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夫你都拯救了什么?——淺聊一下最終幻想16的劇情硬傷

前有火炎劇透!?。。。?!
前有烈炎劇透!?。。。?!
前有爆炎劇透!?。。。。?/span>
前有熾炎劇透?。。。。?!
這是小吉教你的黑魔循環(huán)嗎...?
?

?

? ? ? ? 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主角生活在一個充滿戰(zhàn)爭的世界,本身只是戰(zhàn)爭的棋子,卻在盲目的旅途中結(jié)識了伙伴,獲得了拯救世界的使命,中途和很多會變身的強大敵人戰(zhàn)斗,戀人是一位白發(fā)美女,boss是個把世界當玩物的白發(fā)面癱,他有一個精通劍術的黑發(fā)追隨者被主角整到癲狂后落敗,最后決戰(zhàn)地是一個叫“始源”的空中堡壘,結(jié)局主角拯救了世界,卻和戀人生離死別。沒錯,我說的是異度之刃3。

“當《最終幻想16》的片尾字幕播放完畢,在體驗完整個故事后,我希望玩家們能體會到,無論今天發(fā)生什么,都可以朝明天繼續(xù)前行?!薄镏睒?/strong>
狄翁墜樓,可以朝明天繼續(xù)前行。
克萊夫石化,也可以朝明天繼續(xù)前行。
約書亞…應該是被他哥整理完遺容之后直接火化了吧看那樣子(有一說一克萊夫你不開殯儀館真是屈才了),不過化成灰了應該還是可以朝明天繼續(xù)前行,隨風飄揚唄。
?
“那能帶我一起前行嗎?”————大公妃
?

??
? ? ? ??從FF16發(fā)售開始連肝4天,60小時全支線全討伐通關一周目之后,我認為這個游戲在競爭年度上還是相當有難度的,雖說是瑕不掩瑜,但瑜很多,瑕也很多。對我來說最失望,或者最覺得可惜的地方自然還是劇情。
? ? ? ??好的劇情看完之后有一種沉浸感,通暢感,F(xiàn)F16的劇情看完讓我有一種便秘感,有些東西就是卡著下不去,一口氣寫了這么多字癥狀才有所緩解。
? ? ? ??不得不說在這個毫不吝嗇展現(xiàn)死亡鏡頭的游戲里,最后的自殺小隊三人組并沒有給出明確的死亡鏡頭,那就可能都還活著,最后那本書也不知道是終戰(zhàn)之前寫的還是之后寫的。但在官方明確推出后續(xù)DLC之前,我還是以結(jié)局給大家最直觀的感受,大家憋屈的根源,也就是三人組都寄了為前提來說一說。
?

?
? ? ? ??從FF16這幾年一路不算豐富的宣傳活動來看,吉田對劇情一雪FF15的前恥有著極強的信心,畢竟吉田是FF14的制作人,他這么說讓很多人包括我在內(nèi),對16的劇情抱有一定的期待。
? ? ? ??但玩了DEMO之后,對我個人而言算是澆了一盆不算太冷但可以降溫的水。
? ? ? ??2個小時的序章劇情,信息量非常充足,前有貝姐嬌喘,后有大公斷頭,人物的描寫,沖突的建立引出復仇的主題,悲慘的主角get,壞女人大公妃get,讓我猜測后續(xù)的發(fā)展會不會是經(jīng)典的英雄和權(quán)術的碰撞,主角在大公妃的陰影下生存,成長,最終擊敗帶惡人。甚至我覺得主角看到的兜帽男,火人,最后發(fā)瘋把弟弟殺了,都和大公妃有關。
? ? ? ??這種對中世紀的描繪,讓人很難不聯(lián)想到權(quán)游,指環(huán)王這類作品,雖然都有魔法和怪物,但本質(zhì)還是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明爭暗斗的故事。
? ? ? ??當然本體不用打到通關都知道我的猜測錯得離譜…
?

?
? ? ? ??DEMO無疑讓很多玩家期待暴漲,情節(jié)的開放程度和玩法都開了FF系列的先河,場面比歷代都要宏大震撼,但為什么對我來說劇情反而是降溫了呢?很簡單的兩個原因,一是急,二是典。
? ? ? ??急是劇情有一種極度的壓縮感,這么多主要角色的性格,關系,信念立場,情節(jié)沖突,在2個小時內(nèi),還有一大半都是戰(zhàn)斗和副本的情況下,能講完嗎?答案是講完了,但又沒講完。
? ? ? ??克萊夫和吉爾,約書亞,大公之間的關系只用幾段單獨的對話來體現(xiàn),能夠承載的東西非常有限,三句話才能讓人理解和代入的內(nèi)容,被限制在一句話里。每個人包括約書亞這樣的小孩都在談論非常龐大且沉重的話題,像是在講解一樣直述自己的信念,生怕觀眾不懂,非常急促,結(jié)果就是我懂了他們之間的關系,但這種關系并沒有強烈到能深入我的內(nèi)心。
? ? ? ??以至于當情感最高潮伊弗利特手撕不死鳥的時候,有多少玩家能和克萊夫一樣感受到悲傷和絕望,我想更多只是驚訝居然會是這種發(fā)展吧。有些共情能力特別強的可能會主動強迫自己代入,但這是觀眾的能力不是劇情的效果。
? ? ? ??而典說好聽點是經(jīng)典,說難聽點就是老套,可能是年紀大了,我都數(shù)不清看過多少這樣開局塑造沖突的故事,也忘了是什么時候開始對這種套路的故事完全喪失了興奮感。
? ? ? ??小吉在宣發(fā)的時候反復強調(diào)這一部是歐洲中世紀的黑暗幻想風格的故事,可從序章來看,雖然確實加入了很多中世紀的元素,但都是表面的妝點,內(nèi)核依然是一個非常傳統(tǒng)的jrpg劇情。
? ? ? ? 就算你主打英文配音,你用英文去寫劇本,但很多臺詞和橋段我從來沒在哪部歐美劇集和游戲里見過,根本都不屬于歐美的敘事風格。
?

? ? ? ??DEMO的這兩個讓我不安desu的問題在游戲本體中得到了完美的繼承和強化。
? ? ? ??急這塊在游戲本體中如果你不做支線只做主線,你會感覺像是有個人拿著鞭子趕著你在劇情上暴風突進一樣。國家之間說打就打,顯化者說變就變,五年一晃就過去了,角色立場轉(zhuǎn)變之快讓人應接不暇,十分鐘前準備叛變,十分鐘后就叛變完了。請問主角潛入千里之外,甚至橫跨大海的敵方老巢需要多長時間?答案是以ps5的讀盤速度,只需要5秒。好像小吉在說:我知道你很急,但我比你還急,因為我性急(姓吉,諧音??坼X)。
? ? ? ??仔細想想吉田在發(fā)售前說過為了玩家的流暢體驗,去除了很多傳統(tǒng)rpg中的繁瑣要素,這句話幾乎能為所有玩家覺得缺失的東西兜底,真不愧是你啊小吉,話術算是被你整明白了。
? ? ? ??典這塊整個流程劇情jrpg味之正宗,看我開頭第一段話就明白了,但絕不僅僅是異度之刃,各類jrpg都會有這樣共通的劇情結(jié)構(gòu)。所謂中世紀感在阿爾蒂瑪出現(xiàn)之后就完全消失殆盡了,為了拯救人類反抗這種狀態(tài)的創(chuàng)世神,這樣的設定和異教徒都得燒死的中世紀根本就不挨邊,但在日本ACG里可以找到無數(shù)類似的。
? ? ? ??我想這種結(jié)構(gòu)很多人和我一樣都已經(jīng)看膩了,日本的創(chuàng)作者本身也都在尋求突破,很多出名的作品都在刻意回避這樣的套路,創(chuàng)造新的結(jié)構(gòu)。然而FF16如此之大的投資,為什么要回歸這條都走爛了的老路呢?我猜可能是被15劇情輪番的修改整怕了吧,為了求穩(wěn)找一個老套但不容易翻車的結(jié)構(gòu),以拋棄新意為代價。
?
? ? ? ??盡管如此,急促和老套仍然不是FF16的硬傷,劇情緊湊的像《十三機兵》每一段劇情都包含巨大的信息量,也一樣能做的很好,故事老套的像《王國之淚》用了多少年的救公主依然能在細節(jié)上有創(chuàng)新和突破。
? ? ? ??FF16劇情的硬傷還是在內(nèi)容本身,劇情的邏輯性合理性暫且不談,我不想從一些過于理性的角度去看(因為實在太多了根本說不完),只想盡量說一說感性的部分,代入感,共情,整體感受,所以接下來的長篇大論有一部分是分析,有一部分完全是個人的主觀感受。
?

? ? ? ??首先我對劇情的通關感受是,整體是平淡的,編劇有在想塑造起伏轉(zhuǎn)折,但很大一部分因為難以代入顯得刻意,亮點有但不多,結(jié)局沒有什么感慨,只是覺得憋屈,憋屈到不想玩二周目。
? ? ? ??FF16的結(jié)局,挑了三個筆墨最重的角色去送,除了克萊夫肯定跑不掉以外,另外倆我也不知道去那干了什么。
? ? ? ??編劇知道這三個角色玩家肯定至少會有一個喜歡的,那么都噶掉,怎么也能賺一波眼淚。但可惜我真沒有感覺被刀,只是感覺被打了一悶棍。
? ? ? ??我看大部分人難以接受克萊夫的結(jié)局,但有意思的是基本上都是為了吉爾年紀輕輕就要守寡感到惋惜,少有為克萊夫本人惋惜的。其實我很能理解,因為克萊夫隨著劇情的發(fā)展,我已經(jīng)不知道他想干什么了,要是沒有吉爾這個角色在,可能死就死了吧…
? ? ? ??狄翁也是個思維很神奇的人,這邊想著要贖罪,那邊又瘋狂去送,一心求死…到底是想解脫還是想贖罪,國家不要了,戀人不要了,責任不要了,掉下去的時候還在喊父皇??他真可以和奧丁搞個組合,一個父控一個母控…
? ? ? ??對我個人而言,最喜歡的角色還是約書亞,因為他是三個人里唯一一個目標從頭到尾沒變過的人,立場極其堅定毫不動搖,他想保護哥哥,最后也做到了,不像另外倆人承諾跟假的一樣。在角色塑造上他幾乎被塑造成了一個完人,正直,智慧,謙卑,溫柔,善良,親和,勇敢還有風度(還會狂喊尼桑),基本上好的品質(zhì)都占全了,找不到缺點你敢信(挑食算嗎?),居然還有這種人存在…?
?

? ? ? ? 所以唯一支撐我持續(xù)關注故事發(fā)展的就是兄弟的羈絆,但我最在意的兄弟情最終沒有得到任何正反饋,反而我認為沒有玩家會在乎的拯救世界(刁民)逆襲成了最終的主題,多么的偉光正。
? ? ? ??如果玩二周目我會想我這一路控制克萊夫都在干些什么?完全無意義嘛,希德就應該在克萊夫求死的時候給他一刀,這樣吉爾也不知道克萊夫還活著,弟弟也不用為了克萊夫去吸阿爾蒂瑪,最好用雷把克萊夫劈碎了,甚至能直接瓦解阿爾蒂瑪?shù)年幹\。我game over了那么多次也沒見阿爾蒂瑪來救我,那只要把克萊夫偷偷干掉,后面那些幺蛾子都不會發(fā)生了。阿爾蒂瑪繼續(xù)沉睡,希德和吉爾把約書亞,狄翁招募了,四人組算是世界上最強戰(zhàn)力了,破壞幾個母水晶沒難度啊,順便把看著不爽的國家滅了都行,簡直皆大歡喜,只是奧丁哥可能得有一段時間見不著他的母親大人了,成為唯一的輸家。

? ? ? ??當然這只是開玩笑,即使主角早點主動犧牲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也不可能讓主角那么早死,這屬于劇情上的邏輯漏洞就不展開了,還是就著目前的故事來說。
? ? ? ??仔細想想,我對劇情感到下坡路是從希德死后開始的。希德死前的那一段倒是都可以接受,雖然展開的太快,缺乏細節(jié)的刻畫,但比如貝姐的塑造就非常扎實,情緒和立場的轉(zhuǎn)變都很自然,對希德愛恨交織,還有專門的回憶殺情節(jié),對比后面的角色塑造來講可謂是豪華至極了。
? ? ? ??其后主角發(fā)現(xiàn)自己殺了弟弟之后的低落,被希德開導,和老婆一起旅行,戰(zhàn)勝心魔,一連串的起伏不算出彩也都還行,但這些足夠讓我心里咯噔一下了。
? ? ? ??從之前6個宣傳pv“覺醒,支配,野心,復仇,救世,升天”來看,前三個在講世界觀,后三個是講劇情,從復仇開始,轉(zhuǎn)變?yōu)榫仁?,最終升天可能代表結(jié)局升華之類的意思(但現(xiàn)在知道了就是字面意思的全部升天…),那我猜測復仇會是貫穿始終的線索,在復仇的路上,主角領悟到了更崇高的使命,放下了仇恨或者復仇成功后轉(zhuǎn)為救世。復仇是很容易塑造沖突的故事類型,所以我覺得既然吉田這么有信心,又是復仇的主題,那再崩也崩不到哪去…
? ? ? ??然而我完全沒有想到復仇會在前期的前期就結(jié)束了,這么早克萊夫就發(fā)現(xiàn)自己是殺弟兇手,然后一個小時的游戲時間之后就和自己和解了…復仇的主題直接消失的一干二凈,我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

? ? ? ??直到希德死后那個誰都懵逼的“五年后”,主角瞬間就接替了希德的立場,目標完全轉(zhuǎn)變,這時我就明白了這個故事的主題并不是我想象的復仇而是單純的救世,而救世是最容易寫崩的故事類型之一。因為復仇這種不平等的壓迫欺辱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經(jīng)歷,而復仇成功的爽快感所有人都很容易理解,可是沒有人會整天關心拯救世界的事,基本的代入已經(jīng)很難了,何況你的世界觀還搞這么復雜…
? ? ? ??國家在打仗,那我救世是要阻止戰(zhàn)爭促進和平。
? ? ? ??稟賦者在被奴役,那我救世是要解放奴隸消除壓迫。
? ? ? ??黑死地帶在擴散,那我救世是要阻止母水晶繼續(xù)吸以太。
? ? ? ??創(chuàng)世神要滅絕人類,那我救世是要逆天改命打敗神明。
? ? ? ??不得不說克大俠你真的好忙啊…居然要在一個故事里要從這么多維度去救世…游戲體量是有限的,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往往什么都表達不好。
? ? ? ??“為了和平”,“為了平等”,“為了生存”,“為了自我”這么多龐大的主題隨便拿出來一個都能做出完整的故事,怎么能硬塞進一個故事里?最后用一句“為了大義”去籠統(tǒng)的概括。
? ? ? ??在我看過的故事里(除了國產(chǎn)?。?,一般“為了大義”都是反派的臺詞,毀滅世界的開端都是為了拯救世界,愛所有人等于誰都不愛,太愛世界到頭了就是反人類。相反主角的目標往往是自私的,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親人,為了自己的伙伴,為了自己的國家,為了自己的夢想,最后順便拯救了一下世界。但是在FF16里,大義成了主角的目標,反而反派是自私的,完全為了自己的利益行動。
? ? ? ??因為看到別人受苦去幫助他,這是善良的體現(xiàn)。
? ? ? ??因為看到別人受苦就想拯救世界,這是圣人的標準,誰會想看圣人的故事?喜歡孫悟空的多還是喜歡唐僧的多?
? ? ? ??所有經(jīng)典的主角都是有缺陷的,自私的,尋求救贖的,這才是有血有肉的人性。
?

? ? ? ??從希德開始,其實他救世的動機就解釋的不清楚,為了大義,為什么要為了大義呢?個人的目標變得這么偉大,一定是有相同量級的刺激促使他轉(zhuǎn)變。為了人類的生存,為了稟賦者的自由,這些都是轉(zhuǎn)變之后的信念,問題是什么刺激了他拋棄人性的自私轉(zhuǎn)變?yōu)榉鹦缘臐滥??除了希德說的那些籠統(tǒng)的理由,故事中并沒有表現(xiàn)出一個強大到足以讓對救世毫不關心的觀眾也能夠產(chǎn)生共鳴的刺激,幫助觀眾去理解這種偉大信念的動機。想想權(quán)游里的雪諾,他經(jīng)歷了多少故事,編劇花了多少筆墨才讓他平滑地轉(zhuǎn)變出救世的信念。
? ? ? ??希德缺少動機,克萊夫就更離譜了,僅憑希德一席話語就完成了轉(zhuǎn)變,我覺得克萊夫和希德在劇情的關系離親如父子還有很遠的距離吧,為什么希德的死能讓克萊夫這么堅定地接受這種信念和使命?(為什么我臉接掉一絲血的激光能把拉姆秒了)哪怕是親爹去世,去世前跟你說,兒子,雖然你以前都是為了自己而活,但現(xiàn)在開始你要背負起拯救世界的使命…我都會想爹你是不是在開玩笑…
? ? ? ??然后就是詭異的“五年后”…克萊夫五年前對這種信念的接受已經(jīng)難以讓人信服了,在五年后他的救世信念居然更加堅定,這五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為什么主角這么重要的角色信念的轉(zhuǎn)變要用一句“五年后”一筆帶過?
? ? ? ??舉個例子,比如《末代皇帝》講了溥儀的一生,時間跨度非常之大,溥儀在不同階段也都有著巨大的轉(zhuǎn)變,但所有轉(zhuǎn)變都是由某個同等量級的事件觸發(fā)的,并且確保轉(zhuǎn)變已經(jīng)板上釘釘了再跳過時間,這樣才合情合理,讓人容易理解。
?
? ? ? ??好,既然你非要跳過五年,那我權(quán)當這五年里發(fā)生了很多事讓克萊夫堅定了救世的信念。那么在后面的核心劇情里,編劇又呈現(xiàn)了什么呢?
? ? ? ??在主線和支線的故事里,我能看到的是這個世界已經(jīng)爛到根了,好人都在主角身邊,其他的根本不值得拯救,或者說這幫充滿歧視的普通人,和充滿奴性的稟賦者,他們的死活和我有什么關系?
? ? ? ??我真的很想認同克萊夫的信念,然后努力去代入,但是你故事里呈現(xiàn)的東西讓我和克萊夫的觀念分歧完全是越來越大。
? ? ? ??后期有個盧博爾的支線,喪尸來了盧博爾央求村民逃跑,本身盧博爾是對村子做出了極大貢獻的人,但村民因為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稟賦者之后不僅瞬間把他在之前做的好事全部忘掉,還丟石頭把他腦袋砸出血,我直接WTF…你是欠他們的還是怎樣?他們是你親爹親媽要這么供著?更絕的是最后村民道個歉居然瞬間和解了,我直接再一個WTF,腦袋上的血擦掉就跟無事發(fā)生一樣…兩邊我都無話可說,克萊夫你也見證了這些爛事,你真覺得這幫智障有拯救的必要嗎?我是不理解。
?

? ? ? ??那么我下一個問題是,為了這么一個不明不白的救世大義,主角要付出些什么?
? ? ? ??FF16給出的答案是付出整個故事最正派的人,整個故事主角最愛的人,當然還付出了主角本人。說實話這個結(jié)局出來之后我并沒有成功拯救世界的喜悅,也沒有感受到主角的偉大,唯一在想的就三個字:為什么?
? ? ? ??為什么要付出這些代價去拯救世界?你克萊夫到底是什么時候發(fā)展出這種普度眾生的精神?你在終戰(zhàn)時講的那些大道理是從哪聽來的雞湯?貫穿整個故事對兄弟情的渲染,我能清晰感受到你的弟弟才是你最重要的東西,你怎么能為了拯救世界去犧牲弟弟,你應該為了拯救弟弟不惜犧牲世界才對。
? ? ? ??就像《美國末日1》結(jié)局喬爾帶走艾利一樣,全世界變成喪尸也和我無關,我只為我在乎的人付出一切,這種最自私的發(fā)展,才是最真實,最充滿人性,最能讓人回味無窮的情節(jié)。我們不需要圣人當主角,我們需要人當主角。
? ? ? ??如果FF16的結(jié)局有分支,一個是現(xiàn)在的結(jié)局,第二個是主角不抵抗把身體獻給阿爾蒂瑪當容器,條件是讓弟弟,老婆,狗子和一幫同僚在新世界中活到老死,那我一定秒選第二個,雖然它并不完美。阿爾蒂瑪也會秒選第二個,幾十年對他還不是一瞬間的事,他又打不過主角,哪有這么好的買賣…
?

? ? ? ??FF16的劇情里最讓我動容有兩個片段,一個是叔侄相認,一個是兄弟團聚。
? ? ? ??親情,友情,愛情這些普遍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感才是最容易代入的,尤其是親情,無需多言,不需要過多的篇幅就能讓觀眾自然理解。
? ? ? ??想要觀眾接受救世這種大而空的信念,就一定要用一些最樸素的情感去引導觀眾深入。
? ? ? ??超人拯救世界為了什么?父親的教誨和露易絲。我也有父親和戀人,所以我能理解。
? ? ? ??蝙蝠俠拯救世界是為了什么?在父母被害的陰影下尋求自我救贖。我也有父母所以我能理解。
? ? ? ??鳴人為什么要拯救世界?為了伙伴和自己的忍道。我也有朋友和理想所以我能理解。
? ? ? ??克萊夫為什么要拯救世界?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人人都能有尊嚴活著的世界……?做夢呢?我自己活著都沒什么尊嚴,還要去管別人有沒有尊嚴??
?
? ? ? ??《王牌特工》的導演說過,單純讓主角去拯救世界難以讓觀眾共情,即使已經(jīng)有為導師復仇這種合理的動機,導演仍然在最后大戰(zhàn)中安排了主角的媽媽被反派精神控制想要殺掉主角妹妹的幾個片段,他說只有這種容易代入的情感存在,觀眾才會對拯救世界的大戰(zhàn)產(chǎn)生緊張感。
? ? ? ??那么FF16最終大戰(zhàn)有這種緊張感嗎?說實話弟弟已經(jīng)死了,我都不想打了,打他為了什么?克萊夫你都保護了些什么?大家一起死了陰間團聚算了…

? ? ? ??我倒不是反感主角死亡的故事,有很多這樣的高分電影和游戲,《守望者》里羅夏之死,讓人能感受到那種偏執(zhí)的正義感,《荒野大鏢客》第一部馬斯頓之死,第二部亞瑟之死,令人唏噓又肅然起敬。
? ? ? ??角色的死亡一定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而不是刻意為了賺點觀眾的眼淚就讓角色去死。余華的《活著》里很多死亡是有分量的,但活著的人同樣有分量。盲目地用死亡去渲染悲劇實屬下策,所有要死的角色都必須死在點上才有效果。
?
? ? ? ??對比FF16埃爾文大公和權(quán)游艾德兩個人的斬首,埃爾文的死給人的感覺更多是驚訝,然后下一秒會想他怎么連刀都沒拔就死了,大公是不是有點弱…會有人覺得很難受嗎?我反正是沒有這種感覺。唯一稍微能共情的點是爹死在兒子面前,會給兒子幼小的心靈留下多大的陰影,不過劇情也很快告訴我了,兒子崩潰到基本上快把自己人都燒完了…
? ? ? ??再看權(quán)游艾德的死給觀眾的震撼,我想看過的人一定深有體會,英雄死于權(quán)謀,正直敗給奸邪,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艾德之死那場群戲短短幾分鐘讓珊莎,喬帝,瑟后等一系列主要角色的性格和立場直接深入了一個層次,也奠定了這劇后續(xù)的基調(diào),給人無限的期待,一個角色在劇情中正確的死亡所產(chǎn)生的能量可以如此之大。不止艾德,權(quán)游前幾季很多角色都死在了點上(也有人復活在了點上),所以才讓這部劇足夠精彩。
?

? ? ? ??在FF16里只有一個人死亡的能量對我來說稍微大一些,就是支線里艾露伊絲的弟弟西奧多變成喪尸然后憑借自己最后的意識選擇自殺,這也是喪尸片的經(jīng)典煽情橋段,《釜山行》的結(jié)局就是這種。其余的死亡有覺得奇怪的,有覺得刻意的,有覺得毫無意義的,更多是沒有感覺死就死了的。
? ? ? ??將軍夫人,神父等等這些,確實FF16故事中有很多好人死了,但是這些人有花很大篇幅去塑造嗎?他們在和觀眾產(chǎn)生心靈羈絆之前就死了,怎樣讓人能有深刻感受?所以FF16的主線和支線劇情里,執(zhí)著于平鋪直敘的講述,很多地方情感是缺失的,觀眾會選擇冷眼旁觀而不是感同身受,這樣就讓玩家失去了對劇情的期待,讓整個跑腿過程索然無味,支線飽受詬病實際上并不是因為玩法,而是這些劇情根本就沒有讓玩家去推進的動力。
? ? ? ??像同為rpg的《巫師3》,支線任務很多,玩法也是一樣的跑腿打怪。但是它的支線劇情有豐富的轉(zhuǎn)折和懸念,也有很強的趣味性,并且有時玩家的選擇甚至可以影響劇情的發(fā)展,那么玩家會想知道后面會發(fā)生什么,抱有期待的話即使是跑腿也一樣會有動力。
?

? ? ? ??整個故事中情感塑造最豐富最合理的我認為就是約書亞,像FF14的奧爾什方,這種關心,保護,處處為主角著想的角色,死亡是會讓人傷感的,如果死在合適的地方就可以產(chǎn)生巨大的能量,甚至可能讓整個平淡的劇情來一個咸魚翻身。
? ? ? ??約書亞的狀態(tài)很像FF14里的水晶公,都是為了自己的信念,為了守護最重要的人,過度消耗能量導致死亡(水晶化和石化)是一個無法避免的結(jié)局,既然必有一死,那就得看編劇怎么處理這個死亡了。
? ? ? ??FF14是怎么處理的,在完成使命并協(xié)助玩家決戰(zhàn)勝利后,水晶公感受到能量耗盡大限已至,在和最重要的人也就是主角進行告別之后,和對方一起平靜堅定地接受自己的死亡,傷感但少有遺憾,玩家不想讓他死,但也明白到這里肯定就是終點了。
? ? ? ??而克萊夫這邊,嚎叫聲都快穿透屏幕了...從臺詞來看,他和我一樣不理解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事。我是真不理解,但克萊夫你為什么不理解呢?你們仨明明去之前都和伙伴們生死告別了,雖然告別的時候我一臉懵逼,為什么突然搞得跟生離死別一樣,你不是打過了阿爾蒂瑪變的迪亞波羅嗎?怎么突然就這么沒信心篤定了自己回不來呢?既然你們是抱著赴死的決心去的,那你們?nèi)魏我粋€人死掉不是預料之中的事嗎,你不會以為約書亞那樣的病秧子能比你究極神兵克萊夫更有生還的機會吧?
? ? ? ??但是我想克萊夫應該和我想的一樣,知道弟弟活的可能性不大,但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死在這個地方,在決戰(zhàn)開打之前,因為boss破殼死了……這是什么奇怪的死法?整個游戲里就沒講過他這個封印的原理和后果,好家伙,原來是個一次性包裝,撕爛了才能開?簡直莫名其妙…不僅是他死的沒有意義,這樣的死讓他整個劇情里做的事都失去了價值,他付出了那么多對終戰(zhàn)有什么貢獻?
? ? ? ??只是融不死鳥的話在哪都能融,克萊夫吸狄翁這種半死不活的也沒把人吸死,約書亞去一趟就是為了讓boss拼成完全體?然后死在克萊夫面前給老哥上一個狂暴buff?可是人克萊夫過于堅強,極致的情緒管理,打的時候很有理智,在那反復說著大義像給自己洗腦一樣,也沒狂暴啊…
?

? ? ? ??我覺得哪怕完全效仿FF14的處理,也比這個結(jié)局的設計要好得多,甚至用一些爛俗的手法,給哥哥擋刀,或者打著打著打不過了用盡力量去強化哥哥,好歹也是戰(zhàn)死的,怎么都比這種意義不明的死法要好吧。
? ? ? ??還有一種經(jīng)典的處理方法是電車難題,主角必須要在最愛的人和拯救世界里選一個,主角難以抉擇,最愛的人釋然地推了主角一把?!堵┲雮b》游戲就是這么處理的,彼得必須在中毒的梅姨和中毒的民眾中選一邊,這種選擇折磨著彼得,但梅姨釋然接受,安慰彼得,自我犧牲,一樣很讓人動容。
? ? ? ??當然我認為最好的結(jié)局還是像《核心危機》里克勞德和扎克斯一樣,強調(diào)犧牲,守護,傳承,克萊夫從開篇就把守護弟弟當成最高使命,這種使命不應該有始有終嗎?一個故事首尾呼應不好嗎?
? ? ? ??撇開FF7正作不談,如果克勞德和扎克斯在《核心危機》里一起死了,會讓故事變得更悲情還是更憋屈?你編劇不就是想刀一刀玩家嗎,克勞德沒死一樣還是一個悲劇故事,而正是克勞德后續(xù)的反應,才讓這個故事的悲傷更加深刻,但玩家在悲傷中又能找到一絲慰藉,這才是好的劇作。

? ? ? ??所以不管怎么說,F(xiàn)F16最后的這個情節(jié)于情于理都不應該這樣設計,本來能咸魚翻身,現(xiàn)在是咸上加咸,憋屈了主角,也憋屈了玩家。
? ? ? ??在PV“救世”里最后有一句宣傳語,“你的正義,能拯救什么——”,之前我以為是對玩家的靈魂拷問,現(xiàn)在知道了這純粹就是官方嘲諷,你以為你能拯救什么?你拯救了個寂寞…看到結(jié)局在沒有魔法的世界里快樂生活的一家人了嗎?那就是你拯救的東西——路人甲乙丙。
?
? ?? ? ?模糊的動機,殘缺的情感,倉促的推進,突兀的轉(zhuǎn)變,憋屈的結(jié)局,難以理解的偉光正,這些硬傷讓這個本來大有可為的故事變得無比平庸。即使后續(xù)DLC克萊夫,約書亞,狄翁三個人都活了,可以降低一些玩家的憋屈感,但這也改變不了FF16本體劇作存在很大缺陷的事實。不理解為什么前廣和豐會認為這一部是他編劇的巔峰,可能只是小吉的任務吧。

? ? ? ??最后稍微吐槽一下劇情邏輯性上的一些問題。
? ? ? ??如果從后往前看的話,弟弟死于阿爾蒂瑪破封印,可他封印阿爾蒂瑪根本就是無意義的行為。
? ? ? ? 他只封印了那么多阿爾蒂瑪里的一個,剩下的那一堆還是滿世界搞事,而且人家想出來隨時都可以,只是找了個安靜的地方睡覺罷了…最無語的是那個時候克萊夫都沒吸完召喚獸,在場的全是顯化者都是要留給克萊夫吸的,阿爾蒂瑪本來也沒想干什么就是出來看看貨而已,何必多此一舉呢…
? ? ? ??就算可以用弟弟之前不知情做為解釋,那起碼在編劇層面也應該為弟弟的付出賦予點什么意義,比如和封印的那只阿爾蒂瑪同歸于盡了,削弱了boss讓克萊夫有戰(zhàn)勝的機會,總歸是有點貢獻的吧…現(xiàn)在看弟弟純粹是活活把自己玩死的…
?

? ? ? ??約書亞完全可以不封印阿爾蒂瑪,在終戰(zhàn)之前傳功給克萊夫,融了不死鳥的伊弗利特本來就會飛,狄翁和他根本都不用去,反正去了也打不出傷害就是純送…
? ? ? ??而且狄翁去的理由居然是作為交通工具給兄弟倆節(jié)省內(nèi)力…他應該很清楚融了不死鳥的克萊夫內(nèi)力之充沛甚至超越嗑了母水晶的自己,都能直接沖出地球翱翔宇宙了這點距離算什么消耗…人家被奧丁斷了兩次經(jīng)脈一點武功都沒廢,五分鐘就下床繼續(xù)跑腿,最后還把奧丁反殺了,這種曠世奇才需要別人幫忙嗎?看不起誰呢?
? ? ? ??如果一定要帶最親的人去送死,那為啥不連著吉爾和狗子一起帶去整個五重災禍給阿爾蒂瑪來個全套刮痧,一家人不是應該整整齊齊的嗎…留這倆下來就是為了一個哭一個嚎是吧…

?
“當《最終幻想16》的片尾字幕播放完畢,在體驗完整個故事后,我希望玩家們能體會到,無論今天發(fā)生什么,都可以朝明天繼續(xù)前行?!薄镏睒?/strong>
原來這話的意思是,即使你今天被劇情整便秘了,也還請期待后續(xù)內(nèi)容。? ? ? ??
不愧是你啊小吉,話術可真被你整明白了。
?
對了前廣桑,看一看什么叫首尾呼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