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動漫的故事

小時候
動漫是紙上的色彩
是電視機里的精靈
她在里頭
我在外頭
長大后
動漫是心靈的驛站
是心中不變的向往
她在旅途中
而我在前行
我曾看過這樣的一個評論:“能讓我放下一切戒備的,唯有二次元”,對于這句話,我深有同感?,F(xiàn)實太繁雜,二次元則是人們虛構的,寄托理想與心緒的世界,雖然也會有折射社會現(xiàn)實之類的暗黑系列作品,但這并不能掩蓋這個幻想世界的美好。動漫是二次元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動漫伴隨著我度過了一整個青春。
一提到動漫,應該很多人會想到日本動漫,畢竟日本是動漫大國嘛,但我最初接觸的動漫,是《虹貓藍兔七俠傳》,可能有人會說“這是哪門子動漫啊,不就是一動畫片嗎?”何為動漫?何為動畫?這個問題我也是高中才弄明白: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所以,《虹貓藍兔七俠傳》、《神廚小福貴》、《小鯉魚歷險記》等等等等,這些動畫都是動漫的一部分。《虹貓藍兔七俠傳》可以說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回憶了:小時候開運動會,拿小樹枝當劍,和小伙伴們一起“群魔亂舞”,每天放學早早回家,守在電視機前等待那一句“怎么過,也不過一輩子”……
到了初中,我開始接觸日本動畫,當時看了《名偵探柯南》,便想著長大后要成為一名偵探,然后又去補了《福爾摩斯》的一系列作品。回想起來,現(xiàn)在似乎已經沒有那股看到新事物就躍躍欲試的沖勁了,年輕真好啊~!
學了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后,我突然意識到咱們的軟文化和別的國家比起來,實在是有點弱!“奇門遁甲”本是我國古代的術數(shù)著作,但是看過《火影忍者》的朋友看到“奇門遁甲”首先聯(lián)想到的是什么呢?再比如“口嚼酒”,很多小伙伴第一反應應該是《你的名字》吧!因此,我下定決心以后要做自己的動漫,把自己的文化“發(fā)揚光大”,并且開始學著去“挑”動漫看——“動漫還是要看的,不然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哈哈。
2016年,國產動畫電影《大圣歸來》、《大魚海棠》相繼上映,掀起了一陣國產動畫的熱潮?!逗〖t娘》、《羅小黑戰(zhàn)記》這些比較優(yōu)秀的國漫開始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次年,《狐妖小紅娘》走出國門,也就是2017年7月1日,開始在日本TOKYO MX電視臺中播放,可喜可賀!不過應該警惕的是,國產動畫作品也會用一些“賣肉”的方式來博取大眾的眼球,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在這點上,個人認為《凹凸世界》就做得很好,雖然畫風清奇,但因為劇情和人物角色的設定很不錯,也有較高的關注度。
這些變化也讓我想做動漫的決心變得更加堅定,即使現(xiàn)在的我還沒有條件去完成這件事,而且過程也一定很艱難,但不去嘗試一下,怎么知道結果如何?
我喜歡動漫,動漫里的角色,替我去演繹了不一樣的精彩人生,也讓我體會了不同的人生。動漫給予我歡樂;給予我希望;給予我感動……我知道,動漫里的世界是虛擬的,我們不可能像動漫里的角色那樣生活,但是,“我不能到達的彼岸,就由你來替我到達吧”!
我希望:
后來啊
動漫是我筆下的色彩
是觀眾眼里的精靈
是觀眾前行路上相隨的風景
她在未來
而未來的我 將與她并肩同行!
(這本是剛去上大學的時候,為《讀者》的一個活動寫的文章,投進去就石沉大海了……沒辦法,感覺沒有什么真情實感,應試作文既視感……不過嘛!今天投這個說明我的存貨還是挺多的嘛,雖然水分很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