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黃金有八足,人只有兩足;你不算,天會幫你算!


黃金有八足,人只有兩足。用兩足去追八足,一定是跑不過它的。若一直去追,猶如形之于影,聲之于響,駘蕩而不能自得。
漁父對孔子說:有個人,害怕自己的影子,于是拼命奔跑,想把影子甩掉,可是他跑得快,影子跑得也快。這個人認為那是自己跑得還不夠快吧,于是更加疲于奔命,最后絕力而死。
漁父總結:不知處蔭以休影,不知處靜以息跡,愚亦甚也。
?

不追不甩不算計,方為安身立命之道。
?
堯的老師是許由,許由的老師是嚙缺,嚙缺的老師是王倪,王倪的老師是被衣。
堯問許由“我可以把天下禪讓給嚙缺嗎?如果可以,我想通過王倪來邀請他出山?!?/p>
許由聽了以后說“那就很危險了,如果讓嚙缺來治理天下,他是不能勝任的。嚙缺之為人,聰明睿智,給數(shù)以敏,何足以配天?嚙缺這樣的人,可以給他稍低一點的職位歷練歷練,不可以讓他居于萬人之上?!?/p>
?
古之真人,務本務宗,不可失真。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許由不會因為嚙缺是他的老師,就可以置天下蒼生于不顧。正因為嚙缺是自己的老師,因而對嚙缺非常了解。嚙缺雖然在很多方面可以作為自己的老師,但是這個人太精于算計,斤斤計較,離無為之境相去甚遠。
?
魯哀公問顏闔:“我想請孔子做大夫,你看可以嗎?”顏闔認為不可以。因為孔子雖然看起來不是那么精于算計,但是他仍然是施于人而不忘。一旦幫助別人,就念念不忘,希望他人能夠感恩戴德,希望以后自己手頭緊或者落難的時候,對方能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顏闔說“孔子這種想法和做法,連商人都有所不齒。和商人比起來,貌似都是為了交換,人家商人還講究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墒强鬃颖举|上是為了以小博大,這不就是投機取巧嗎?如此機心藏于胸中,比奸商還可怕。故言不可。以孔子目前的境界,讓他來給我們講講治身之道還可以,至于治天下,那就算了吧。讓他講一講治身之道,即便講錯了,也只是耽誤了我們兩個人而已;讓他治天下,就會亂了天下人之心?!?/p>
?

管鮑之交,傳為千古佳話。鮑叔牙和管仲一起做生意,從不和管仲計較,每次都讓管仲多拿一點。然而管仲臨終前,向齊桓公推薦接替自己的人選卻并不是鮑叔牙。管仲告訴齊桓公:“鮑叔牙為人,清正廉潔,從不在利益得失上計較。但是他也會這樣要求他人。他主動讓出利益可以,一旦有人和他爭奪利益,他就會認為這個人的人品有問題??此撇挥嬢^,實際也還是在計較。把道德當做了籌碼。如果現(xiàn)在就啟用我的生死之交鮑叔牙,那么他和你翻臉的日子就在眼前。”因此,管仲建議齊桓公先任用習朋。
?
莊子認為:大圣之治,搖蕩民心;若性之自為,而民不知其由然。
大圣之治,非圣治,高于圣治,故能稱之為“大圣之治”。能在無形中鼓舞民心,并且每個人都覺得本來是這樣。得了,也不覺得不虧欠誰;失了,也不覺得自己吃了虧。
能讓百姓過上這種日子的人,那就像姑射山的神人一樣,只要那么一凝神,心懷天下,就可以使得風調(diào)雨順,百昌無癘。
此等大圣,何來計算?豈是圣人能比?故曰“大圣之治”。
?
人若取大圣之道,怎能不逍遙?你不算的時候,天就會幫你把一切都算得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