影評劇評,把碼字的習慣保留了下來。
對我來說,寫一篇文章并不難,難的是寫一篇質(zhì)量高的、自己滿意、讀者們喜歡的文章,而這樣的文,一年下來可能都沒幾篇。
當然,我不是來倚老賣老或者自吹自擂的,而是想談談“寫文”這件事,以及給B站專欄提一些自己粗淺的意見。
上限高,下限低
寫文是一件“上限極高,下限很低”的事情。
上限高 很好理解,且不說那些流傳多年的中外佳作、播撒廣泛的歷史名篇,“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就算是今時今日,也有許多寫得好(和寫得不怎么好但包裝好)的人靠著碼字實現(xiàn)了名利雙收。
下限低 就更簡單了,只要你上過學,是參與九年義務教育的一份子,就肯定寫過作文。
正因如此,看到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是潛在的“寫手”。
碼字的好處
相比起單純的娛樂或者學習,適當“輸出內(nèi)容”能為自己帶來更多助益,這不單只是表面上物質(zhì)或榮譽的收獲,而且還會讓你對娛樂、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提煉,甚至是眼界的提升。
就拿近幾年我寫的影視評論文來說吧:
過去,我也只是個單純看美劇打發(fā)時間的普通觀眾而已,在嘗試寫文后,自己對于作品以及看待作品的方式都發(fā)生了不小的改變,這種改變僅僅靠“看得多”很難實現(xiàn),我很感謝自己這三年半以來堅持碼字,那些“耗費掉的時間”,多多少少讓我得到并留下了一筆無價的財富。
這種“輸出”的形式是多樣性的,可以是剪視頻、做直播、寫記錄、參與競賽、整理業(yè)態(tài)和歷史等等,而“寫文”因其特點,正是最容易上手的方式。
我個人很鼓勵大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輸出自己所看、所想、所學、所愛的東西,方式不重要,結果不重要,甚至于“別人看不看得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習慣和思維方式,玩可以玩得更有價值和層次,學可以學得更有效率和成果。
人人都可以寫專欄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碼字,現(xiàn)實也不可能讓人人都參與到寫文的行列里來——可只要讓喜歡寫文以及不排斥寫文的人參與進來,那就是一股巨大的能量。
雖然“下限低”意味著文章質(zhì)量普遍低下,但我們要明白兩點:
1、讓大家自發(fā)性寫文,本身是抱著低功利性的目標,這是一種簡單的實驗性質(zhì)的嘗試,看看自己能不能有所收獲;
2、大浪淘沙之下,如果真有人能發(fā)掘出自己寫文的興趣或天賦,那就善莫大焉了,不管今后要靠碼字吃飯,還是進行其他相關的轉型(例如視頻文案、廣告設計等等),都有好處。
我明白現(xiàn)在的B站是個大社區(qū)、大家庭,即便是擁有9年站齡的我,對于B站的內(nèi)容也只接觸了十分之一還不到,文字專欄只是其中很小很小一塊相對邊緣的部分,但基于上述那些想法,我還是要提出一些建議:
一、廣發(fā)“英雄帖”,在現(xiàn)在專欄的基礎上,向更多B站用戶發(fā)出寫文邀請(全站?)。
二、除了原有的文章“品種類別”分類外,還可以考慮按照“垂直年齡”思路進行分層分類,例如針對初高中學生的 作文寫作交流、學科學習經(jīng)驗總結等,針對 大學生的 專業(yè)學習交流、學科競賽統(tǒng)籌、社會實踐分享等等。
三、舉辦更多類型的征文比賽,獎勵可以不用多豐厚,但一定能想方設法引起大家參與的興趣(上個月讓大家一起寫高考作文就是個不錯的主意),比方說讓大家對某件事物大開腦洞、對近期某部熱門作品抒發(fā)己見——之前的專欄活動似乎更多以獎勵為彩頭、以“肝”為主,但對許多對碼字抱著模棱兩可態(tài)度的人而言,靈感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當然,這些不成熟的建議存在許多隱患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我希望 嗶哩嗶哩專欄 能夠更加重視這件事,爭取到更多資源,B站并不是專業(yè)的文創(chuàng)平臺,沒有相應的包袱或負擔,更有條件輕裝上陣把這項潛力巨大的事情做好。

這是“我和文字的故事”的一部分,祝愿B站專欄能在一群可愛用戶的努力下創(chuàng)造更多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