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案
洪武大案
這無疑是一部優(yōu)秀的歷史古裝劇,用歷史來影射現(xiàn)實,懷揣往昔在反貪的路上尋找一些希冀。歷朝歷代乃至任何一個國家都杜絕不了腐敗,腐敗只能防止似乎永遠不能根除。這部歷史劇不足之處是對典型腐敗著墨過多,而對于潛規(guī)則,乃至官場的陋規(guī)沒有深刻的挖掘。
各個單元的人物皆有史料可查,尤其看到道同之死,我這內(nèi)心更有一種清官情結(jié),伴隨他的悲劇命運,憤怒再次浮于紙上。但是我們不能總是停留在這種清官明君夢,不然無疑進入一種二元對立的善惡糾結(jié)之中,其實所有類似的反腐劇,只是看到具體的典型腐敗,最后不過是清官的揚名冊,貪官的罪惡錄。
當然清官應該被記錄,也更應該被人們銘記。反腐劇如果要有深的挖掘,一定要追問制度的缺陷,就《洪武大案》有一段對白很有意思。
韓鐸問:做一個清官太清苦了,罪臣正三品,月俸十石。若想置田置產(chǎn)永遠沒有希望。陛下,你為我們這些臣子想過嗎?朱元璋說:朕在想,你們當官一定得發(fā)財嗎?臺詞雖然短,追問了明朝官員的俸祿是否合理,可惜在內(nèi)容上沒有具體給一個衙門算算經(jīng)濟賬。只有若干皇親,功臣,惡霸如何貪婪,這里案件猶如貪贓枉法,草菅人命,只要浮出水面,給他們治罪誰都沒話說。編輯沒有把衙門的經(jīng)濟賬好好算算,《潛規(guī)則》吳思先生計算,縣長的月薪約等于1130元人民幣,這些錢雇傭師爺,秘書類的幕僚,還有不少下人等等。然后算算在官場用錢,那些是必要,甚至是必須的,不然想辦事都難,這些可以通過臺詞情節(jié)來展現(xiàn)一二,更能看到這些官員為什么要鋌而走險。有一些官員是內(nèi)心的膨脹,有一些官員是被人惡意拉下水,還有一些官員可能的因為最低生活標準不能保障,慢慢的步步深陷。
這部劇沒有《漢武大帝》那樣場面宏大,也沒有《大秦帝國》那樣斗志昂揚,不過從內(nèi)容的敏感程度來看,反應的問題更切合當下的實際。關于開濟的單元劇個人認為是最精彩的部分,呂涼先生精彩的表演,把一個貪官前后的差異心態(tài)演繹的淋漓精致,他一面在皇帝面前坦然自若,慢慢的內(nèi)心在私下里那種精神恍惚,也逐漸崩潰,甚至已經(jīng)接近神經(jīng)質(zhì)的程度。
關于道同的單元,廣東巡撫徐本也是一個深刻的挖掘的角色,他在處理道同和朱光祖矛盾,和自己擺的中間處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其實他的內(nèi)心應該要比道同更復雜,他不是一根筋,他在官場里面要平衡各方面的矛盾。他需要的是一種穩(wěn)定,具體的是非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差不多在皇帝上面維護表面和諧就可以了??上撬詈蠛椭煸暗膶υ捝希_詞略顯一般,沒有道出他內(nèi)心的凄苦。
道同的死是反應了率真,獨立的人格在權力的角斗場向來難以存活,道同就是官場里的愣頭青,如果把他和前幾單元的鄭士元的位置換一下,可能要死就是鄭士元,性格所致。不同的是鄭士元的上司是朱元璋,朱元璋理解了他的赤膽忠心;道同的上司是徐本這樣的懦弱的和事老,還要面對朱光祖這樣的霸道開國元勛。廉潔清正的人在官場,想要辦點事實,一定接受不完美的現(xiàn)實,靈活的運用權變,不然只能碰個頭破血流。
像明朝那樣的薪水低官場現(xiàn)狀,一清見底的官太難出現(xiàn),想施展手腳少不得在人情往來上浪費些許錢財。欽差大臣微服出巡也得用錢來打通關系。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典型腐敗發(fā)現(xiàn)一例處理一例,不典型的陋習,一直延綿至今。
這部戲里個人覺得李立群和呂涼兩位表演的最好。李立群飾演的朱元璋,在他富有磁性的聲音里,說了不少語錄,“古人把清官分成三類:知天理、明是非,不隨便收取不義之財者為上;為了名聲名節(jié)不收取財物者次之;畏懼法律、擔心被抓不敢收取財物者再次之。朕以為前兩者是不想貪,可為清官也;后一者是不敢貪,也可以算是個守法的官?!薄肮湃嗽疲毫⒊?,有六種事是深深可畏的。賢人藏匿起來了,深可畏;四民遷業(yè),深可畏;上下相循,深可畏;廉恥道消,深可畏;毀譽亂真,深可畏;直言蔑聞,深可畏。”這些名言警句,剛強有力,但是在現(xiàn)實的官場里顯得有點大而無用,不如“殺,殺,殺”痛快。
就電視劇而言,最后的勝利不是正義,而是更高的權力,因為專制之下司法并不獨立。更要仰仗擁有更高的權力的人是誰,如果不是洪武皇帝,而是正德,恐怕你也就笑不出來了。我希望以后的反腐劇,側(cè)重表現(xiàn)制度的漏洞,不是襯托人格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