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圖寒涼,傷脾傷胃沒商量
中醫(yī)認為,寒涼之氣會破壞脾胃的陰陽平衡,對脾胃這“氣血生化之源”及“后天之本”造成損傷,引發(fā)各種健康問題。 因此,要慎食寒涼之物。在炎熱的夏季,人們?yōu)榱讼麩岜苁?,通常會飲用大量的冰?zhèn)啤酒、汽水、飲料,吃下大量的冰激凌、冰鎮(zhèn)西瓜等。 此外,還有一些人盲目追求時尚的養(yǎng)生觀念,大量進食苦瓜、苦菜、涼茶等苦寒的食物來達到降火排毒的目的。 這些寒涼食物,適度食用可以使人的咽喉、口腔、頭目等得到暫時的清爽舒適,并能降下火氣。 但凡事就怕過度,如果一味貪圖寒涼,寒涼之氣進入人體后,傷脾傷胃那是沒有商量的余地的。 我們都知道,脾為陰土,“喜燥而惡濕”;胃為陽土,“喜潤而惡燥”。二者經(jīng)脈互相絡(luò)屬,同時一陰一陽、一升一降共同完成水谷的受納、腐熟、吸收與輸布的工作,為人體臟腑組織提供營養(yǎng)物質(zhì)。 而寒涼之氣進入體內(nèi),就會破壞脾胃的這種陰陽平衡,對脾胃這“氣血生化之源”及“后天之本”造成損傷,并大量損耗體內(nèi)的陽氣,引發(fā)各種疾病。 首先,寒涼食物通過食管落入胃中,有如寒邪入侵,可使胃氣失和,除了會影響本身的受納、腐熟及降濁功能之外,還會引發(fā)胃痛、腹瀉等病癥。 另外,脾“喜燥而惡濕”,如果過多地進食寒涼之物,寒涼之氣滯于胃中,可加重脾的運化負擔,影響其陽氣的升發(fā),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脾虛濕盛,出現(xiàn)水腫,面色萎黃,神倦乏力,四肢發(fā)涼,舌淡苔白或膩,脈緩而弱。 女性還會伴有白帶過多,色白或淡黃、綿綿不絕等癥狀。 因此,切不可貪圖寒涼之物。 同時,降火排毒也要適度進行,千萬不可盲目且不知節(jié)制而損傷脾胃。 那么,在炎熱的夏季我們要如何使用飲食來消暑除熱呢? 所謂寒涼,除了指食物本身的溫度外,還指食物的屬性。 因此,我們可以多吃些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蔬菜和水果。 如黃瓜、苦瓜、苦菜、萵筍等,涼拌或清炒皆可。 它們都具有消暑、清熱、除煩、提神和健胃的功能。在烹調(diào)時,可以適當加些姜和大蒜等,以防止寒涼過度。 同時,中醫(yī)認為,如果沒有五谷、肉類補充,人體的陽氣也會受到損傷,因此即使在炎熱得沒有胃口的情況下也還要保證谷物主食及肉類的攝入。 肉類以豬肉和鴨肉為主,尤其是鴨肉,它既可補氣又能滋陰。 脾胃養(yǎng)生帖想要脾胃強健,還可以試試“合推腹部法”。 正確的做法是:取舒適的姿勢,兩手放于兩肋下,以適當?shù)牧Χ扔筛共績蓚?cè)向腹中間推擠,力度漸漸由輕到重,并由上腹部移至下腹部,反復(fù)推擠1~2分鐘即可。 每天1~2次,可起到調(diào)節(jié)脾胃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