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注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第二》翻譯(4)
? ? ? ?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遙聞曹公將遣鐘繇等向漢中討張魯,內(nèi)懷恐懼。別駕從事蜀郡張松說璋曰:“曹公兵強無敵于天下,若因張魯之資以取蜀土,誰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憂之而未有計。”松曰:“劉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若使之討魯,魯必破。魯破,則益州強,曹公雖來,無能為也?!辫叭恢?,遣法正將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賂遺以巨億計。正因陳益州可取之策。《吳書》曰:備前見張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因問蜀中闊狹,兵器府庫人馬眾寡,及諸要害道里遠近,松等具言之,又畫地圖山川處所,由是盡知益州虛實也。先主留諸葛亮、關(guān)羽等據(jù)荊州,將步卒數(shù)萬人入益州。至涪,璋自出迎,相見甚歡。張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謀臣龐統(tǒng)進說,便可于會所襲璋。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倉卒。”璋推先主行大司馬,領(lǐng)司隸校尉;先主亦推璋行鎮(zhèn)西大將軍,領(lǐng)益州牧。璋增先主兵,使擊張魯,又令督白水軍。先主并軍三萬余人,車甲器械資貨甚盛。是歲,璋還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明年,曹公征孫權(quán),權(quán)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吳,吳憂危急。孫氏與孤本為唇齒,又樂進在青泥與關(guān)羽相拒,今不往救羽,進必大克,轉(zhuǎn)侵州界,其憂有甚于魯。魯自守之賊,不足慮也?!蹦藦蔫扒笕f兵及資實,欲以東行。璋但許兵四千,其余皆給半。《魏書》曰:備因激怒其眾曰:“吾為益州征強敵,師徒勤瘁,不遑寧居;今積帑藏之財而吝于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zhàn),其可得乎!”張松書與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釋此去乎!”松兄廣漢太守肅,懼禍逮己,白璋發(fā)其謀。于是璋收斬松,嫌隙始構(gòu)矣。《益部耆舊雜記》曰:張肅有威儀,容貌甚偉。松為人短小,放蕩不治節(jié)操,然識達精果,有才干。劉璋遣詣曹公,曹公不甚禮;公主簿楊修深器之,白公辟松,公不納。修以公所撰兵書示松,松宴飲之間一看便暗誦。修以此益異之。璋敕關(guān)戍諸將文書勿復關(guān)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軍督楊懷,責以無禮,斬之。乃使黃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徑至關(guān)中,質(zhì)諸將并士卒妻子,引兵與忠、膺等進到涪,據(jù)其城。璋遣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拒先主于涪,《益部耆舊雜記》曰:張任,蜀郡人,家世寒門。少有膽勇,有志節(jié),仕州為從事。皆破敗,退保綿竹。璋復遣李嚴督綿竹諸軍,嚴率眾降先主。先主軍益強,分遣諸將平下屬縣,諸葛亮、張飛、趙云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惟關(guān)羽留鎮(zhèn)荊州。先主進軍圍雒;時璋子循守城,被攻且一年。
十九年夏,雒城破,《益部耆舊雜記》曰:劉璋遣張任、劉璝率精兵拒捍先主于涪,為先主所破,退與璋子循守雒城。任勒兵出于雁橋,戰(zhàn)復敗。禽任。先主聞任之忠勇,令軍降之,任厲聲曰:“老臣終不復事二主矣?!蹦藲⒅?。先主嘆惜焉。進圍成都數(shù)十日,璋出降。《傅子》曰:初,劉備襲蜀,丞相掾趙戩曰:“劉備其不濟乎?拙于用兵,每戰(zhàn)則敗,奔亡不暇,何以圖人?蜀雖小區(qū),險固四塞,獨守之國,難卒并也。”征士傅干曰:“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張飛、關(guān)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備之略,三杰佐之,何為不濟也?”《典略》曰:趙戩,字叔茂,京兆長陵人也。質(zhì)而好學,言稱《詩》、《書》,愛恤于人,不論疏密。辟公府,入為尚書選部郎。董卓欲以所私并充臺閣,戩拒不聽。卓怒,召戩欲殺之,觀者皆為戩懼,而戩自若。及見卓,引辭正色,陳說是非,卓雖兇戾,屈而謝之遷平陵令。故將王允被害,莫敢近者,戩棄官收斂之。三輔亂,戩客荊州,劉表以為賓客。曹公平荊州,執(zhí)戩手曰:“何相見之晚也!”遂辟為掾。后為五官將司馬,相國鐘繇長史,年六十余卒。蜀中殷盛豐樂,先主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先主復領(lǐng)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guān)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quán)、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
二十年,孫權(quán)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睓?quán)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guān)羽入益陽。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quán)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遣黃權(quán)將兵迎張魯,張魯已降曹公。曹公使夏侯淵、張郃屯漢中,數(shù)數(shù)犯暴巴界。先主令張飛進兵宕渠,與郃等戰(zhàn)于瓦口,破郃等,郃收兵還南鄭。先主亦還成都。
二十三年,先主率諸將進兵漢中。分遣將軍吳蘭、雷銅等入武都,皆為曹公軍所沒。先主次于陽平關(guān),與淵、郃等相拒。
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于定軍、興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趙颙等。曹公自長安舉眾南征。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申耽于上庸。
翻譯及注釋:
? ? ? ?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劉璋遠遠地聽說曹操將要派遣鐘繇等人率領(lǐng)軍隊前往漢中郡來討伐張魯,心中十分的恐懼(據(jù)《三國志·武帝紀》,曹操于211年三月命令鐘繇攻打張魯)。別駕從事蜀郡人張松勸說劉璋道:“曹操的兵力強大,天下無人可敵,如果他奪取了張魯?shù)牡乇P再利用其物資糧草前來攻取蜀地,誰能夠抵御他呢?”劉璋說道:“我當然為這件事情而感到擔憂卻苦于無計可施?!睆埶烧f道:“劉豫州,他是使君您的漢室同宗而他又與曹操是仇敵,他善于用兵,如果讓他來率軍討伐張魯,則張魯一定會被打敗。張魯一旦被打敗,則我們益州的實力就會增強,到那個時候即使是曹操親自率領(lǐng)大軍前來,也不能夠把我們怎么樣?!眲㈣罢J為確實是這樣,于是便派遣法正率領(lǐng)兵馬四千前往荊州去迎請先主,劉璋先后贈送了價值上億的禮物給先主。法正因此趁機向先主陳述可以奪取益州的策略謀劃。《吳書》記載:劉備先見到了張松,后來又得到了法正,劉備都用深厚的恩義來結(jié)交他們二人,極盡殷勤討好使他們二人感到歡快。劉備便乘機向他們詢問蜀中地方的寬闊狹窄,兵器府庫和人馬的多少,以及蜀中要害之處以及道路的遠近,張松等人全都回答了出來,張松等人又畫出有益州山川河流和房屋的地圖,因此劉備全部知道了益州內(nèi)部的虛實情況(據(jù)《三國志集解》,司馬光在《通鑒考異》中認為根據(jù)《三國志·劉二牧傳》、《三國志·先主傳》的記載,張松在劉備進入蜀地之前兩人是沒有見過面的,韋昭的《吳書》記載應該有誤)。先主留下諸葛亮、關(guān)羽等人鎮(zhèn)守荊州,自己則親自率領(lǐng)步兵幾萬人進入益州(據(jù)《華陽國志·劉二牧志》,劉備率領(lǐng)兵馬一萬進入蜀地,與此處記載不同)。先主在到達涪縣的時候,劉璋親自出成都縣城前來迎接,先主與劉璋兩人在見面的時候顯得十分地高興。張松讓法正去稟告先主,以及先主的謀士龐統(tǒng)也進言勸說,讓先主可以在與劉璋相會晤的時候襲擊殺死劉璋。先主說道:“這是大的事情,不可以倉促魯莽地行事?!眲㈣巴婆e先主擔任代理大司馬,兼任司隸校尉;先主也推舉劉璋擔任代理鎮(zhèn)西大將軍,兼任益州牧。劉璋為先主增加補充兵員數(shù)量,讓他率領(lǐng)軍隊前去攻打張魯,并且讓他督領(lǐng)白水關(guān)的兵馬。先主聚集各路兵馬共計三萬多人,車駕鎧甲、兵用器械、物資錢糧都十分的豐富。這一年,劉璋回到了成都城。先主則率領(lǐng)軍隊向北到達葭萌縣,但是他并沒有馬上率領(lǐng)軍隊去進攻張魯,而是廣泛施以恩德,以此來收取人心。
? ? ? ?下一年(即212年),曹操前來征討孫權(quán),孫權(quán)呼喚先主前去救援自己。先主便派遣使者告訴劉璋說道:“曹操征討東吳,東吳的情形十分憂困危急。孫氏與我本為唇齒關(guān)系,而且樂進正與關(guān)羽在青泥河[據(jù)《方輿紀要》,青泥河當位于清朝襄陽府(大致相當于三國時期襄陽縣城附近所轄范圍)西北方三十里處。青泥河又名青泥池,并不是長安附近的青泥關(guān)]相互對峙,現(xiàn)在如果不去前往救援關(guān)羽,樂進一定會獲大勝,進而轉(zhuǎn)頭侵犯益州境界,這樣所造成的憂慮可是比張魯?shù)母罅恕堲斔徊贿^是一個割據(jù)一方的賊寇,不足以使人憂慮?!庇谑窍戎骶拖騽㈣罢埱髶芙o他一萬兵馬和一些糧草物資,想要率軍東行返回荊州,劉璋只答應給先主增派四千人馬,其他的東西也都只給先主提供一半。《魏書》記載:劉備因此激勵部下說道:“我為益州劉璋征討強大的敵人,勞師遠征辛勤勞累,沒有閑暇的時間來安閑休息;現(xiàn)在劉璋的府庫里面積累了大量的財物卻吝嗇于獎賞我們的功勞,他又希望我們這些士大夫們?yōu)樗此雷鲬?zhàn),這樣怎么能夠辦得到呢(據(jù)《三國志集解》,劉咸炘認為劉備是在劉璋下令給守關(guān)將領(lǐng)不再讓劉備再通過關(guān)隘時才發(fā)怒的。筆者認為這件事情的記載應該放在劉備殺楊懷之前的那段時間)!”張松寫書信給先主以及法正說道:“現(xiàn)在大事垂手就可以成功,怎么能夠丟掉而離去呢!”張松的哥哥廣漢郡太守張肅,他害怕災禍會殃及到自身,便告訴劉璋向其揭發(fā)了張松的密謀。于是劉璋逮捕斬殺了張松,從此先主與劉璋就開始有了嫌隙結(jié)下仇怨了。《益部耆舊雜記》記載:張肅有威嚴的儀表,容貌十分的偉岸。張松為人身材短小,為人放蕩不羈而且不注重修養(yǎng)節(jié)操,然而他卻有見識并且洞達事理很是精明果斷,有才能。劉璋派遣張松作為使者前去拜見曹操,曹操對他不加以禮遇;曹操的主簿楊修卻十分器重他,稟告曹操應該要征辟張松,曹操沒有采納楊修的意見。楊修把曹操所撰寫的兵書展示給張松觀看,張松用飲酒歡宴的時間一看就能夠記住其中的內(nèi)容并且能夠?qū)⒈鴷械膬?nèi)容給熟練地背誦出來。楊修因為這個就更加對張松感到驚奇。(后來)劉璋發(fā)給眾守關(guān)將領(lǐng)文書命令他們不要再與先主聯(lián)系。先主對此大怒,便召見劉璋的白水關(guān)之軍的軍督楊懷前來,責備他沒有禮貌,將他斬首。先主于是命令黃忠、卓膺率領(lǐng)兵馬進攻劉璋。先主率領(lǐng)軍馬直奔白水關(guān)之中,扣押了白水關(guān)中各將領(lǐng)和士卒們的妻子兒女作為人質(zhì),然后又率領(lǐng)軍隊與黃忠、卓膺等人向涪縣進發(fā),占據(jù)了涪縣縣城。劉璋派遣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人率領(lǐng)軍隊到涪縣來抵御先主,《益部耆舊雜記》記載:張任,是蜀郡人,他的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寒門(即指寒微的門第,專門指門第勢力較低的士族,也叫作庶族,并非是指普通的平民階層)。他年少之時就有膽量而且又勇猛,有志氣節(jié)操,在益州為官的時候擔任從事。然而他們?nèi)慷急幌戎魉テ茡魯?,只得退守到綿竹縣。劉璋又再派遣李嚴督管綿竹縣的各路軍馬,李嚴卻率領(lǐng)軍馬投降了先主(據(jù)《三國志·李嚴傳》,李嚴于213年降于劉備)。先主的兵力就更加強大了,于是先主分派各將領(lǐng)前往平定益州的下屬各縣,這個時候諸葛亮、張飛、趙云等人率領(lǐng)兵馬沿著長江逆流而上平定了白帝城、江州縣、江陽縣等地(據(jù)《華陽國志·劉二牧志》,諸葛亮等人平定巴東郡、巴郡、江陽郡、犍為郡和巴西郡),惟有關(guān)羽留了下來鎮(zhèn)守荊州。先主進軍圍攻雒縣縣城;當時守衛(wèi)雒縣縣城的人是劉璋的兒子劉循,雒縣縣城被先主圍攻了將近一年之久。
? ? ? ?建安十九年(214)夏天,先主率領(lǐng)軍隊攻破了雒縣縣城,《益部耆舊雜記》記載:劉璋派遣張任、劉璝率領(lǐng)精銳的兵馬在涪縣阻擋先主進兵,他們都被先主所打敗,他們退軍與劉璋的兒子劉循一同守衛(wèi)雒縣縣城。張任率領(lǐng)軍馬出兵于雁橋(據(jù)《三國志集解》,胡三省注解雁江在雒縣的南面,曾經(jīng)有金雁出現(xiàn),所以雁江上的橋名為雁橋),他與先主交戰(zhàn)又被先主所打敗。先主擒獲了張任。先主聽說了張任的忠心與勇猛,便讓軍士勸說張任投降,張任大聲嚴肅地說道:“身為老臣是終究不會侍奉兩個君主的?!庇谑窍戎鳉⒘藦埲巍O戎鳛樗乃蓝袊@憐惜。先主進而率領(lǐng)軍隊圍攻成都縣縣城幾十日,劉璋出城投降(據(jù)《后漢書·孝獻帝紀》,劉備于214年五月平定成都)。《傅子》記載:起初,劉備率領(lǐng)軍隊攻襲蜀地,丞相掾趙戩說道:“劉備是不會成功的吧?他不善于用兵,每次與人交戰(zhàn)必定會失敗,逃跑奔波不暇,他如何能夠去圖謀別人?蜀地雖然是一個小地方,但是這個地方四方邊塞險要,是一個獨自就能夠守衛(wèi)的地方,很難快速地攻破兼并?!闭魇浚粗笇W問與品性都很高而又不出仕的隱士)傅干說道:“劉備為人寬厚仁義而有度量,他能夠得到別人的拼死效力。諸葛亮擅于治理國家而且又知道事物的變化,他為人正直而且又富有謀略,他又作為劉備的卿相進行輔佐;張飛、關(guān)羽二人都勇猛無敵而且又有信義,他們二人都是萬人之敵,而他們都一并擔任劉備的大將:這三個人,都是才智杰出之人。以劉備的雄才大略,有這三個杰出之人來輔佐他,他如何會不成功?”《典略》記載:趙戩,字叔茂,是京兆尹長陵縣人。他為人質(zhì)樸而又喜好學習,說話之時一定會引用《詩經(jīng)》、《尚書》之中的典故與文字,他關(guān)愛體恤他人,不分親密疏遠。趙戩他被三公府[三公處理政務(wù)的府署合稱。西漢初年代指丞相府等,西漢成帝以后指丞相(大司徒)、大司馬、御史大夫 (大司空) 這三座府衙,東漢指太尉、司徒、司空這三座府衙]所征辟(據(jù)《后漢書·孝獻帝紀》,王允于190年二月初十日擔任司徒,他或當于此時征辟趙戩為官),趙戩進入朝廷之中擔任尚書選部郎。董卓想要讓自己的人全都進入尚書臺中擔任官職,趙戩拒絕不答應。董卓發(fā)怒,召見趙戩想要殺掉他,旁觀的人都為趙戩感到害怕,然而趙戩自己卻鎮(zhèn)定自若。及至見到董卓,趙戩他神色嚴肅地發(fā)表言辭,陳說其中的是非曲直。董卓雖然為人兇殘暴戾,但是最終還是向趙戩屈服道歉,晉升趙戩擔任平陵縣縣令。趙戩從前的上司王允被李傕、郭汜所殺害,沒有人敢上前去為王允收斂尸體,趙戩便拋棄官位職任去為王允收斂尸體(據(jù)《太平御覽·職官部·卷四十七》注引《典略》,趙戩之后被任命為萬年縣縣令)。三輔地區(qū)(本指西漢武帝劉徹至東漢末年期間,治理長安京畿地區(qū)的三位官員: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此處應該指這三位官員所管轄的地區(qū):京兆、左馮翊、右扶風這三個地方)遭遇到動亂,趙戩便客居荊州,劉表讓他作為自己的賓客。曹操平定荊州,拉著趙戩的手說道:“怎么這么晚才見到你呀!”于是就征辟趙戩擔任丞相掾。后來趙戩擔任五官中郎將曹丕的司馬,又擔任魏王國相國鐘繇的長史,他活到六十多歲的時候去世(據(jù)《太平御覽·疾病部·卷五》注引《典略》,趙戩因為曹操去世而哀傷過甚,疽瘡病發(fā)而死;據(jù)《三國志集解》,惠棟注解趙戩是東漢太常趙岐的侄子)。蜀地的物產(chǎn)富饒而百姓們安居樂業(yè),先主大擺筵席來犒賞士卒,他取出蜀郡城中的金銀財物分賜給將士們,而將谷物與布帛發(fā)還給了原主人。先主又兼任益州牧,他以諸葛亮為重要的輔佐大臣,法正作為出謀劃策的主要謀士,關(guān)羽、張飛、馬超作為統(tǒng)兵殺敵的得力戰(zhàn)將,許靖、糜竺、簡雍擔任幕僚,其他的人比如董和、黃權(quán)、李嚴等人他們原本都是劉璋所任用的官員,而吳壹、費觀等人又都是劉璋的婚姻親家,彭羕又是為劉璋所排擠的人,劉巴又是先主自己過去所一直忌恨感到遺憾的人,先主都安排他們處在顯要的職位上,讓他們都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于是有志之士,都競相勸勉為先主盡情效力。
? ? ? ?建安二十年(215),孫權(quán)以先主已經(jīng)取得了益州,于是便派遣使者(據(jù)《三國志·吳主傳》,此處的使者即為諸葛瑾)前來致意想要得到荊州。先主說道:“必須等到我得到?jīng)鲋葜?,就把荊州交給你們?!睂O權(quán)對此感到十分地惱怒,便派遣呂蒙率領(lǐng)兵馬偷襲奪取了(荊州)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這三個郡。先主率領(lǐng)兵卒五萬人東下抵達公安縣,命令關(guān)羽進軍至益陽縣。這一年,曹操率領(lǐng)大軍平定了漢中郡(據(jù)《三國志·武帝紀》,曹操于215年七月平定漢中郡),張魯遁走逃往到了巴西郡。先主聽說這件事情之后,就與孫權(quán)進行聯(lián)盟和解,并且分出荊州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這個三郡的土地劃分歸屬于東吳,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這三個郡的土地劃分歸屬于西邊的自己,然后先主率領(lǐng)兵馬返回到了江州縣。先主派遣黃權(quán)率領(lǐng)軍隊前去迎接張魯,但是張魯這個時候已經(jīng)投降了曹操(據(jù)《三國志·武帝紀》,張魯于215年十一月降曹操)。曹操派遣夏侯淵、張郃屯兵于漢中郡,曹軍屢次前來進犯騷擾巴西郡的邊界。先主命令張飛率領(lǐng)兵馬進駐于宕渠縣,張飛率軍與張郃等人交戰(zhàn)于瓦口(據(jù)《三國志集解》,謝鍾英認為瓦口是指渠縣東面的長江與渠水的交匯處),張飛率領(lǐng)軍隊擊敗了張郃等人,張郃收兵退回到了南鄭縣。先主也回到了成都城(據(jù)《華陽國志·劉先主志》,劉備于216年回到成都城)。
? ? ? ?建安二十三年(218),先主率領(lǐng)眾將領(lǐng)進軍攻打漢中郡。另外分出兵馬派遣將軍吳蘭、雷銅等人率軍進入武都郡,他們卻都被曹操的軍隊所消滅(據(jù)《三國志·武帝紀》,劉備在217年十二月派張飛、馬超、吳蘭等人屯兵武都郡下辯縣,而吳蘭、雷銅被殺在218年春天)。先主進兵至陽平關(guān),與夏侯淵、張郃等人相持對抗。
? ? ? ?建安二十四年(219)春天,先主率領(lǐng)大軍自陽平關(guān)南下渡過沔水(即指漢水),沿著山勢逐漸向前進軍,在定軍山、興勢山一帶安營扎寨(有版本作“于定軍山勢作營”,即劉備率領(lǐng)大軍沿著定軍山的山勢來安營扎寨,則劉備就沒有在興勢山安營扎寨)。夏侯淵率領(lǐng)軍隊前來爭奪這個地方。先主便命令黃忠率領(lǐng)軍隊(依靠著山勢)居高臨下并且擊鼓吶喊進攻夏侯淵的軍隊,黃忠就將夏侯淵的軍隊打得大敗,并且斬殺了夏侯淵以及曹操所委任的益州刺史趙颙等人(趙颙疑似是曾對抗馬超的趙昂,據(jù)皇甫謐《列女傳》,楊昂曾擔任益州刺史)。曹操親自從長安城率領(lǐng)人馬向南來征討先主。先主對此預測說道:“曹操雖然親自率領(lǐng)大軍前來,但是他也無力挽回敗局,我必定能夠占有漢水流域的土地?!钡鹊讲懿儆H自率領(lǐng)大軍前來攻打先主,先主集結(jié)軍隊固守于險要之地,始終不與曹軍正面進行交鋒,曹軍累月攻打先主也沒有能夠取勝,曹軍之中逃走的士卒卻日益增多。夏天,曹操果然撤軍返回了北方地區(qū),先主于是就占有了漢中郡的土地。先主又派遣劉封、孟達、李平等人前往上庸郡攻打申耽(李嚴此時未改名為李平,據(jù)《三國志集解》,趙一清懷疑是兩個人,潘眉認為“李平”是衍文。筆者認為李嚴至漢中郡或是諸葛亮派的援軍,或指未改名為王平的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