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趣事】如何看待“特種兵式旅游”?


01??特種兵式旅游,是囫圇吞棗的旅行,是轉瞬即逝的營銷噱頭
近日大學生圈子里掀起一股“特種兵式旅游”的熱潮,這種旅游方式指在時間和生活費緊張的情況下盡可能打卡更多景點,結束后繼續(xù)回歸工作日的學習生活。
30小時往返1300公里游6個景點、33小時速游北京一天8個景點、“青春沒有售價,硬座直達拉薩”2天1夜玩轉新疆......一天下來運動步數(shù)破三萬是基本操作,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旅行結束的工作日還可以繼續(xù)回到原本的生活上班上學。
雖然特種兵式旅游還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總結下來有以下幾個關鍵詞:
挑戰(zhàn)體力和時間的極限
以求花最少的時間和金錢游最多的景點追求短時間、高效率,主打的就是一個“去過”。
為了節(jié)省花費,很多人選擇在火車上,甚至車站里度過夜晚,既節(jié)約時間又省了一筆住店費用。
由于時間緊、景點多,“特種兵式旅游”在行程安排上精確到了分鐘,從出發(fā)到返程,每段時間都“物盡其用”,珍貴的白天時間是不可能浪費在路上的,年輕游客們會選擇夕發(fā)朝至的臥鋪甚至硬座,或者半夜抵達的火車,開啟自己一天的旅程。熱門景點和美食是年輕人千里奔波的主要打卡地。
對于這種旅行方式人們看法不一,有的人認為雖然很累但是也很值得,有的人則認為旅行不等于“打卡”,但很多樂在其中的人覺得快節(jié)奏也好,慢悠悠也罷,都是感受不同生活的方式罷了,預算不夠,精力來湊。但誰又能定義“旅行的意義”呢?
當然,這種旅游方式的背后所隱藏的問題也值得重視,除了是疫情三年之后特定時期內,年輕人對于旅游訴求的體現(xiàn)短時間內的爆發(fā),出現(xiàn)報復性旅游的原因。
“特種兵式旅游”能大火,社交媒體、社群營銷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社交媒體上有許多關于年輕人如何花錢和享受生活以及各種旅游勝地的圖片和視頻。這些內容可能會給人們帶來錯誤的認知,認為為了享受旅游體驗可以犧牲正常生活。
但這實際上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心理和財務習慣,會導致短期快樂和長期財務問題。而這對于景區(qū)的運營方來說,存在很大的運營壓力;對年輕人來說,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目前看來這更像是一種“狂歡”,幫助人們釋放情緒和壓力,現(xiàn)階段較為迫切的是各地景區(qū)的運營商應該針對這股旅行消費的熱潮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雖然這種旅游形式可以使年輕人盡可能的節(jié)省出行費用的同時也在積極的體驗各式美食美景,在追求經濟最大化的同時,享受旅游的狂歡。但是這種報復性旅游也會帶來許多問題。
有害身體健康
許多大學生在經歷了這種極限旅游后會頭暈眼花,上課時夢中神游,不僅達不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反而會造成過度疲勞。如果再加上長期熬夜,那么就更加不提倡這種旅游方式,易造成嚴重后果。
容易發(fā)生踩踏事故
大量人流涌入旅游景點會造成“爆滿”現(xiàn)象,極易發(fā)生踩踏事故。
造成景區(qū)癱瘓
另外,會使景區(qū)客流量超負荷,易導致景區(qū)癱瘓,景區(qū)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大。
避免這類問題的發(fā)生就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明確旅游的真正意義
旅游不應該只是為了在社交媒體上炫耀自己。它應該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對真正自我的探求,也為了從緊張的工作學習中放松自己。在旅游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多關心的是文化,人性,環(huán)境等與景點并不直接相關的問題。這將會使你的旅游變得更加深刻和有意思。
旅游,理應是興起而出
把及時行樂捧到了至高的位置,倒也不能說不對,但為此或提前或延后而付出的代價,旅游后成箱的泡面,不健康的縮衣減食,筆者認為,這不是及時行樂,而是“堆積行樂”。
把每天原本的安逸堆積到某個假期一起揮霍,在短期中獲得的快樂記憶深刻,而讓你產生一種“值得”的心理。
實際上,仔細想想,筆者認為有強行行樂的意味在其中。為了旅游而旅游,旅游的意義在短視頻平臺上的精神位置似乎比其本身還高。
在人擠人中你真的體會到了江南水鄉(xiāng)的靈韻溫婉嗎,在打卡圈里你真的感受到當?shù)氐娜宋娘L情了嗎。旅游,理應是興起而出,悠哉漫步,或許這一點,我們還需再細細想想。
不盲目從眾
我們往往會因為別人花錢的方式來影響自己的消費觀念。我們應該記住,每個人的情況都有所不同。僅僅因為看到別人都有錢去度假并不意味著自己也有錢這樣做。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消費,記得不要通過讓別人贊揚來獲取快樂,我們應該保存自己的獨立性和價值觀。
從淄博、南昌到洛陽,“特種兵旅游”概念城市熱點此起彼伏,仿佛一場中小城市在文旅消費領域的“狂歡”。這些新晉網紅城市該如何把“一時現(xiàn)象”打造成“一城品牌”?
不難發(fā)現(xiàn),新晉網紅城市共同的“流量密碼”之一,正是善于利用短視頻平臺放大自身“城市名片”效應?!疤胤N兵旅行之吃遍淄博”“特種兵旅行之南昌”等話題,也成為年輕人共同參與、同時又吸引年輕人流入的“中轉站”。
網紅城市,首先要充分意識到成為“網紅城市”,吸引到大波的客流,是多么幸運和幸福的事情,心懷感恩,積極應對是正確的心態(tài)。
擁有良好基礎的城市,可以算是厚積薄發(fā),一蹴而就,做好積極的引導、輿論持續(xù)造勢宣傳,從網紅到長紅。這一點可以看洛陽,綠維文旅剛盤點了一下洛陽的沉浸式文旅的成功,洛陽從項目到業(yè)態(tài)的準備都是充分的,可以說它成為網紅城市是遲早的事情。
基礎沒那么良好的城市也不要擔心,應對“特種兵式旅游”客群,就要拿出特種兵式的行動速度。這一點可以看淄博:
坐不上車開通燒烤專線交通路不好連夜修路沒有停車場馬上建設停車場住宿不夠隔離方艙改頭換面一系列操作關鍵在于”以快打快“,當客流充足了,像成都、杭州等城市,最早都是旅游城市,甚至因此帶來人才、資金乃至新興產業(yè)等要素的流入,對城市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
有網友認為,所謂大學生特種兵式旅游,它里面其實反映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學生并沒有足夠的時間或者金錢去游玩,所以會選擇以最高效率的節(jié)奏去打卡那么多地方吃那么多東西,所以他想要短時間內感受到當?shù)厝说纳睢5诙€問題在于,這恰恰反映了疫情之后大學生“報復性旅游”的心理,所以即使這樣子做會非常的辛苦,非常的累,他們也甘之如飴。
可是問題在于,我們應該明白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這只是一場囫圇吞棗的旅行。
我們尋找旅行和生命的意義并不在于它的高效,而在于好好感受這場旅途的風景。
當跋涉千里,只是為了趕場體驗一天的異地生活,當人潮涌動,只是為了拍照打卡發(fā)朋友圈,這種特種兵式旅游形成的熱潮他恰恰減損了我們對于旅行,應該有的更好的體驗和感受。
就像我們都知道在人擠人的地方的感受并不好,知道一天走好幾萬步是很疲憊的,知道連續(xù)吃很多東西肚子會難受,所以當你盲目的陷入這股熱潮的時候,你看到的只是營銷號讓你想要看的那一面的光鮮,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告訴你這段路到底是怎樣的。
可是歸根到底,恰恰是慢出行才更能讓我們感受旅游的快樂,而不是去到這個地方只為拍照打卡發(fā)朋友圈,我們旅行更應該去做的是好好感受當?shù)仫L土人情,而這種特種兵趕場式的旅游方式并不能做到讓我們有更好的感受。
02??特種兵式旅游,是“青春沒有售價,硬座直通拉薩”,是說走就走的瘋狂青春02
“日行四萬步”“三天三城市”“一天八景點”,這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行程,卻是疫散花開的第一個春天里大學生們的縮影。
“18歲眼中的風景與28歲眼中的風景是不一樣的。錢可以以后再賺,而青春就這幾年。幾十個小時的慢車又怎樣,撿漏的旅舍又怎樣,我只要看我想看的風景?!保骋晃⒉┚W友)沒錢沒包袱,有閑有精力,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多棒。
我想對于選擇“特種兵式旅游”大學生而言,享受旅行途中的不同景觀帶來的心里面的新鮮感,會遠遠超過了旅行造成的身體上的疲憊感?!翱催^美景,吃遍美食,為了感受人間樂事,腰酸背痛又何妨?”既然這樣,選擇這樣一種極具性價比的旅行方式,趁著春日暖陽,赴一場遲來的相遇,我們會覺得值得。
當然,有人愿意“車上睡覺,車下狂飆”,便也會有人擔心身體會受不了,但是無論你的想法如何,請不要,也不必去指責這種旅行方式,真的去看看選擇旅行的他們,你會發(fā)現(xiàn),哪怕是“走馬觀花”的一場奔赴,也會給年輕人的心中的星辰大海添上一抹亮色。
有不少的官方表示了他們對此的看法:
北京市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新業(yè)態(tài)研究中心主任吳麗云:首先,類似這種“特種兵式的旅行”,其實是給快節(jié)奏的“窮游”換了一個馬甲,并不需要過度解讀。
其次,它只是一個特定階段特定人群的消費行為。因為在這個階段,無論是收入還是時間是受限定的,所以才會有這種相對快節(jié)奏的“窮游”。
圍繞著年輕人喜歡打卡、喜歡分享、喜歡拍美美的照片這樣的心理訴求,旅游目的地包括企業(yè),可以有意識地開發(fā)一些值得打卡的旅游點,這是從行業(yè)角度可以去關注的方向。
成都錦城學院文旅管理系副教授鄧靜認為“特種兵式旅游”能大火,社交媒體、社群營銷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在氣氛的渲染下,就容易出現(xiàn)“跟風”的行為。這可能會導致周末一些景區(qū)游客激增,所以對于景區(qū)的運營方來說,也存在很大的運營壓力,比如近期很火的排隊,上青城山、夜爬泰山等。
另外,這樣高強度的旅行方式對年輕人來說,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尤其是未參加工作的大學生。“我建議大學生們都應該買相應的保險,對摔傷等情況都有所保障”。
特種兵式旅游能否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鄧靜表示還需更多時間觀察,但是目前看來,她認為這更像是一種“狂歡”,幫助人們釋放情緒和壓力。她認為現(xiàn)階段較為迫切的是各地景區(qū)的運營商應該針對這股旅行消費的熱潮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南方都市報評論文章表示:“特種兵式旅游”不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式的中老年旅游,也不是流行一時的“窮游”翻版,看待“特種兵式旅游”,更要看到這一現(xiàn)象背后,年輕人用這一方式旅游的驅動力在哪里——他們是在嘗試找回屬于年輕人的青春活力,是在用人為加速的快節(jié)奏來反抗生活的平庸一面,是在補償式地增加丈量世界的步數(shù),亦是不愿意讓青春留下太多遺憾……
值得高興與欣慰的是,在火車車廂里的合唱,在站臺上的告別,在四面八方發(fā)出的各種信息,無不在交織出他們青春的本來面目。
新華日報評論表示:“特種兵式旅游”的走熱,對旅游市場來說是一波積極流量,需要做好交通可及性和公共服務的完善,開發(fā)好當?shù)氐穆糜钨Y源,滿足年輕人的個性化旅游需求,抓住下一個地方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流量密碼。
“出發(fā)”是一個令人心動的詞,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又是多少人的向往。年輕人在努力的不負熱愛,奔赴山海;于最青春無畏的時候在各地留下足跡回憶,這一份魄力也是不少人的向往。
我想在最好的年紀,有體力、有精力、有時間、有同伴是一件最幸福不過的事情了。至于路途的艱辛,就把它丟在路上吧。青春沒有售價,瘋狂就在當下!
五一假期即將到來,準備好和朋友一起來一次極限挑戰(zhàn)了嗎?
關于“特種兵式旅游”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又有什么看法和感受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發(fā)表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