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博士】waters UPLC HPLC使用教程之九、2D處理方法
九、2D處理方法
1、新建2D處理方法
處理方法的建立步驟為:
1、在如下圖1所示的色譜圖窗口中,點擊“菜單欄”中的“文件”。點擊“新建”,選擇“處理方法”即可彈出“新處理方法”窗口,如圖2所示。

圖 1
2、在“新處理方法”窗口選擇“處理類型”(如LC)及“積分算法”(如傳統(tǒng)),勾選“使用處理方法向導”。點擊確定進入到“積分-峰檢測1”界面,如圖3所示。

圖 2
3、在“積分-峰檢測1”界面可編輯“峰寬”,也可將需要處理的最小色譜峰放大后讀取最小峰峰寬。點擊下一步進入到“積分-峰檢測2” ,如圖4所示。

圖 3
4、在“積分-峰檢測2”界面可編輯“閾值”,也可選擇一段基線進行放大后讀取閾值。點擊下一步進入到“積分-積分區(qū)域” ,如圖5所示。

圖 4
5、在“積分-積分區(qū)域”界面編輯積分“開始”及“結束”,也可將需要積分的區(qū)間用鼠標選取。點擊下一步進入到“積分-剔除峰” ,如圖6所示。

圖 5
6、在“積分-剔除峰”界面編輯積分的“最小面積”及“最小高度”,也可將需要積分的最小峰用鼠標選取。點擊下一步進入到“校正-常規(guī)”,如圖7所示。

圖 6
7、在“校正-常規(guī)”界面選擇定量方法、組分信息以及校正曲線類型后點擊下一步進入到“查看”界面,如圖8所示。

圖 7
8、在“查看”界面點擊“否”進入到“校正-名稱和保留時間”界面,如圖9所示。

圖 8
9、在“校正-名稱和保留時間”界面,輸入各個組分的名稱,點擊下一步進入“校正-缺省量”界面,如圖10所示。

圖 9
10、在“校正-缺省量”界面不做任何修改,直接點擊下一步進入“校正-內標樣”界面,如圖11所示。

圖 10
11、在“校正-內標樣”界面選擇校正類型,點擊下一步進入“適應性”界面,如圖12,13所示。

圖 11
12、如需計算系統(tǒng)適應性,則在“適應性”界面勾選,輸入“空體積時間”(即死時間),選擇要計算的項目點擊下一步,進入“噪音和漂移”界面,如圖14所示。

圖 12

圖 13
13、在“噪音和漂移”界面可勾選“計算檢測器噪音和漂移”,并輸入需要計算的開始、停止時間及切片寬度,點擊下一步彈出“處理方法名”窗口,如圖15所示。

圖 14
14、“處理方法名”窗口輸入方法名,點擊完成即處理方法建立完畢。

圖 15
2、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建立處理方法后可對樣品組或是單個通道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樣品組數(shù)據(jù)處理的步驟為:
1、在下圖16所示的項目界面,選中需要進行處理的樣品組,在其上點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點擊“處理”,即可彈出“后處理和報告”窗口,如圖17所示。

圖 16
2、在“后處理和報告”窗口勾選“處理”,并在“使用指定的處理方法”處選擇進行處理的方法,可勾選“清除校正”。點擊確定即可,工作站會在后臺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圖 17
3、處理完成后可在項目結果組或結果欄中查看處理完畢的結果組或結果,如下圖18所示。

圖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