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正統(tǒng)繼承人毛承祿,登萊之亂時最拉胯的叛軍頭目
《東江遺事》里的一些歪曲性記載。
1、說吳橋兵變,是耿仲明告訴孔有德,說:“大將軍(指毛文龍)要合義旅,跋涉荒陬,出萬死以復(fù)疆宇,而卒以冤死。我與爾直若幾上肉耳,可郁郁久居此乎? ”?
2、說孔有德:“大將軍功名卓卓,猶且不免,我輩死固晚矣,時事如此,尚可為耶! ”?
以上離譜段子都被杜車別引用后,被某些視頻和網(wǎng)文引用了。?
但就一個問題,吳橋兵變時,耿仲明在場嗎??
而且《東江遺事》里,居然把叛國的毛承祿(毛文龍過繼的侄子,毛文龍的干孫子家丁軍的頭頭,毛文龍時代東江鎮(zhèn)二把手),寫成了忠心為國,不跟上孔有德走的愚忠義士。 杜車別還專門深情地描述,說如果毛承祿真的造反,作為毛文龍正統(tǒng)繼承人,孔有德等人又如此愛戴毛文龍,怎么會沒有擁立毛承祿?
![[吃瓜]](http://i0.hdslb.com/bfs/emote/4191ce3c44c2b3df8fd97c33f85d3ab15f4f3c84.png)
只可惜杜車別可能沒注意到,毛承祿在叛亂時可歡樂了,立馬自稱總兵,很有想和孔有德李九成叫板的決心,結(jié)果被小青年尚可喜一戰(zhàn)擊潰,是狼狽逃到登州投靠孔有德的。最后連叛明投清時,逃跑都跑不利索,又被黃龍部明軍生擒,逮著就給殺了。
而在毛文龍的塘報里,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叫毛有祿的戰(zhàn)神,毛文龍的幾乎每一次不存在的大捷,他都是指揮官,百戰(zhàn)百勝,殲敵無數(shù)。至于像孔有德(毛永詩)、耿仲明(毛永杰)、李九成(毛有功)、陳有時(毛有侯)、尚可喜(毛永喜)這些,給毛有祿提鞋都不配,在毛文龍的塘報里,這幾個人出場率極低。
而這個毛有祿是誰呢?其實就是毛承祿,因為對照《東江遺事》里的記載,相關(guān)的虛報大捷,毛有祿名字都是記載為毛承祿。袁崇煥殺毛文龍后,為了安撫皮島,也曾經(jīng)讓毛承祿當(dāng)過皮島四巨頭之一,畢竟不知道的人都以為毛承祿在皮島戰(zhàn)功赫赫、威望極高。
毛承斗整理塘報時可能覺得丟人了,于是在塘報里把毛承祿的名字全改成了一個不存在的“毛有祿”了。 毛承祿,這個毛文龍最正統(tǒng)的繼承人。登萊之亂時快樂地起兵,就被小青年尚可喜掐死,跟著孔有德逃亡時,死在了逃兵隊伍里了。也算是印證了毛文龍如果活著的另外一種結(jié)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