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克星敦發(fā)展史/下篇】太平洋上的大型航母

本篇為下篇,上篇和中篇在此~


“列克星敦”級航空母艦二艦服役后均服務于美國太平洋艦隊,在1929年首次參加“艦隊解難”演習后,幾乎從未缺席此后每一年的“艦隊解難”演習,美國海軍也從中獲得了諸多使用經驗,而“列克星敦”級巨大的艦體也令其在服役后從未因為海軍航空兵飛機型號的更新?lián)Q代而表現(xiàn)出任何的不適應。不過由于“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的服役日期相當晚,身為美國海軍唯二的大型艦隊航空母艦,“列克星敦”號與“薩拉托加”號承擔著繁重的訓練與戰(zhàn)備任務,幾乎沒有任何休息時間,甚至可以說是美國海軍中最為忙碌的兩艘軍艦。
8.忙里偷閑的戰(zhàn)前改進
盡管兩艘“列克星敦”級任務繁重——1930年,列克星敦甚至還承擔了“發(fā)電廠”的任務,彼時正在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整備的“列克星敦”要為附近的城市塔科馬提供2個月的電力——但是她們依舊需要進行現(xiàn)代化改進。由于兩艦的設計源于20年代初,很多不實用和過時的設計都需要被替換——例如彈射器。兩艘“列克星敦”上裝備的極為原始的液壓彈射器在實際使用中完全沒有什么作用,“列克星敦”寬大的飛行甲板為戰(zhàn)機提供了足夠的助跑長度,使用彈射器反而會降低放飛效率,與初衷相悖,因此兩艘航母在1934年例行整備中將彈射器拆除,甲板下方空余出來的空間用于儲存高射武器彈藥。1936年,“列克星敦”號還將艦艏飛行甲板加寬,使得飛行甲板成為完全的長方形,以便于艦載機的操作與停放(“薩拉托加”號則要到1941年才進行相應改裝)。


不過在1936年這個時間點上,“列克星敦”還需要更進一步的大規(guī)?,F(xiàn)代化改裝,但是由于此時“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尚未服役,“列克星敦”不能退出一線,兩艘大型航母依舊只能趁例行整備的時間進行可能的改裝。由于3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航空兵對于俯沖轟炸戰(zhàn)術日臻完善,為了能夠有效防御俯沖轟炸機,兩艘航母需要安裝小口徑對空武器——在1927年建成服役之時,兩艦沒有裝備任何類似武器。1934年中,海軍總委員會要求兩艘“列克星敦”級均需要安裝至少40挺0.50口徑(12.7mm)的高射機槍,不過由于“列克星敦”上空余空間不多,建設與修理部將數(shù)挺機槍安裝于兩座位置較高的8英寸火炮炮塔上和煙囪上新設的武器平臺上。由于彼時美國海軍已經在研制新型的1.1英寸高射炮,換裝該炮的計劃也列入日程。

不過由于四聯(lián)裝的1.1英寸Mark I型高射炮(即“芝加哥鋼琴”)所需的安裝空間更大,“列克星敦”上能安裝下該型武器的空間基本僅有8英寸炮塔頂部,因此美國海軍內部有人建議拆除8英寸火炮和艦艉武器平臺的5英寸炮——美國海軍航空部認為,8英寸火炮安裝在航空母艦上毫無作用,除非美國海軍已經到了無艦可用的絕望境地,否則的話航空母艦應該遠離一線,一旦飛行甲板受損就應立刻退向后方修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與敵方巡洋艦進行炮戰(zhàn);而由于“列克星敦”級機庫容積較小,載機量很大程度上依賴甲板系留,但是系留在艦艉的艦載機會導致艦艉的5英寸炮實際上無法使用(炮口爆風會對飛機產生損害)。除去高射炮外,建設與修理部還計劃在艦體右舷添加一條突出部以增加浮力,進而平衡重心,以使左舷油箱內不必再添加壓艙物,從而有更遠的航程。甚至有人建議拆除右舷主裝甲帶,不過這項提議因實現(xiàn)難度過大而被否決。

鑒于“列克星敦”無法長期入塢進行艦體改裝,因此1936年,兩艘“列克星敦”只是進行了安裝0.50口徑機槍的改裝,數(shù)量也遠低于40挺——由于空間問題,僅安裝了28挺。1940年9月,兩艘列克星敦安裝了CXAM-1型對空搜索雷達,成為世界上最早安裝雷達的航空母艦。至于艦體方面的改裝,則要等到1942年——此時,太平洋戰(zhàn)爭已然爆發(fā)。
9.血染珊瑚海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正式將美國拖入二戰(zhàn)。在珍珠港事件爆發(fā)之時,“列克星敦”號正在駛向中途島,“薩拉托加”號則在圣迭戈接收機隊,兩艦因此均幸免于難,而“列克星敦”也在珍珠港遭襲后數(shù)小時接獲搜尋日本艦隊的任務,不過一無所獲。“列克星敦”號和“薩拉托加”號分別于12月13日和12月15日抵達珍珠港,并分別編入TF11(意為第11特遣艦隊)和TF14。
由于參戰(zhàn)初期美軍的防守策略,兩艘航空母艦并未與日軍進行過直接接觸,但是依舊維持著1936年改裝后武備的兩艦的現(xiàn)代化改裝工作在已經開戰(zhàn)的當下不能再拖。1942年2月,“列克星敦”和“薩拉托加”先后入塢進行大修和改裝,拆除8英寸主炮,安裝了1.1英寸高射炮和新引進的20mm厄利孔高炮。不過“列克星敦”在改裝過程中,美軍即破獲了日軍電報,得知日軍要進攻莫茲比爾港的消息。已經返回本土的“薩拉托加”有機會進行了艦體方面的改裝,安裝了全新的雙聯(lián)裝5英寸火炮炮塔和40mm博福斯高炮,兩座全新的液壓彈射器也被安裝上艦。然而在珍珠港整備的“列克星敦”只得提前結束改裝奔赴戰(zhàn)場,沒有進行艦體改裝,也沒有新型的5英寸火炮和40mm博福斯高炮,更遑論新型彈射器。

1942年5月3日,日軍占領圖拉吉,拉開了進攻莫茲比爾的序幕。次日,“列克星敦”所屬的TF11和“約克城”所屬的TF17以及不包含航母的TF44進入珊瑚海海域,珊瑚海海戰(zhàn)正式開始。戰(zhàn)役初期,雙方都未能發(fā)現(xiàn)對方的方位,美國陸軍的飛機在5月5日發(fā)現(xiàn)了日本“祥鳳”號航母的位置,但是由于美國航母正在進行加油而未能發(fā)動攻擊。5月7日,日軍航母率先發(fā)動攻擊,擊沉了“尼奧肖”號油船和護航的“西姆斯”號驅逐艦,但是并未發(fā)現(xiàn)美國航母的位置,而“列克星敦”的艦載機則發(fā)現(xiàn)了“祥鳳”號航空母艦的位置。上午11:10,“列克星敦”的艦載機開始對“祥鳳”號發(fā)動攻擊,“祥鳳”號被兩枚千磅炸彈和5枚魚雷命中,完全喪失戰(zhàn)斗力。上午11:31,“約克城”號的艦載機給了“祥鳳”最后一擊,祥鳳沉沒,“列克星敦”獲得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航母間對戰(zhàn)的戰(zhàn)果。
當天下午,日本人立即組織了反擊,但是由于攻擊機隊被“列克星敦”的雷達發(fā)現(xiàn),美國人立刻組織了戰(zhàn)斗機進行攔截,導致日本方面未能進行有效的攻擊。當天晚上還發(fā)生了一件軼事:由于當天能見度不好,日軍有數(shù)架攻擊機在遭到美軍攔截后迷失了方向,并陰差陽錯地飛至“列克星敦”上空,疲勞的日本飛行員將夜色下的“列克星敦”錯認為“翔鶴”,并向“列克星敦”發(fā)送了降落請求。由于在美國方面,參與攔截任務的F4F機隊也同時需要降落,美國方面并未辨認出這些日本飛機,而直到日本飛機降落時,美國人才因其不遵守程序而發(fā)現(xiàn)了問題,日本人也直到此時才發(fā)現(xiàn)——他們將要降落在一艘美國航母上!“列克星敦”立即打開探照燈,大小防空炮火齊鳴,但是由于突發(fā)狀況帶來的混亂,射擊并無效率可言,有6架日機成功逃脫,其中就包括機隊指揮官——高橋赫一大尉。

5月8日上午,雙方又發(fā)動了新一輪的搜索,并幾乎同時確定了對方的方位,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航母互搏戰(zhàn)即將開打。美國的攻擊機隊率先發(fā)現(xiàn)了日本航母,“列克星敦”和“約克城”的艦載機均對“翔鶴”號發(fā)動了攻擊,“列克星敦”的艦載機命中一彈,而“約克城”則命中兩彈,“翔鶴”號重傷。與此同時,日本攻擊機隊也發(fā)現(xiàn)了美國航母,體型巨大的“列克星敦”成為了首要目標,在首輪攻擊中(由14架九七艦攻發(fā)起,此時九九艦爆在找角度因此沒有攻擊),“列克星敦”即被兩枚魚雷命中造成進水,損失了部分動力;第二輪攻擊中(由此前在找角度的九九艦爆發(fā)起),“列克星敦”被兩發(fā)炸彈擊中,不過并未造成十分嚴重的傷害?!傲锌诵嵌亍迸c11:39展開了回收飛機并進行整備的任務,但是在一個小時后準備放飛艦隊直掩機時,“列克星敦”號左舷發(fā)生了爆炸,爆炸引發(fā)了火災并摧毀了損管控制中心,但是對軍艦的主要功能并未產生影響。2個小時后,14:42,“列克星敦”機庫內發(fā)生了更大規(guī)模的一次爆炸,爆炸直接摧毀了前升降機,引發(fā)的大火也直接導致了艦體前半部分停電。三艘驅逐艦立刻接近“列克星敦”以協(xié)助滅火,但是“列克星敦”的機庫內在15:25再度發(fā)生爆炸,此次爆炸直接導致艦內消防系統(tǒng)癱瘓,火勢失控,“列克星敦”已經完全喪失了機能。17:07,眼見救艦無望的艦長謝爾曼下令棄艦,人員撤離完成后,“菲爾普斯”號驅逐艦依照命令向“列克星敦”發(fā)射5枚魚雷,“列克星敦”沉入大海,這艘創(chuàng)造了美國海軍多個第一的航空母艦最終長眠于珊瑚海。

10.孑然前行的“薩拉托加”
失去了姊妹艦的“薩拉托加”在5月底才完成所有改裝,并啟程前往夏威夷,以接替沉沒的“列克星敦”擔當TF11的旗艦。中途島海戰(zhàn)時,“薩拉托加”剛剛抵達珍珠港,因此未能參戰(zhàn)。直到1942年下半年的瓜島戰(zhàn)役打響之前,“薩拉托加”都沒有參與實質上的戰(zhàn)斗任務,但是這場戰(zhàn)役卻著實令此前陰差陽錯地錯過幾乎所有戰(zhàn)斗的“薩拉托加”忙碌了起來。

1942年7月30日,以“薩拉托加”號為核心的TF11進入所羅門群島海域,一同行動的還有以“胡蜂”號為核心的TF18和以“企業(yè)”號為核心的TF16,共同行動的大艦隊編號TF61。8月7日,“薩拉托加”艦載機空襲了瓜達卡納爾島,日軍陸基飛機隨即進行了反擊,但是未能接近“薩拉托加”號。由于擔心燃油不足以及日軍接下來的空襲,艦隊指揮官弗萊徹少將決定在次日將三艘航母后撤,失去空中偵察和掩護的美國艦隊在8月8日晚遭到痛擊,4艘巡洋艦戰(zhàn)沉。
8月23日,美軍偵察機在瓜達卡納爾島以北發(fā)現(xiàn)了一支日本運輸船隊,“薩拉托加”號在弗萊徹少將的命令下放飛艦載機準備對其發(fā)動攻擊,但是由于日本船隊在被發(fā)現(xiàn)后改變了航向,“薩拉托加”的機隊并未發(fā)現(xiàn)他們。次日凌晨,“龍驤”號航空母艦對瓜島上的亨德森機場發(fā)動了空襲,令美國人得知了日本航母的存在?!八_拉托加”號立刻發(fā)動了反擊,不過率先找到“龍驤”的是“企業(yè)”號的艦載機。“企業(yè)”號機隊的攻擊并不成功,但是姍姍來遲的“薩拉托加”號機隊重創(chuàng)了“龍驤”,命中了三枚千磅炸彈和一顆魚雷,“龍驤”在四個小時后沉沒,“薩拉托加”如同她的姊妹艦一樣,第一次參與航母互搏即獲得戰(zhàn)果。

損失“龍驤”的日本人也立即發(fā)起了反擊,來自“翔鶴”和“瑞鶴”的攻擊機向美艦襲來?!八_拉托加”的雷達如同“列克星敦”一般發(fā)揮了作用,提前引導戰(zhàn)斗機進行攔截,但是由于數(shù)量太多,日軍飛機還是飛臨美艦上空。不過,“薩拉托加”由于躲在云層下而未被發(fā)現(xiàn),但是同行的“企業(yè)”號則沒有這么幸運,日軍幾乎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在“企業(yè)”號上,“企業(yè)”也因此受到重創(chuàng)?!八_拉托加”則趁隊友挨打時組織好了反擊的部隊,但是機隊并未找到“翔鶴”與“瑞鶴”,卻反而找到了水上飛機母艦“千歲”號。戰(zhàn)力孱弱的“千歲”在“薩拉托加”的機隊面前毫無抵抗力,迅速被擊沉。當晚,戰(zhàn)果輝煌的“薩拉托加”收回機隊,與傷痕累累的“企業(yè)”號一同后撤。“企業(yè)”隨后回港大修,而“薩拉托加”則與“胡蜂”匯合后繼續(xù)巡邏任務。8月31日,巡邏中的“薩拉托加”遭到潛艇襲擊,伊26號潛艇發(fā)射的一枚魚雷擊中“薩拉托加”右舷尾部,“薩拉托加”也不得不同企業(yè)一樣入塢大修,這一修就又是3個多月。

由于日本海軍在1942年元氣大傷,因此完成維修后重回一線的“薩拉托加”任務輕松了許多。1943年上半年,“薩拉托加”的主要任務都是護航和與前來支援的英國人進行協(xié)同訓練——由于“企業(yè)”號在瓜島戰(zhàn)役結束后即啟程回國整修,而“大黃蜂”號和“胡蜂”號均在薩拉托加大修期間被擊沉,“薩拉托加”成為美國在南太平洋上唯一執(zhí)勤的艦隊航母,因此英國調來了“勝利”號航母以協(xié)助美軍。在此期間,“薩拉托加”的艦載戰(zhàn)斗機型號也從F4F更換為F6F,所屬編隊也從TF11變更為TF38。1943年11月5日,TF38對在拉包爾集結的日軍艦隊發(fā)動了奇襲,“薩拉托加”號和“普林斯頓”號的艦載機在日本人全然不知的情況下發(fā)動攻擊,日軍艦隊受到重創(chuàng)。11月11日,兩艦的艦載機再度襲擊了位于拉包爾的日軍運輸船,為美軍進攻布干維爾島掃清了障礙。行動完成后,“薩拉托加”終于獲得了休假的機會,于12月返回本土進行整修。在此次整修中,“薩拉托加”更換了雷達,安裝了更多的40mm博福斯高炮,部分20mm厄利孔高炮則被拆除。

1944年1月,“薩拉托加”重回戰(zhàn)場,此時“埃塞克斯”級航母已經大量服役,美國海軍再也不用面對1942年底~1943年初那種只有一艘航母可用的窘境,“薩拉托加”安心退居二線,擔任起對地打擊和兩棲支援任務。1944年6月,“薩拉托加”開始擔當夜間起降訓練的任務。1945年2月21日,支援硫磺島戰(zhàn)役的“薩拉托加”被6架借助云層突襲的日本飛機攻擊,一共被5顆炸彈命中,有三架飛機還通過自殺攻擊撞上了“薩拉托加”。“薩拉托加”飛行甲板前部被毀,側面被撞出兩個大洞,機庫燃起大火。數(shù)小時后,火勢得到控制,盡管“薩拉托加”仍有作戰(zhàn)能力,但她還是返回美國本土進行維修。此后,“薩拉托加”便擔當起了訓練任務,再沒有回到一線戰(zhàn)場。戰(zhàn)后,由于“薩拉托加”屬于服役多年的老艦,沒有改進潛力和必要性,因此被選為“十字路口”行動試驗艦,在兩次核爆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11.后記:“列克星敦”與“薩拉托加”的遺體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