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機六大經(jīng)典飛機游戲,80年代橫掃街機廳,只有骨灰級玩家才玩過
這是老男孩游戲盒的第614篇原創(chuàng),作者@霸王蟹
說起街機游戲,大多數(shù)朋友的記憶都停留在以《三國志》《恐龍快打》《名將》為代表的闖關游戲,或者是以《街頭霸王》《拳皇》《侍魂》為代表的格斗游戲,然而經(jīng)歷過完整街機年代本蟹還曾見證更早期的打灰機游戲風光無限的時代,以下就來同大家聊一下本蟹印象中最為深刻的幾個街機射擊STG類游戲吧!

捉蟲敢死隊
因為敵人的造型大多數(shù)是逼真的昆蟲與小生物,此游戲又被稱為《昆蟲世界》,但該作的真實名稱是《Gemini wing(雙子星)》。

由特庫摩Tecmo制作的街機游戲,顏色艷麗且射擊一流,是本蟹小學時最喜歡的街機射擊類游戲之一?!蹲较x敢死隊》副武器(炸彈)系統(tǒng)是整個街機歷史上獨一份的存在,蝎子狀的敵人會拖著長長的“尾巴”出現(xiàn),這些就是提供給玩家的副武器。

普通子彈攻擊蝎子的話,尾巴就會改變,然而用副武器攻擊蝎子就不會發(fā)生變化,等蝎子尾巴變成你想要的副武器時,用自己的副武器將其擊落就可以撿到了。假如對操作有自信,也可以直接上去搶奪。記得小時候看高手秀過這樣的騷操作,要知道這個游戲敵方的特點是全體自殺性沖擊,真正是怪比子彈多、怪當子彈用,因此搶奪一出真的是舉座皆驚!
異形戰(zhàn)機
被翻譯為《異形戰(zhàn)機》或《龍神號》的射擊游戲,真名為《R-TYPE》,由Irem制作并出品。

《異形戰(zhàn)機》成功營造了宇宙深空以及金屬的冰冷質感,以及結合了生物寄生的恐怖感,將借鑒來的“異形”元素發(fā)揮到了極致。游戲的入手很貼心地給玩家配置了一個近乎無敵的“FORCE”系統(tǒng)以及強大破壞力的蓄力“波動炮”,但這只是騙玩家投幣的小恩惠。

真正進入游戲才知道難度有多大,四面八方全方位沖出來的敵機、狹窄多變的地形、敵人刁鉆的弱點角度,無一不在壓榨玩家手中的硬幣。然而這個游戲就是上頭,越是難越是想玩,這不就是今天“魂Like”游戲的思路嘛。更何況老蟹自小就是《異形》迷,又怎能錯過美術設計如此出色的《R-TYPE》呢?
1943改:中途島海戰(zhàn)
由CAPCOM出品的街機射擊游戲,第一吸引本蟹的就是火爆戰(zhàn)爭場景,雙機對轟炸機大隊、雙機對艦隊等極度不對等戰(zhàn)斗。

印象里《1943改》擊敗每一關的BOSS后還會打出大段的漢字,這時候一同玩耍的小伙伴們肯定會大喊“加賀!擊破!”,爆炸和炮彈形成的螺旋狀氣旋,發(fā)現(xiàn)敵艦隊時候的俯沖畫面都深深印刻在腦中。

還記得那時候全班男同學之中都流傳著一份“偷彈圖”,寫在小本子或裁剪好的小紙片,每次開局就放在遙控桿前面那個金屬條夾著。后來就連街機房的老板也專門抄寫一份正兒八經(jīng)地貼在機臺上。無他,就是想吸引多些人來投幣?。?/p>
沙羅曼蛇
KONAMI制作的街機射擊游戲,作為《宇宙巡航機》外傳而發(fā)售的作品。當年街機上的3A級視聽大作,總記得游戲里喊“機甲、機甲”還以為是真人CV,多年后才知道那個其實是“Speed Up”。

街機版《沙羅曼蛇》前半段的游戲的場景都是生物組織,中程則變成了夢幻的火?;瘕?,還有獨特的子機系統(tǒng)可令火力加倍,因此對這個游戲的大體印象充滿奇幻風格。

本作在國內大熱大概是因為其流傳的版本標題是大大的漢字《沙羅曼蛇》,熟悉文字的魅力實在是沒法阻擋啊。反正本蟹到很久(大概一年)之后才真正知道世界上還存在一個系列叫《宇宙巡航機》。小時候因為技術太菜,因此都是在觀摩,鮮少將幣投到這個機臺。還是后來在FC老八強中將《沙羅曼蛇》打通關,并練就了本蟹首個一命通關的射擊游戲。
風云戰(zhàn)機
由UPL制作大東Taito發(fā)行的一款比較小眾的宇宙戰(zhàn)機射擊游戲,吸引我的無疑是游戲美工對于金屬質感的刻畫以及扎實的射擊手感。

《風云戰(zhàn)機》提供了兩種子彈升級道具:前方散彈與護身圈彈,對于機體的蓄力攻擊也有不同,散彈的是前方噴射攻擊,圈彈的是發(fā)射一個巨大光球。這個游戲在國內似乎非常冷門,不過在當年大作林立的街機市場上,也難怪這樣一款并無亮點的游戲并不能獲得過多的關注。

但只要你能將這個游戲打穿,通關畫面瞬間升華,畫風突變成《太空漫游2001》。許多玩家在看到這個通關動畫之后感覺就是莫名其妙不明覺厲,且街機版并沒有多余的文字以及其他方式透露更多的故事背景,成為懷舊游戲圈子中一個比較神秘的存在。
獄門山物語
由Cave出品的絕世名作,算算時間已經(jīng)處于街機打灰機游戲的最后輝煌階段了,但其出色的故事以及畫面表現(xiàn)力依然震撼了本蟹。

《獄門山物語》故事靈感來源于“百鬼夜行”——各種濃郁東瀛風味的妖怪造型用現(xiàn)代電子技術重現(xiàn),滿屏掩蓋背景的彈幕又以優(yōu)雅的節(jié)奏感向我方逼近。與其他游戲中尋找彈幕的薄弱點躲避不同,本作玩家可控制“式神”抵擋彈幕,可以自己“制造”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這樣雙方優(yōu)雅的攻守節(jié)奏就如演出一幕幕電子妖怪歌舞伎,使玩家與觀看者都不禁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記得當年在街機廳與朋友合作通關,在一旁觀看的女友表示“根本看不清哪個是你(角色)哪個是敵人”。

自此盤點了八十年代街機上的寶藏射擊游戲,其中可能有大家熟悉的或從未接觸過的。僅靠一篇拙文也不能盡數(shù)二十多年街機歷史上所有經(jīng)典STG,這些已經(jīng)近三十年歷史的游戲作品用現(xiàn)在的技術來看可能已經(jīng)老態(tài)盡顯,然而其中大部分作品的操作手感還是能輕松碾壓許多現(xiàn)代工業(yè)化流水線上生產(chǎn)的游戲。假如大家玩慣了《名將》《三國》《恐龍》《懲罰者》等,不妨來換換口味吧?老蟹將繼續(xù)為大家分享那些將要消失的記憶,謝謝大家的閱讀。
作者:霸王蟹 玩齡超三十多年的老蟹殼一個,游戲人生關注游戲人文的游戲玩家
編輯: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