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人生的我們,是否能夠就此從頭來過——讀“不是旅人”《撤回二〇二〇》所感
讀了“不是旅人”老師的作品,內心感觸頗多,決定寫下自己一些感想,權當此刻紀念。
原作如下:


——關于“撤回”
? 既然標題為《撤回二〇二〇》,那就從“撤回”入手吧。
? 從一條被撤回的消息,到一次被撤回的人生。有別于大家津津樂道的“remake”,沾染上些許遺憾的氣息。僅是一個念頭,人生回到20年前,也和“重開”的概念錯開。然而回溯至那個“烏煙瘴氣的時代”,該說幸運,還是不幸?

——關于“愛”,以及部分其他情感
? ?汪小旭對楊萱的感情,讓他在一鳴對于妹妹毫無音訊時異常冷靜的表現(xiàn),對一鳴大打出手;為了樂隊重組所需“名氣”,卻毅然散布輿論,以死者的安寧換取名聲。我并不敢說這是愛。
? ?楊一鳴對于夏梓涵的情感,以天臺上一句“那個我喜歡過的女孩子變得和以前的自己一樣不討人喜歡?!眮斫沂?;但直至臨終梓涵發(fā)來消息——“朋友一場”,兩人關系在此明了。而在這一世,這個男孩以一場搞砸了的告白,意外地贏得了女孩的芳心。
? ?他將自己這一世的人生軌跡安排妥當,如此重要之事卻失去掌控。這是否也暗示著,對于未發(fā)生在前一世的事件面前,他脆弱不堪,就像文章結尾突如其來的暴動使他結束生命一般?
? ?但當梓涵詢問“為什么是我”,一鳴回答“我在想如果我沒嘗試你向我提出的這種可能,那我也會度過那種一眼就能望到底的人生吧?!保也唤伎?,是否是因為梓涵的“建議”幫助一鳴這一世走上了“成功”的人生,一鳴才萌生愛意,而過后“那個我喜歡過的女孩子”只是場面之談?
? ?我選擇相信前者。一鳴前世確實喜歡梓涵,但也確實是“喜歡過”,因為梓涵變成了他不喜歡的模樣。
? ?而梓涵對于一鳴的感情,由于前世缺少筆墨,我們難以猜測。但在這一世,大家都看在眼里。她那將與少年見面時整理外表的小動作,她那“讓少年冥思苦想的成果被他人看見”的想法,她那當少年變了,雖有抱怨卻還是想追逐的執(zhí)著,一切盡在不言中。
? ?【兜帽被呼嘯的風吹開,我轉過身,裙子飄起而又落下。楊一鳴在我面前不遠處停下了腳步,我背過手看向他,夏天的悶熱感化作心中一陣不來也不去的潮濕?!?/p>
? ?【“我覺得我可以追上你了?!蔽乙徊讲阶叩綏钜圾Q的跟前,伸出食指點在他的額頭上,“并不是‘差不多’,更不是‘差一點’,而是剛剛好?!薄?/p>
? ? 細膩的描寫,將少女情意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似乎也愛上了梓涵,在這一瞬間。
? ? 更多的,稍后提及。
? ?

——關于人物,以及“旭日蟬鳴”
1.楊一鳴
? 這個曾經(jīng)固執(zhí)的男孩,會坐著彈一個下午吉他,會看三個小時老電影,會把手機拋在一邊窩在房間里只為寫一段旋律的男孩,撤回人生后,似乎活成了曾經(jīng)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成為了自媒體制作人,成為了“倒賣現(xiàn)實的商人”,仗著前世的記憶,“把我經(jīng)歷過的歷史教訓,告訴這個還未發(fā)生輿論風暴的社會。這樣就沒人會流血,我們也不用去蠻荒里再走一遭?!?/p>
??
? 他活得不像自己。他活得不是自己。
? 做出改變的目的何在?為了拯救母親,為了拯救妹妹——這是他開始行動的初衷,為了“一己之利”。然而隨著歲月變遷,他“用視頻維持著禁閉期間人們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以“減少撤銷外出禁令的必要性”。他似乎站到了時代的角度,引領人類前行的腳步。但他最終失敗了。
? “放屁!我在救這個世界!”
??
? 他的人生變了。他和曾經(jīng)喜歡的女孩喜結良緣,他成功救下了母親和妹妹。
? “但心中另一個聲音叫囂著,該發(fā)生的事總會發(fā)生?!?/p>
? 但他也變了?!斑@電話掛斷的忙音,本來是自己每次忙碌的時候留給妹妹的聲音?!睈壑妹玫乃?,因為自媒體忙碌的他,開始減少對妹妹的關心;而讓妹妹“待在家里”的決定,導致了妹妹在這一世的死亡。
? 他最終還是沒能逃過那一天。沒有蟬鳴,只有喧鬧的人群。
? 他會再次討厭曾經(jīng),以及那個曾經(jīng)討厭曾經(jīng)自己的自己。
2.汪小旭
? 他像是身邊任何一個死黨,卻又不像任何一個普通的死黨。
? 第一次和一鳴去KTV,兩人在一個巧妙的瞬間突然對上節(jié)拍,于是有了樂隊的誕生。這像是所有心懷熱血的少年會有的念頭。
? 但他是自私的,為了利益,執(zhí)意從“居家樂隊”轉向線下;當樂隊重啟時,他不惜以“出賣”楊萱,博得所需的“名氣”。于我們看來,這樣的人不值得相處。但反省自身,關心朋友的同時,是否依然更注重自己?
? 這是前世的他的作為。他是個普通人。
? 他也是“記仇”的。當撤回人生后的一鳴約他出來,突然給了他一拳,他“什么也沒做”;在一鳴退出樂隊的那年,他獨自在KTV唱完曲子,像是緬懷。在之后,他開始了他漫長的“蟄伏期”,待到時機成熟,終于出手,將一鳴自以為掌控的局勢瞬間改變。
? 一鳴在他眼中,是個“自命不凡的普通人”,而他,倒是在某些方面比一鳴更像一個“未來人”。
3.旭日蟬鳴
? 一個少年少女相遇的樂隊,也是矛盾的集合地。
? “旭”,即汪小旭;“鳴”,自然也就是楊一鳴。至于其他人物的名字為何沒有出現(xiàn),自然因為這個樂隊是以兩位少年在KTV里因為合拍而誕生的念想所成立。
? “如同旭日一樣從人們眼前升起,如同蟬鳴一樣唱到夏天的盡頭”。蟬鳴未曾在夏天止息,他們卻未至夏末就分道揚鑣。至于旭日般升起,或許成功過,卻很快地將光亮燃盡。只剩下可惜的灰燼。
? 或許沒有它,就不會有所有的故事吧。

——關于輿論
? 這是我非常不想提及的一個話題。
? 由南哈利村“吃人”事件,上升到政府,上升到國家,再上升至人類與時代。人們忘記,或者說刻意隱藏了最初的理由,任由甚至促使事態(tài)不斷向著嚴重的方向發(fā)展。
? “在鋪天蓋地的輿論盛景面前,吃人事件仿佛不值一提”
? 輿論從未停止。輿論帶走了楊萱的安寧,最終也間接奪去了一鳴的生命。這還只是個人層面。
? 于大的層面來說......各人應該都有各人的感觸,在這里并不很想過多提及。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數(shù)”。
? 自己也曾加入“鍵盤俠”的行列,雖只有寥寥幾次,但都沒有過多感受?;蛟S聲討的對象確實有過錯,但除去聲討之外造成了何種影響,就未曾并且未曾想注意過了。
? 慶幸自己不是那種一個勁指望事態(tài)發(fā)酵的樂子人。

——關于《撤回二〇二〇》
? 人生能像消息一樣被撤回,自然帶有虛構色彩。但在虛構的內容里,有多少又與現(xiàn)實相關,想必大家有目共睹。
? 我們閱讀了他的人生。但我們自己呢?
? 消息可以撤回,但人生呢?
? 這篇文章,可以算作是悲劇了,于其中人物,或于其中時代,都是如此。不知大家是否有所感慨、惋惜。
?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p>
//
? 一直驚嘆于旅人老師的文字,此番閱讀,更是思緒翻涌。蟬鳴,樂隊,愛情,這幾個毫不相關的元素,在文字形成的絲縷聯(lián)系中和諧自若,再加以**,最終構造出此篇故事。
? 雖然這樣說可能顯得幼稚,但我開始思考人,開始思考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世界。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此間種種,拙筆難盡,暫留存心中,待釀成之日,望再予分享。
? 僅為個人感想,如有偏頗,還望理解與擔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寫于2022.4.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