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簡報:重溫紅色記憶,學習革命事跡
?????? 為響應(yīng)學習黨史的號召,河南工業(yè)大學紅色豫史學習團于8月1日對鄂豫皖革命紀念館進行了參觀,去追尋紅色的足跡,紅色的記憶,去品味感人的紅色故事、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同時增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增強青年的愛國情感,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己任,讓廣大青年重溫革命歷史、學習革命事跡、傳承革命精神。

?????? 跟隨講解員激昂的介紹,小隊成員仿佛來到了那戰(zhàn)火硝煙的年代,戰(zhàn)爭情景歷歷在目。革命先烈面對敵人的炮火毫不畏懼,沖鋒在前,因為他們心中滿懷信念,他們是在為中國的解放而奮斗。紀念館里一尊尊雕像吸引了視線,在第一展廳中一排偉人的雕像屹立著,正是他們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再往前走,我看見了徐向前的塑像。徐向前原名叫徐象謙,因為他自己的永遠向前的革命精神而將名字改為“向前”。他用自己的一生對“向前”作了最有力的詮釋。我們還看見了沈澤民臨終前寫報告的雕像。他坐在簡陋的屋子里,斑駁的墻壁,昏黃的油燈…雖然有一盆炭火,但從他單薄的衣物上可以想象他的寒冷。這至死不渝的精神讓我感動。在當時紅軍要取得勝利非常不容易,我們看到展出的實物有:大刀、長矛、紅纓槍頭、等,比起日本的東洋刀差遠了,更不要說洋槍大炮了。我們還看到了紅軍穿過的草鞋、軍裝等,看著這些我心潮起伏,這些銹跡斑斑的武器上不知酒下了多少紅軍的熱血與汗水,我也不由得想起紅軍與敵軍戰(zhàn)斗的場面。

?????? 先輩們敢于奮斗,甘于清平,為了勞苦大眾、為祖國、為人民犧牲生命,在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中,寧死不屈,用自己的鮮血和年輕寶貴的生命捍衛(wèi)了黨的尊嚴,用頑強驚人的毅力同敵人座不懈的斗爭,為黨和人民奉獻了自己最后的力量。

?????? 處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從未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殘酷,而這份和平,是千千萬萬的烈士用他們的血肉換來的。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先烈們把生命獻給了他們熱愛的祖國和人民,只留下一個個平凡而又崇高的名字,一行行簡短而厚重的事跡。那些紀念館,是一座座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英勇斗爭的豐碑,是一部部凝固的中國革命史,是一面面激勵后人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旗幟。我們青年一代 要積極地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繼續(xù)發(fā)揚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地珍惜今天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 河南工業(yè)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紅色豫史學習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