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屬性和歸類。伴隨著天空的斗轉(zhuǎn)星移,伴隨著地面上春、夏、長夏、秋、冬季節(jié)的更
五行的屬性和歸類。伴隨著天空的斗轉(zhuǎn)星移,伴隨著地面上春、夏、長夏、秋、冬季節(jié)的更替。大自然的氣機進行著展放、上升、平穩(wěn)、內(nèi)收、潛降這樣有序的運動和變化,古人分別用木、火、土、金、水來代表它們的運動特性,這就叫五行。
五行所代表的氣的運動形式和特性各是什么?將自然界萬物用五行進行歸類的依據(jù)是什么?古人是用“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方法來研究的。
由于地球的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使生活在北半球的華夏先人,在傍晚仰望星空時,很容易觀察到北斗七星的周日視運動和周年視運動。
就周年視運動而論,當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傍晚時分指向東方時,地面上則是春季;指向南方時,則為夏季;指向西方時,則為秋季;指向北方時,則為冬季,這就是四方和四季相對應的來歷。
東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傷寒例》中,就有“四時八節(jié)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記述了斗柄指向和四季、8個大節(jié)(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二十四氣以及七十二候的關(guān)系。
可見以觀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來確定四季和節(jié)氣的方法,是由來已久而且也是很精確的,這在《傷寒論》中稱之為“斗歷”。
仰觀天文,斗柄指東;俯察地理,地面為春。在這個季節(jié)微風和煦,冰雪消融,種子生根、發(fā)芽,草木根須下伸、枝葉上層。蜷曲成團而冬眠的熊,在春風的呼喚下,爬出樹洞,伸伸腰肢,一派舒展之相。
盤成圓盤而冬眠的蛇,被春風喚醒,伸展身體,慢慢爬出了山洞,開始了一年的新生活……從物候的觀察,到古人關(guān)于春季陽氣布陳、發(fā)散、發(fā)陳的論述,皆提示,在春季,是氣的展放、疏泄運動控制或主導著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
因樹木的根須和枝條皆喜展放條達,故古人便將氣的展放、疏泄運動形式,以“木”來命名,因此“木”在五行中,并不是指具體的樹木或木材,而是代表自然界在春季的氣的展放疏泄運動。
天有五行,人有五臟,在中醫(yī)學里,稱肝和春氣相應,也就是說肝的生理特性和木氣的疏條展放之氣相應,臨床通過調(diào)肝舒肝,在上可以治療心肺疾病,在下可以通便、利尿,可以治療婦科疾病,都是利用了肝主疏泄展放的功能。
但有的書上說肝主“升”,春氣主“升發(fā)”,這就值得商榷了。而肝主生,春氣主生發(fā)、展放,則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的本義。
斗柄指南,地面為夏,氣候炎熱,草木在地下的根須長勢明顯減緩,而在地面上的枝葉則繁茂生長,動物更加活躍,自然界一派欣欣向榮、蒸蒸向上的景象。
從物候觀察,到古人關(guān)于陽氣至夏洪盛、夏氣揚蕃秀之令、萬物蒸蒸向上、養(yǎng)長之道的論述,皆提示在夏季,是氣的上升運動控制或主導著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