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斯大師班講學記錄(三)

三、元音“i”幫助打開喉嚨
我們聲樂界現(xiàn)在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目前大部分的聲樂教學主張就是把聲音唱暗。為什么我們要把原來自然明亮的聲音唱暗呢?我真的搞不清楚。其實聲音的干凈和明亮、暗和輝煌大部分都取決于個人的自身條件,我們不可能從人為的手段去制造音色的。我有很多同事(其中也包括有名氣的在內(nèi)),當他們遇到拉丁字的“i”總唱成法語的“u”,或者當他們遇到拉丁字“c”時,他們就會發(fā)成“co”的聲音。這全是錯誤的做法。以為把聲音唱暗了就能幫助解決技術上的困難和能使聲音松弛,這是多么荒謬理論呀!這樣做非但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只會使聲音往后倒,音色沒有了,而且響亮度也不夠了。(雖然他們也嘗試模仿那些擁有正確歌唱方法的歌唱家的唱片練習!不幸的是很多人還仍然摸不著門縫呢!)

真的要感謝新科技所帶給我們比較科學的的學習方式,也感謝西班牙的山達特大學(Santand University)塔比亞教授(Tapia)錄制的錄像帶,讓我們知道整個聲音的走向和聲音放射時的所形成的混響效果,這一切真的是太神奇了!從錄像帶里,我們可以非常清楚的看見腔體在最寬廣的時候,竟是我們發(fā)出向來以為最弱的元音“i”(這就是所謂的“打開咽腔“的做法)。他們也對音頻進行了測量,結果顯示元音“i”可以幫助腔體形成最大的天然擴音器,擁有相當大的共振,而你也可以很清楚的聽出它的區(qū)別來。音量再大,如果沒有正確的音頻震動和很好的把聲音傳送到劇院每一個聽眾耳朵里也是惘然。顯然的,學習歌唱的秘訣就是把聲音正確的安放在自然元音“i”的位置上。方法就是這一些,似乎很簡單,不是嗎?我不是天才,更不是什么怪杰,如果我有能力掌握這一些,我想其他人也不例外。但問題就出在到目前為止鮮少人談論此方法,它已成為一個被人們所遺忘的方法。記得有一次在羅馬歌劇院作首演的時候,我的一位西班牙朋友為我引見了男高音恰科莫·勞里-沃爾比(Giacomo Lauri-Volpi)。當時他為我用鋼琴伴奏了兩首詠嘆調(diào),《這個,那個》(Questa e quella)和《女人善變》(La donna e mobile)。他感到十分震驚地對我說:“這就是正確的歌唱方法?,F(xiàn)在再也沒有人像你這樣唱了?!敝笏麌诟牢以谔暨x劇目方面必須要特別的謹慎,因為選擇正確的劇目能使你的舞臺藝術生命更長久些。勞力-沃爾比對我說的這一番話,不是胡編亂造,更不是憑空想象的,而他是的的確確知道所謂“真正的歌唱方法”是什么。

每個人有他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我覺得以勞力-沃爾比在他的時代的歌唱風格和審美標準來看,他毋庸置疑擁有非常出色的歌唱技巧,雖然他曾囑咐我在把持劇目方面要非常謹慎,但是他幾乎唱遍了了所有的劇目卻是事實。但話又說回來,當時有名的歌唱家在劇目方面有那一個不是受劇院和聽眾所牽制。以我個人的觀點,我認為他是“英雄式男高音”,但是他也用“假聲”(Falsetto)來演唱些較明亮抒情的角色。今天可能人們對于應用“假聲”會有很多疑問,可是這在當時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我覺得勞力-沃爾比和吉利(Gigli)兩人因為運用過多的“假聲”而失去了聲音原來的自然本質(zhì)。這些要讓聲音變得明亮,而顯得多少有點奶油奶氣的歌唱技巧,有時候還會淪為低趣味的聽覺享受。但是拼除了這一些不說,勞力-沃爾比和吉利兩人確實擁有非常出色的歌唱技巧,而且他們的呼吸是非常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