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已久的朱棣登上歷史舞臺,他面對的是什么樣的政治環(huán)境?(一)
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一三九零年這一年的元旦剛剛過去啊,駐守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還有駐扎在太原的晉王朱棡兩個人。接到了神秘的圣旨啊,兩個人要分頭出兵,合力咬住蒙元軍隊乃爾不花的大軍。在大明王朝建立以后啊,蒙元軍隊已經(jīng)元氣大傷了,早就退到這個長城以外了。
但是啊他們一直不甘心失敗,不斷的襲擾大明的邊境。但是以前像這類的征討啊,都是由朱元璋當年的老部下,也是盛京百戰(zhàn)的這些將軍。來出戰(zhàn)的也就是明石路當中提到的叫嚎梁廄雄,這支隊伍就是跟著朱元璋在軍事上能夠奪取天下重要支撐啊。以前都是他們牽頭打仗,這一次朱元璋決定派自己的兩個皇子專門出征了。在偏東的這一路是印王朱棣率領(lǐng)的。那一年,他三十歲。
另一邊呢是晉王朱棡,當年呢是三十二歲,這可是他們兩個人真正獨當一面,成為一方主帥去攻打蒙源呢,這背后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朱元璋的信任呢?他對所有的皇子啊是充滿了厚望,這一天終于來到了三月初二這一天啊,北方好多草場上的積雪還沒有融化,草還沒有發(fā)芽。這時候燕王朱棣呀。就已經(jīng)刀出鞘,劍上堂領(lǐng)著軍隊出了古北口,朱棣打仗的很有章法,特別注意偵探的沒走多遠啊,探馬就回來匯報了,發(fā)現(xiàn)了蒙古大軍的主力,也就是乃爾不花的部隊。
駐扎在宜都,得到這個消息的燕王朱棣呀跟眾將官開始商量啊,究竟怎么打。可是就在討論的過程當中,天降大雪呀,要知道啊。在古代打仗的時候,特別在意天氣,如果下大雪過程當中啊,輕易去進攻,你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遇到對方軍隊了,人家以逸待勞。你沒打動人家這種情況下呢,你糧草輜重肯定就散失了,整個軍隊就存在著重大的風險了。古詩當中不是有一句嗎?
叫欲講清其卓。大雪滿弓刀,你想打仗,但是下雪了,如之奈何?很多將領(lǐng)就勸朱棣啊說這時候不能輕易進攻啊,但是朱棣這個人呢。非常堅定啊,他明確提出來啊,就因為下大雪了,對方也會喪失警惕呀,覺得我們主力不可能對他進攻了,這個時候我們堅決的沖下去。打他一個出其不意,必然會獲得大勝。啊,說完這番話,燕王朱棣呀是馬上整頓軍隊呀,專門帶好幾天的口糧,自己身先士卒啊,領(lǐng)著大軍。連續(xù)奔襲幾天呢,終于趕到了一度一切果然如朱棣所料啊,哪也不花。
這邊的一看下大雪了。那好吧,兄弟,幾個殺個牛,燉個羊,咱在這兒喝點馬奶酒。正在帳篷里暖火呢。等到男人不花的軍隊反應過來,早就被圍的水泄不通了。最后啊可以說啊沒有經(jīng)過太大的戰(zhàn)斗,對方就已經(jīng)放下武器投降了。這一仗的戰(zhàn)果呀,封扣的是不要不要的。史書上記載啊秦達的乃爾不花及其名王酋長男女數(shù)萬口啊,這里面可包含了蒙元軍隊很多的骨干力量啊。
而且養(yǎng)馬無算,你看馬匹駱駝呀,繳獲的是不計其數(shù)啊,要知道這可是燕王朱棣首次領(lǐng)兵獨當一面呢。在新縣這邊呢。朱剛啊也領(lǐng)兵出征了,找了一大圈啊,沒有發(fā)現(xiàn)敵兵。但是朱剛呢帶著這么多的軍隊出行啊,整個前后井井有條。非常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