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喜歡看動畫的普通人士對漫展的看法
90后的我,最早接觸的是國產動畫,以及各種引進的國外動畫,其中最多的應該就是日本和美國的作品。
印象里,《藍貓?zhí)詺狻?,《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馬丁的早晨》,《七龍珠》,《圣斗士星矢》,《灌籃高手》,《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數碼寶貝》,《神奇寶貝》(如今譯名寶可夢)都是兒時記憶里最常出現的身影。
長大一點,就是從網絡上看到了《火影忍者》,《海賊王》,《死神》等等作品。不過那時候的自己最喜歡看小說,《斗破蒼穹》,《盤龍》這些可是高中時候為數不多的回憶。
曾經的自己還為《秦時明月》激動了一把,認為那是國漫之光。當然這光確實沒有照亮多久。滿腔熱血讓自己去讀了動漫設計這個專業(yè),才發(fā)現原來做動畫真的不容易。哪怕畢業(yè)以后我也沒有從事過相關行業(yè)。
不過作為一名喜歡動畫的普通人士,我可以毫無顧忌的與小朋友一起看著喜羊羊,也可以獨自一個人翻找著各種資源,看看真人特攝。
奧特曼,假面騎士,超級戰(zhàn)隊,想全部看完還真的是不容易呢。
作為一名沒有特別喜好的家伙,我其實一開始只是喜歡看動畫片,后來迷上了漫畫,又迷上了小說。對于本人而言,一開始喜歡動畫是因為它對于自己而言是一個桃花源。
可以讓自己有一個地方去逃避現實中的種種問題。
當然夢醒之后,該解決問題還是要解決問題的,畢竟人總是要生活的。
讀大學的時候知道了漫展,覺得有意思,實則去了現場,只能說一言難盡。但至少會遇到一些真心喜歡作品的人。
這些年漫展的名聲越發(fā),嗯,不大好評價??倳行┤艘韵矚g某某人物的名義搞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我有時候會覺得很無語,你是因為喜歡這部作品的故事,喜歡這個人物才來的,還是純粹只是為了招蜂引蝶,將cosplay作為一種生意呢?
當然,我知道堅持喜好是需要錢的,但方法總歸是有無數種的,不是嗎?
我喜歡那些故事,是因為他們感人,是因為他們的背后有能夠引發(fā)人共鳴的精神內核。是因為很多人都能在他們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喜歡編劇們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意,喜歡創(chuàng)作者們精湛的畫工,總之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
對于那些作者,我始終抱持著極大的尊重,因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各種各樣的故事,無論成功與否,他們都在向喜歡他們的粉絲們展現了一個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世界。
然而,越尊重原創(chuàng)作者,也就越無法原諒理解那些在二次元身上抹黑的家伙們。他們并沒有尊重作者們的創(chuàng)作,只是基于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自以為很有趣的事情。
倘若真的喜歡故事,真的喜歡角色,想必也不會有那么多幺蛾子吧。那些拿著喜歡當借口的人,我深表無語。如果有一天二次元要通過賣肉引入矚目,那真的有些悲哀呢。
沒有人去注重這個故事有多精彩,而是喜歡看女主角有多“美色”,這樣的故事真的有存在的意義嗎?
我不否認,當下社會對感官刺激的追求越來越強烈,但如果僅僅只追求感官上的刺激,那又何必來這里呢?
我不是二次元,所以不大理解圈子里人的想法。我只是喜歡看動畫,看他們所講述的故事,與他們一同經歷消逝的時光,僅此而已……
我喜歡動漫,只是因為那是一個美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