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速飛車”完成首次全尺寸超導航行試驗,未來時速1000km
航天科工集團在北京舉辦了“高速飛車”(“高速飛車”是將磁懸浮技術與低真空技術相結合,實現(xiàn)超高速運行的運輸系統(tǒng))主題科普展。
據(jù)央視報道,研究團隊已在山西大同建設起“高速飛車”全尺寸試驗線,并于近期完成了首次全尺寸超導航行試驗。下一步,團隊將繼續(xù)在大同的一期試驗線上開展更多試驗,驗證整個系統(tǒng)的可靠性。
官方介紹稱,高速飛車未來可用于超大城市群之間的交通運輸,時速將達到 1000 公里。也就是說,其速度將會比普通民航客機(IT之家注:一般客機時速可達 800~900 公里每小時)還快,甚至已經(jīng)接近子彈出膛時的速度。

專家表示,要達到這一速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驗逐步推進。此前,試驗團隊已在非真空條件下完成了超高速磁懸浮與電磁推進試驗,速度達到了每小時 623 公里。
國內首次全尺寸超導航行試驗成功驗證了高動態(tài)超導磁體、大功率多重變流器、耐高壓集成模組、高激振懸浮構架、高精度定位測速、密閉空間管道無線通信、全過程安全控制、高精度軌道智能巡檢等關鍵技術,初步驗證了高速飛車系統(tǒng)總體方案的正確性和工作的協(xié)調匹配性。
據(jù)公開資料,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統(tǒng)全尺寸試驗線(一期)項目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央地合作”示范項目,由雙方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擔任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項目于 2021 年 9 月獲批立項,2022 年 4 月正式開工建設,是目前全球在建距離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全尺寸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統(tǒng)試驗線。
為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項目團體創(chuàng)造性地采取“邊建設、邊集成、邊試驗”模式,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完成了試驗基地和首期試驗線基礎建設,完成了首段設備集成調試,并成功完成了永磁、超導航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