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會厘清一個縣城的利益關系?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縣委大院》中,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場景,剛剛工作沒多久的林志為,工作不太順利,在很多工作上也比較生疏。林志為的父母支了一個招,帶林志為去見周書記。這個周書記是老縣委書記,退休后還住在縣里,以前周書記的老婆跟林志為的媽媽是同事。正是有了這層關系,林志為可以順利地見到周書記,并且有了跟周書記獨處談話的機會。
雖然談話不是很順利,但畢竟也起了作用。周書記問起了一個人,也就是現(xiàn)任縣府辦主任的范太平。雖然林志為回答的不是很好,但后面周書記依然幫了林志為這個忙。在后面的劇情中有鋪墊,周書記是給范太平打過招呼的。所以,本來很難得到展現(xiàn)、在辦公室?guī)缀跏沁吘壢宋锏牧种緸?,在拜訪了周書記的次日,得到了一個翻譯的工作,并且完成的很好。這也讓范意識到林志為的能力,為后面推薦給艾鮮枝當聯(lián)絡員作鋪墊。
劇里雖說是藝術演繹,但也會告訴我們,其中一些暗自的利益關系。比如現(xiàn)任縣府辦主任范太平,為什么那么買已經(jīng)退休的老書記周良順的帳。原因就是,周是范的伯樂,在范太平年輕的時候,也是周良順將范從一個年輕人逐漸培養(yǎng)成未來的政府辦主任的位置。
當然,這種培養(yǎng)很多時候并不只是利益的交換。比如很多人是喜歡當伯樂的,這會給他帶來尊敬、地位和被認可。所以即便沒有利益上的關聯(lián),遇到合適的人,也愿意在關鍵時候幫一把。當然,這一幫,兩人就有了利益關系。伯樂與千里馬是一種利益關系,古代的師徒同樣也是一種利益關系。所以在古代科舉制度盛行的時候,本來與主考官毫無關系的舉子,在中榜之后也心甘情愿俯首叫一聲座師,恰恰就是這樣的原因。

如果放在一個縣城里的話,其中的利益關系,往往主要是在人和圍繞在人身邊的資源上。
人本身也是一種資源,有的人是權力資源,有的人是財力資源。一個縣城處于頭部位置的商人,跟出于頭部位置的官員,同樣是掌握著頂級話語權的人。前者代表一個地方商業(yè)發(fā)展和營商環(huán)境發(fā)展的成果,后者代表一個地方行政系統(tǒng)的風格和趨勢。關注頭部商人,要看頭部商人從事的行業(yè),發(fā)展,進而就能理清楚其背后的關系。過去很多首富往往是做采礦或者土方工程起家,進而進軍房地產(chǎn),這就說明他跟當?shù)卣年P系匪淺,畢竟房地產(chǎn)需要拿地,而很多縣城最緊缺的是土地指標。后者是一個地方行政話語權的核心,但是近年來由于異地任職和交流等情況,土生土長的父母官已經(jīng)很少了。
較為落后的地方,人的親族勢力也值得關注。北大社會學博士馮軍旗的博士論文《中縣干部》曾經(jīng)在十幾年前盛行,當然現(xiàn)在讀來,在很多地方依然有參考性。其中他對河南省某縣的親族關系作了觀察,可以值得一看
另外,快速理清利益關系,需要首先理清楚制度運行的邏輯。社會學家周雪光的《國家治理的制度邏輯》一書,也是能夠幫助大家了解基層機制運行的背后規(guī)律和邏輯的一本書,也十分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