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獵罪圖鑒》辨真假「馬拉之死」
最近熱度很高的探案劇《獵罪圖鑒》圍繞模擬畫像師相關聯(lián)的罪案推理展開,
拋開破案劇情,
我們來聊聊開篇第四分鐘出現(xiàn)的藝術著作《馬拉之死》。

劇中介紹
《馬拉之死》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wèi)在1793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被刺殺者是雅各賓派代表政治家保爾·馬拉。
事實上,《馬拉之死》除有一幅原作外,另有幾幅復制品:其中最知名的就躺在法國盧浮宮?!恶R拉之死》比利時皇家藝術博物館的原作與法國盧浮宮復制品的區(qū)別在于:原作木箱上的文字寫著“致馬拉,大衛(wèi)”,復制品上寫著“沒能賄賂我,他們刺殺了我”。
真

假

然而,筆者看到的第一幅《馬拉之死》并非是比利時皇家藝術博物館的原作,也不是意大利畫家Gioacchino Serangeli的復制品,而是2014年前后藝術家Robert Wilson羅伯特·威爾遜與Lady gaga創(chuàng)作的當代藝術影像作品《馬拉之死》:羅伯特·威爾遜讓Lady gaga扮成原作中馬拉的樣子,在浴缸中躺了11個小時,所記錄的影像作品投屏在盧浮宮的數(shù)字標牌上。

《馬拉之死》有其重要的藝術價值,然而它在比利時皇家藝術博物館的地位無法和《蒙娜麗莎》對于法國盧浮宮的重要性相比。主要原因在于:弗拉芒畫派是比利時的主流畫派,由當時歐洲主流的意大利藝術文化向周邊國家漫延,與當?shù)匚幕Y合形成的獨特藝術文化。


比利時皇家藝術博物館絕大部分館藏的藝術作品都來自于弗拉芒畫派的藝術家,
如果不是跟著博物館導覽指示,
憑自己的感知力很可能就會錯過《馬拉之死》。

6PX平方創(chuàng)始人
ICOM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意大利區(qū)會員
意大利BRERA文化遺產創(chuàng)新傳播碩士
重構熵感-藝術潮流聯(lián)名總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