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道路體驗感太差了嗎 哪些行為 是武漢道路體驗差的罪魁禍首
對于外地來武漢旅游游玩的旅客而言,感覺最明顯的是武漢的交通是多么的糟糕,每次法定節(jié)假日來武漢放松消遣,都成為受罪的旅游,武漢的交通體驗感太不好了,在路上堵車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

對于武漢本地人而言,生活在武漢這座城市,對武漢的道路體驗感非常失望,武漢的道路體驗感非常差,差到令人發(fā)指的程度。
那么,武漢作為新一線城市,城市界面不斷刷新的情況下,武漢基礎建設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市政道路、路橋等工程,讓武漢的路網(wǎng)變得煥然一新,那么,為何武漢的交通體驗感還是那么糟糕,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武漢交通最大的問題是堵車非常嚴重,特別是上下班早晚高峰,以及法定節(jié)假日。

光谷轉(zhuǎn)盤依舊很堵,即使花了22億改造,依舊解決不了問題,光谷區(qū)域的關山大道、民族大道都非常堵,特別是光谷軟件園附近的路段,那是賭王般的存在,5公里能走2個小時已經(jīng)是常態(tài)了。
漢口的竹葉山環(huán)島、常青立交、月湖橋、漢口火車站、尤李立交、丁字橋、水果湖、南三環(huán)等諸多堵點,這些堵點的頑疾,很難緩解。

武漢的諸多高架橋設計缺陷多,二環(huán)線和三環(huán)線,很多都是先上后下的設計,導致先上來的車輛往左變道與后面下面的車輛往右變道交雜在一起,通行效率大大降低,從而導致?lián)矶隆?/p>
另外,很多高架橋出口匝道下去就是紅綠燈,成為交通擁堵的罪魁禍首之一。
武漢的二環(huán)線、三環(huán)線堵城狗,但是四環(huán)線沒有人走。全場143公里的四環(huán)線,收費標準高達0.64元/公里(7座以下),再加上青山、沌口2座長江大橋還要分別單次收取15元的過橋費,這樣算下來,四環(huán)線跑完一圈差不多要122元。

武漢交通違法的行為特別多,缺乏有效的治理。違停、超速、逆行、實線變道、占用應急車道、闖紅燈等違法行為特別多。雖然隨手拍可以進行違法舉報,但是隨手拍舉報被采納后,還要經(jīng)過第二次審核,通過后才會對違法車輛進行處罰,導致效果并不明顯。
很多市政公里修好了,過兩年挖了再修,瀝青鋪好了,再挖開,鋪設井蓋,以及各種線纜和管道,道路質(zhì)量差,反復施工,以光谷特別明顯,所以在武漢,不是這里修路,就是那里修路。
武漢的道路規(guī)劃和交通管理并不合理,很多街道三車道,兩邊都停滿了車,導致只有一股車道能通行,而且路邊劃線設立車道,還有專門的人收取停車費,成為某企業(yè)的斂財工具。

行人、車輛互相不禮讓。太多的行人、電動車隨意橫穿馬路,把馬路當做自家餐廳,根本不看路,而且過馬路的時候優(yōu)哉游哉,絲毫不顧及后面堵了多少車,完全一副“你不敢撞我”的姿態(tài)。
如果武漢的私家車車主,在斑馬線禮讓行人,等待了太長的時間,后面的車輛一定會瘋狂按喇叭,瘋狂的滴滴聲,讓你感覺禮讓行人是錯誤的行為。
武漢的主城區(qū)中,很少有非機動車道,特別是自行車和電動車在某些道路上,必然會占據(jù)一股車道,導致原本有可能是雙車道的變成了單車道。

武漢的諸多市政道路工程、地鐵工程,經(jīng)常搭圍擋占用占道,讓原本本來就不充裕的道路,變得更加擁堵。
武漢的人行道和前面的瀝青路之間,非要留一個坎,一點都不人性化。
武漢很多司機,在快速車道上龜速行駛,你想變道超車,他立馬猛踩油門提速,這樣的行為讓人不解。
武漢的諸多司機,喜歡頻繁變道,這也是武漢交通擁堵的重大因素之一。

武漢的很多高架橋上,限速并不統(tǒng)一,一會兒最高80,一會兒最高60,一條道路不同位置設置不同限速標準,而且這樣的限速標準,似乎沒有什么道理而言,特別容易讓人違章。
武漢的道路體驗感不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里面有道路設計規(guī)劃的問題,有交通違法管制的問題,違法成本低,違法管理不那么到位,造成了對交通違法的縱容和默然,肆無忌憚的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

更為重要的是,武漢市中心的人口基數(shù)與市政道路的容量不匹配,再加上部分武漢人的素質(zhì)和社會公德低,電動車、行人隨意橫穿,大家都無視法律法規(guī),造成了大家糟糕交通的始作俑者,同時大家又都是被害者,武漢距離成為文明的新一線城市,仍重道遠,至少從武漢人的整體素質(zhì)和武漢的軟實力而言,武漢需要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