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干部要懂得敬業(yè)奉獻
把敬業(yè)奉獻的“為學篇章”寫在大地上,保持學習的“在線狀態(tài)”,鋪實“腳下之路”。黨員干部要在心里播撒終身學習的“種子”,日久年深葆有恒心,年年歲歲皆有成長,在學習中提升自身的能力本領,勾勒出勤奮刻苦學習的奮斗模樣。古語云:“學不可以已”,學習不能按下“暫停鍵”,要以馳而不息的學習姿態(tài)凝聚“深造”的力量,主動擴寬視野、打開思維。要多聆聽群眾的建議和同事教誨,多為自己“充電加油”,能夠和同事互相學習、共同成長,一起架設“進步之梯”,用汗水和拼搏追逐知識和夢想。黨員干部要常懷“本領恐慌”,在知識的廣闊“海洋”里豐盈人生,在理論的豐潤“沃土”里汲取養(yǎng)分,在實踐的豐富“課堂”里練就技能,對知識的渴求孜孜不倦,以努力學習鋪實“腳下之路”。
把敬業(yè)奉獻的“初心篇章”寫在大地上,保持為民的“進取狀態(tài)”,繪就“幸福之色”。每一次拼搏都值得尊重,每一分努力都值得贊美。無論是伏案在公、夙興夜寐的廖俊波,還是扎根鄉(xiāng)村、堅守付出的黃文秀,亦或是在“水過不去,拿命去鋪”的黃大發(fā),無數(shù)時代榜樣“奮斗足跡”里映照著矢志不渝的為民初心,映照著拼搏奮進的澎湃活力,為不怕吃苦、甘于奉獻的精神寫下了生動注腳。夢想的放飛離不開奮力追逐的有力“雙翅”,樹木的生長離不開根須供給的豐富“養(yǎng)料”,正是因為堅守為民初心,一代代共產黨人不棄微末、不舍寸功,努力拼搏進取、不懈追求,在日復一日的堅守和無私奉獻中托舉起了群眾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群眾身邊的變化可觸可感,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他們在平凡的堅守續(xù)寫著“不平凡的故事”,繪就了“幸福底色”。
把敬業(yè)奉獻的“奮進篇章”寫在大地上,保持斗爭的“勇為狀態(tài)”,點亮“追夢之光”。猶記得,“獨臂少年”張家城“身殘志不殘”,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力每日練球、功在不舍,最終能夠運球如飛,這是一種“勇于對抗、不言放棄”的斗爭精神;冬奧會的運動健兒們在平日里苦練基本功,將心中為國爭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轉化為不懈拼搏的力量,在一點一滴的堅守中實現(xiàn)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一個個奮斗的故事背后生動詮釋著斗爭精神的內涵和力量。作為黨員干部,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要繼續(xù)發(fā)揚斗爭精神,在斗爭中砥礪奮進,在斗爭中追夢圓夢,征服新的“婁山關”和“臘子口”,在真擔當中“扛重擔”,在真斗爭中“經風雨”,在“越是艱險越向前”的一路拼搏中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yè)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