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回顧】《拾玉鐲的舞臺藝術(shù)》(佚名)

《拾玉鐲》里的孫玉姣,是閨門旦應(yīng)行的角色。一般閨門旦的角色,總是比較規(guī)矩,比較正派的。它和青衣的分別,主要是比青衣天真活潑一些。青衣的角色,也有未出嫁的年輕姑娘,不過一般都是大家閨秀或是書香門第,因此就強調(diào)人物的穩(wěn)重端莊和典雅方面;而閨門旦的角色,一般是小家碧玉,所以就要突出人物的天真活潑和輕快的方面來。
孫玉姣的母親,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差不多每天要出門燒香拜廟,聽經(jīng)念佛,常常把女兒一人留在家里。她們家是做小買賣的,依靠賣雄雞度日(當(dāng)時賣雄雞,不是供人食用,而是為了斗雞用的,所以有專賣雄雞的地方)。母親出門了,只有女兒來接待顧客。而孫玉姣很怕羞,更怕見陌生人。她覺得如果來的是女顧客,那還可以應(yīng)付,若是來了男的,就為難了??墒悄赣H并不理會這些,還是常常留她一人在家。這樣,就使孫玉姣對自己的處境很憂慮。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己的婚姻也增添了心事,所以在她出場時的詩里有“新愁加舊愁”之說。
出???場
孫玉姣的出場,是在“小鑼五擊頭”里出來,到“九龍口”站定“亮相”。在“答、答、答、答···”的點子里整鬢理理衣服。先用右手摸頭上的花,再用左手整整鬢發(fā)。在整鬢摸花時,也是眼睛先往上一瞟,再往下看看鞋褲,理理襖子的兩角,邁步走到臺口念引子“愁鎖雙眉,學(xué)針黹,需要錦繡”。念完引子,轉(zhuǎn)身走到中間椅子上坐下來念詩和白:“淚濕衣衫袖,新愁添舊愁,青春容易過,見人面帶羞。奴家孫玉姣,不幸爹爹早亡,撇下母女二人,賣雄雞度日。母親好善,每日到普度寺聽經(jīng),撇奴一人在家,好不寂寞。我不免雄雞放出,習(xí)學(xué)針黹便了”。
出場的時候,走得稍微慢一點,身上要穩(wěn),臉上不帶笑容,略帶點愁意。在念白的時候,也不要有笑容,當(dāng)然也不需要表現(xiàn)得愁很深。要規(guī)規(guī)矩矩、清清楚楚地念出來。孫玉姣的念白要上韻,不過花旦的上韻和青衣不同,要念得柔和些才合乎人物。
趕???雞
念完白,在胡琴拉的牌子里,慢慢地站起來,也采用“欲左先右”的辦法,雙手先從左邊開始繞過來指向右邊,身體和眼睛隨著手,也先轉(zhuǎn)向左邊,再繞到右邊,表示雞籠就在那里。然后一步一步走到籠子邊上(桌子右側(cè),是虛擬的)。拉開籠門,雙手拿住手絹,一搖一搖地把雞趕出籠來,嘴里噓著“喔噓、喔噓”地趕雞。最后籠里還剩一只雞不肯出來。在做事的時候,她心里就忘掉了心里的憂愁,所以臉上就流露出那種天真爛漫的神色來了。從她對這些雞的親切愛護的神態(tài)中,能看得出這些雞都是小雞。
把雞放出來以后,她就轉(zhuǎn)身走到桌子的右邊,去拿米來喂小雞。這里的表演,也可以拿碗去撈米出來,撒在地上。不過這樣的表演不夠細膩,不能細致地,明確地刻畫人物的的神態(tài)來。為了使觀眾看得真切,我采用下面的辦法:用手到米缸里(這些是虛擬的,就在桌子的右側(cè))去抓米,抓了一把放在自己身上的飯單里,左手提著飯單盛米,等到抓滿了一兜,轉(zhuǎn)身走出來,再一把一把撒在地上喂雞。撒到快完時,兩手把飯單抖一抖,使剩余的碎粒也抖在地上,這一抖,一粒碎屑飄在眼睛里了,一邊擦一邊睜,碎屑被擦出來了。用了這些動作,一方面把喂的是米這一點,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同時更重要的是表現(xiàn)了人物的那種有條不紊、津津有味的工作態(tài)度。
把米都撒在地上以后,孫玉姣就看著小雞吃米,她看見小雞在地上你爭我搶,偏偏不吃自己嘴里的米,要過去搶別的雞嘴前的來吃,真有意思??此鼈兂酝昝?,還是東奔西跑,撲來撲去,真是可愛。她就想到把小雞放到外面去讓他們散散心。她一個人自言自語地做手勢:“我,把它們,放到門外去溜一溜,讓它們,吃飽了,活動活動,對!”點了點頭,就走到門口開門撥“插栓兒”。一到開門的時候,她總是要緊張起來的,剛才看小雞的自在心情又消失了。她輕輕地把門一點一點地拉開來。她用雙手放在胸前,手心向外并在一起,來代表兩扇門,右手先向后移一點,就像露出一條門縫似的,眼睛湊上去看門外右邊的的動靜來,兩邊都沒有人。于是她就放大膽子把門拉開來,在開門的時候,身體要后退一步,表示門往后來,身體得讓著點的樣子。一開門,先是一只腳跨出門檻,一只腳留在門里,雙手扶住門,再探出頭去兩邊張望,“沒有人”,這才點點頭,放大膽子趕雞去了。
在開門和張望時候的動作,也不要太做作,不必表現(xiàn)出過分緊張的神態(tài),因為她這些動作,都是習(xí)慣動作了,凡是遇到開門??傄@么小心翼翼的。
趕雞的時候,走“趕步”上身向前附一點,蹲點腳,忽做忽右,忽前忽后,忽快忽慢,搖搖晃晃地走著,表現(xiàn)小雞不太聽話,一趕它就要四處亂竄。一邊趕,一邊還用手絹一拂一拂地領(lǐng)著它們出門。雞都趕出了門,她也跨出了門檻。剛出門檻,又往左右兩邊張一張,一看沒有人,這才走到臺右邊去看小雞戲耍。
她把小雞趕出門來,是為了讓它們吃飽了松一松,同時,她自己也能散散心。一個人關(guān)在屋里,實在是寂寞煩悶,又不敢單身出門,于是把小雞趕出來,一方面為了消遣,一方面也壯壯膽量。
她看著小雞在門外,撲來撲去,這個惹惹那個,那個又惹惹這個,究竟門外比屋里寬敞的多??纯葱‰u的戲耍,自己的心情也隨之開朗起來了,對著小雞的撲鬧,她不禁拍手稱快,臉上露出了笑容,眼睛也射出了光彩。
正在看得出神時,忽然覺得有腳步聲,孫玉姣不免一驚,她先轉(zhuǎn)頭向左緊張地一望,接著用手指向那里表示:“我(指自己鼻子)快把小雞(指雞)趕回屋里去(雙手指門)?!蹦樕下冻龌艔埖纳裆珌恚浩鋵嵅]有人走過,只是她神經(jīng)過敏。
接著,就把雞往回趕。也是前后左右地把雞往門口擠。這兒不再走“趕步”,而是要突出她的慌張,擠剩最后一只雞,它被趕慌了,跳不進門檻,因此用手絹一撣,幫它進了門。到了屋里,再把雞圈進籠子里。因為每天都放雞,所以小雞也就習(xí)慣了,趕起來不很費力,等小雞都進了籠,用手掂一掂籠子,就關(guān)上籠門。
做???活
她把雞趕好以后,再走回門口準(zhǔn)備開門時,一看路上沒有人走過,她不免一笑,用手絹擋住嘴,她笑自己神經(jīng)過敏.然后抬頭用眼睛看左右兩方再歸中間,右手搖搖手,頭也跟著搖,表示路上沒人,接著用"啞巴身段"表示:[我(用手指自己)把門(雙手放在胸前,手心向外并住,代表兩扇門)開一扇(左手姿勢不動,右手撤回來做著開門的樣子,要把門推直),關(guān)一扇(左手仍是手心向外,先向后一撤,再向前一推,手的姿勢不變,表示這一扇門還是關(guān)著的),把椅子(雙手指屋里的椅子),搬到關(guān)著的門后面(做搬椅子的動作,放在左邊).我(指自己)看得見外面的動靜(頭向右仰,眼往前看,右手伸在前面由做到右一晃;再用右手食指指點前面,來代表門外的動靜),外面行人(頭還向右仰,右手食指指著門外)看不見我(搖手搖頭)!]于是她把雙手伸開來扶住開著的兩扇門,先用左手把左邊的門關(guān)上,再用右手把右邊的門推開,轉(zhuǎn)身進去把里面的椅子搬出來,放在左邊一點,表示在關(guān)著的那扇門后面.再到桌子旁邊的地上,把做針線盤拿出來放在椅子旁邊的地下(針線盤是道具之一),身體略微斜向右面坐下來,開始做活.
這里,一般演出的處理,是不把雞趕回屋里的,就是把椅子搬出來,坐在大街上做活,一面看管著小雞.我覺得這樣處理不恰當(dāng),如果小雞還留在大街上,那么經(jīng)過后面孫玉姣和傅朋的一段戲的時間,小雞就會全都跑光了.因此我在這里處理成開一扇門,關(guān)一扇門,讓孫玉姣把椅子放在關(guān)著的門后面(離開一二尺遠),這樣使路上的行人看不見她,而她卻能看見路上的動靜.這是符合她怕羞的性格,也是符合當(dāng)時情況的,而在她遇見傅朋的時候,也能夠幫助演戲.
接著,她坐下來做活了.左手就在頭上摸針,摸了幾下,摸到了一根,拔下來一看,搖搖頭,表示:[不合適,太大了.]重新插到頭上去.接著,換右手來摸,這次找對了,就點點頭,把針別在衣襟上.在摸針的時候,臉上也要配合著找東西的神氣.主要用眼睛來配合.手在摸的時候,眼珠停在左上角,等摸到了針,眼珠很快地向右一瞟,就能表演出來了.
找好了針,就去配線.從椅子旁邊的針線盤里拿出夾著絲線的書本來(書本是實的,線是虛的),翻了幾頁,看看線的顏色都不合適.再翻過來,一看,顏色差不多了,就拿起做活的鞋面來和線的顏色配一配,點點頭,覺得顏色還配得上.
找好了線,對好了顏色,就把鞋面放回針線盤里.左手按住書的線,右手抽出一根來,隨手把線甩一甩,為了防止線亂了,再把書放好.
接著,穿針了.在穿針以前,先用右手捻一捻線頭,用牙齒咬掉線頭上的毛.咬過以后,把留落在舌尖上的線毛吐出來.再一看,線頭還沒有整齊,就換左手拿著線頭放在嘴里重新咬一下.這一咬,把線頭咬斷在牙縫里了,就用右手把咬斷的線頭剔出來,然后再用舌頭把斷線抿出來吐掉.心里想:真是討厭!臉上也露出厭煩的神氣來.再拿起線頭來看:整齊了!通過這些動作,刻畫出了小姑娘的神態(tài)來,也能[真實]地把虛擬的線表現(xiàn)出來了.
接著,右手拿線,左手在衣襟上拔下針來開始穿線.第一次穿不進,第二次還是穿不進,第三次終于穿進去了.把兩頭的線,抽得同樣長短,右手接過針來,別在左腿的褲子上(假定踩蹺的時候,講究[亮蹺],要把針別在蹺上).
別好針,兩手拿住兩個線頭,同時一起捻線,這是為了把線上的毛捻光.捻了一會,再回來拉線,活一活針孔.
接下來,就開始搓線了.搓的時候,針還是別在腿上不動,左手把自己手里的那根線頭放在嘴里,用牙齒咬住;右手拉緊了另一頭的線頭,左手從咬住那根線的后面繞過去伸向右邊,和右手并起來搓線.這里左手伸過去和右手并起來搓線時,之所以要從咬住的線(虛擬的)后面繞過去的原因,就是要使這根虛擬的線,在觀眾面前"顯露"出來.搓的時候,因為線細,要用中指去管住這根線頭.在右面搓線時,身體腰部略向左傾,頭稍向右側(cè),而眼睛要向右面斜視,動作和眼神要幫襯,使這個身段姿態(tài)能夠平衡和協(xié)調(diào).搓好右邊,就換左面了,動作和右邊搓的時候一樣,就是姿勢反過來,兩邊都是搓完了以后,還是用兩手拿住兩個線頭,比一比長短相等,再并起來,這回要把兩根線搓成一根.第三次搓是放在中間搓,因為兩根并一根,所以使的勁要比前兩次大一點,眼睛就往中間看,也不用耍眼珠,只是緩緩地來回看看手再看看前面,表示出滿意的神態(tài)來.
搓線的勁頭,主要在腰里.用腰帶動肩膀,使肩膀微微晃動,和兩手搓的動作相配合,手和膀子子的肌肉都要放松,這樣才能顯得柔和.花旦的腰很重要,一般的臺步,要走得好看,也必須是用腰的勁頭來帶動身體自然地晃動.因為腰在中間,調(diào)節(jié)著上下身的動作.腰部使勁帶動其他地方,總是比較自然,也就美了.
搓完線,右手在褲子上抽下針來,隨手甩一甩,因為線長,防止打結(jié),左手也來幫助理理線.抽下針來以后就開始抿線了,把線放在嘴里抿濕,回來兩次,胡琴也配上[吱--吱--]的聲音,來增強氣氛.抿完線,兩手翻過來,用牙齒來彈線,在彈的時候,胡琴也配上[噔--噔--]的聲音.這些抿線和彈線的動作,如果要追究它的目的性,也可以這么說,抿線是為了讓它著著水,使它堅韌一些;而彈線的動作則是想試一下,抿過后的線是否堅韌.但是我覺得舞臺上使用這些東西,從實驗的角度出發(fā),有時經(jīng)常會無法理解的;只能從表現(xiàn)人物出發(fā),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就拿抿線彈線來手,如果真是一本正經(jīng)地為了使線堅韌一些才這么做的話,那觀眾準(zhǔn)會看膩了.而如果演員能通過這些動作來傳達出人物的精神面貌,那么觀眾非但看不膩,而且也會被吸引進入到和角色同樣感受的境界中去了.
接著,場面下鼓鍵子[答!]的時候,右手拿住線頭挽線扣,作為起唱的交代.一邊唱,一邊做活.這時要注意線的長短,做一針,線就要短一點,這樣才真實.同時,在每一針拔出來的時候,還要回一回線,防止線打成結(jié).通過這些動作,要把虛擬的線和針,真實地顯露在觀眾面前,還要把人物的神態(tài)刻畫出來。(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