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四逆散方解及變方運用:柴胡? 白芍? 積實? 炙甘草各等分 上四味為細
2023-09-29 07:04 作者:中醫(yī)師張先生 | 我要投稿
《傷寒論》四逆散方解及變方運用:柴胡?白芍?積實?炙甘草各等分 上四味為細末,白飲和服3—6克。各藥取6一12克作煎劑益佳。 方解:此為芍藥甘草場與枳實芍藥散合方更加柴胡所組成,故治芍藥甘草湯與積實芍藥敬的合并證而有柴胡證者。 按:實踐證明,本方證的四逆甚少見,據(jù)所經驗,只若胸脅煩滿,心下痞塞,形似大柴胡證,不嘔而不宜攻下者概可用之。 常用之加減方和合方 (一)四逆散加龍骨牡蠣:于原方加龍骨牡蠣各12克,水煎溫服。 治四逆散證胸腹動悸而煩驚者。倍芍藥量,治陽萎有驗。 (二)四逆散與桂枝茯苓丸合方:于原方再加桂枝、桃仁、丹皮、茯苓各9克即是。 治四逆散證桂枝茯苓丸證合并者,后世血府逐瘀湯的適應證大都宜本方。腦心血管(病)不可下者也有與本方的機會。心絞痛者更宜合用半夏栝樓薤白湯,或更加生姜。 (三)四逆散與當歸芍藥散合方:即于原方加當歸、川芎、茯苓、蒼術各6克,澤瀉12克即是,水煎溫服。治四逆散證與當歸芍藥散證合并者,此和上述柴胡桂姜湯與當歸芍藥散的合方均屬治慢性肝炎的要藥,胸脅滿、微結、身無力,渴而大便干者宜前方。脅下滿、心下痞塞,大便溏者宜本方,余則大同小異。若噫氣不能食者,宜加人參、桔皮、生姜。肝區(qū)痛加王不留行;肝功不正常加丹參、茵陳同前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