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谷
愚公谷
? ? 漢·劉向《說苑·政理》
【原文】
齊桓公出獵,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見一老公而問之,曰:“是為何谷?”
對曰:“為愚公之谷?!?/p>
桓公曰:“何故?”
對曰:“以臣名之?!?/p>
桓公曰:“今視公之儀狀,非愚人也,何為以公名?”
對曰:“臣請陳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賣之而買駒。少年曰:‘牛不能生馬?!斐竹x去。傍鄰聞之,以臣為愚,故名此谷為愚公之谷?!?/p>
桓公曰:“公誠愚矣!夫何為而與之?!?/p>
桓公遂歸。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堯在上,咎繇為理,安有取人之駒者乎?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又必不與也。公知獄訟之不正,故與之耳,請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記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賢佐也。猶有以智為愚者也,況不及桓公、管仲者與。”
【今譯】
相傳春秋時,齊國的國君齊桓公出外打獵,追逐一只鹿跑進一個山谷。
看見一位老翁,他問老翁這山谷叫什么名字,說:“這叫做什么山谷?”
老翁告訴他說:“這山谷叫做愚公谷?!?/p>
齊桓公感到這個名字很奇怪,就又問老翁說:“為什么叫這個名字?”
老翁回答他說:“以臣名之” (是依照我自己的名字來命名它的名字的。”
齊桓公說:“今視公之儀狀,我看你現(xiàn)在的言談舉止,狀態(tài)表情并不像個愚笨的人,老人家為什么起這樣一個名字呢?”
老翁解釋說:“請允許臣下慢慢道來,我原來喂養(yǎng)了一頭母牛,母牛生下小牛,小牛長大了一些,我把小牛賣掉又買了一匹小馬。有個少年說:‘牛不能生馬?!愕呐S植簧R,哪來的小馬駒呢?。?,說著就強行把我的小馬搶走了。我知道這地方斷案的人是不公道的,又打不過這個少年,告狀也不行,于是就沒有跟他去爭訟。
“后來附近的鄰居聽說了這件事,都認為我很傻,笑我愚蠢,所以他們就把我住的這個山谷叫做愚公谷?!?/p>
齊桓公聽后說:“老人家的確愚蠢,確實夠傻的,既然那小馬是您賣了辛勤喂養(yǎng)大的小牛換來的,是你自己的馬為什么要讓那年輕人說牽就牽走了呢!”
齊桓公說完,沒繼續(xù)追趕鹿,調(diào)轉(zhuǎn)馬頭回宮去了。
第二天上朝,齊桓公把這件事講給管仲聽了。管仲一聽,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鄭重地整了整自己的衣服,向齊桓公兩次下拜,拜了再拜請罪說:“在君王屬土之內(nèi)竟然出現(xiàn)這種事情,應該算作是我的過錯啊,這是我夷吾的愚笨。假使唐堯為國君,咎繇(皋陶)為掌管刑獄的官員,哪里會有膽敢強搶別人家小馬的人呢?假使有人遇到了像這位老翁所遭遇的兇暴,也一定不會輕易撒手給別人的,而是要找地方跟搶馬的人評理,討個說法的。如今的這位老人知道這個地方斷案不公正,遇到巧取豪奪的人又惹不起,所以只好任由那位少年把他的小馬搶走了事??磥?,這不是這老翁愚蠢的問題,而是社會治理不利的問題,請讓我下去修明政治吧?!?/p>
齊桓公十分贊成管仲的意見,支持他放手整頓法治,懲治邪惡。
孔子說:“弟子們記住這件事,桓公是霸主;管仲是賢明的宰相。他們尚且有把聰明當作愚蠢的情況,更何況那些不如桓公和管仲的人呢!”
【賞析】
本文講述一位聰明的老人故意假托“愚公”解釋地名“愚公谷”,并講了一個傻得荒唐的“年輕人欺凌老人,搶走老人的馬”的故事,意在諷刺齊國司法的廢亂。
名相管仲理解并接受了老人的諷諫,改進治理,下大氣力解決司法公正問題。
顯然,本文作者的用意是在勸誡統(tǒng)治者,應善于聽取老百姓的意見,整頓法治,懲治邪惡,伸張正義。
?
后用“愚公谷” 指與人無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