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酒”引發(fā)的生命健康糾紛,你中招了嗎?

小編近日受一朋友邀請,去參加他們組織的聚餐活動。飯桌上大多數(shù)人都是不認識的,十幾個人一起吃飯、喝酒。小編酒量一般,也不太喜歡喝酒,但坐在身邊的人卻一直勸酒,盡管明確說了不能再喝了,此人卻像蒼蠅般纏住不放,極力勸酒,好像不喝就對不住他一樣,讓人非常討厭。此種情況,相信不少人也遇到過吧?!

因“勸酒”引發(fā)的糾紛頻發(fā)
酒已經(jīng)成為親朋好友聚在一起熱鬧時必不可少的東西,“酒文化”在我國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朋友相約聚餐,在桌上小酌幾杯乃是人之常情,但過量飲酒卻可能引發(fā)悲劇。近年來,由此引發(fā)的生命健康糾紛以及其他侵權(quán)糾紛越發(fā)頻繁,人們往往會忽略不同人的體質(zhì)不同問題。因此,“勸酒”行為極其容易導致他人飲酒過量,引發(fā)后續(xù)的生命健康問題以及衍生出其他“酒后”侵權(quán)行為。我們先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
某甲與某乙是多年的好友,兩人在趕集回來的途中相遇,大家都從集市上購買了食材,便相約一起到某丁的員工宿舍內(nèi)聚餐。與某甲一同聚餐的還有某戊、某己等人。期間五人推杯換盞,并互相有勸酒行為。酒后某甲躺在某丁的宿舍休息,下午4點左右,某丁進屋看到某甲在睡覺后便回了家,晚上7點左右,某丁和某己再次回到宿舍發(fā)現(xiàn)某甲情況異常,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送往醫(yī)院,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經(jīng)醫(yī)院診斷證明,某甲因酒精中毒呼吸衰竭而亡。
某甲家人認為對于某甲的死亡,同桌飲酒并勸酒的人員都應該承擔責任,于是一紙訴狀將同桌飲酒的其余4人告上了法庭。法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4位同桌人員未盡到勸阻的義務,而且有勸酒行為。綜合考慮各方應負的注意義務、過錯程度、事發(fā)后參與救助等情況,法院判決4人共同承擔賠償款20萬余元。

【案例二】
占先生去參加同學聚會,在三個朋友輪流勸酒下喝了不少酒,回家路上猝死。經(jīng)鑒定,死亡原因為:在原有心血管疾病的基礎上,因飲酒誘發(fā)和加重冠心病發(fā)作而猝死。法院認定三勸酒人對占某的死負有一定責任,判決賠償占某家屬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損失共計近10萬元。
根據(jù)《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危害后果,造成他人死亡的行為。在勸酒過程中,如果明知他人酒量不行,且他人已聲明自己有心血管疾病,身體已有不適,依然實施故意灌酒或者不喝就不依不饒等強迫勸酒行為,且在深度醉酒后未做合理安置,出現(xiàn)死亡后果的,勸酒人可能就構(gòu)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從上述案例不難發(fā)現(xiàn),“勸酒”或同行飲酒未盡合理照顧義務而引發(fā)的生命健康權(quán)糾紛或其他侵權(quán)糾紛,“勸酒人”或同行人均可能承擔各類民事甚至刑事責任。雖然,我們國家沒有任何一部法律明確規(guī)定“勸酒”違法,但“勸酒”行為可能存在因過錯造成的侵權(quán)行為。

四種勸酒情況,出事要負法律責任
勸酒人被法院判決的案件有很多,其中比較典型的是酒后駕車事故中的勸酒人被判刑的案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酒后駕車的行為屬于危險駕駛罪,而勸酒人在此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如果勸酒人的行為導致了酒后駕車事故,他們可能會被判處刑罰。

由于“勸酒”而引發(fā)的案件頻發(fā),導致有人因過量喝酒而失去了生命。那么如果出事了,在哪些情況下勸酒者要負法律責任呢?律師告訴我們,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一是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二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不佳,仍勸其飲酒誘發(fā)身體疾病等。
三是未安全護送醉酒者。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y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四是酒后駕車未勸阻,導致發(fā)生車禍等損害的。
以上這四種勸酒情況,如果有人出事了的話,勸酒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小妙招:如何應對別人勸酒?
雖然說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但長期飲酒或者過量喝酒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建議大家適量飲酒,不要過量。
民法典中沒有具體規(guī)定勸酒的內(nèi)容,但是根據(jù)民法的基本原則,任何人都應該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意愿,不得強迫或者誘導他人進行不愿意的行為。因此,勸酒行為應該尊重他人的選擇,不得強迫或者誘導他人飲酒。同時,如果勸酒行為導致他人身體或者財產(chǎn)損失,勸酒人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換句話說,勸人飲酒,終究是害人害己!

文章最后,小編教大家一些應對別人勸酒的方法:
一、堅定地拒絕:直接告訴對方自己不想喝酒,堅定地拒絕勸酒。
二、借口推脫:可以使用一些借口來推脫,比如說自己正在服用藥物,或者是有其他的事情需要處理。
三、轉(zhuǎn)移話題:可以轉(zhuǎn)移話題,讓對方不再談論喝酒的事情,比如說聊聊其他的話題。
四、喝飲料代替:可以選擇喝一些飲料代替酒,比如說果汁、汽水等。
五、以健康為由:可以告訴對方自己正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想喝酒會影響自己的健康。
六、以開車為由:可以告訴對方自己需要開車,不能喝酒,這樣可以避免酒后駕車的危險。

除了上面這些方法,你覺得還有哪些方法能更有效拒絕別人的勸酒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