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軍事:袋鼠之國—澳大利亞國防軍


澳大利亞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位于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北部與東帝汶、印度尼西亞和巴布新幾內亞相望,東北與所羅門群島為鄰,東南與新加坡隔塔斯曼海相對。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最發(fā)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同時作為世界上放養(yǎng)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與“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創(chuàng)始成員,也是聯合國、20國集團、英聯邦、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及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成員。因此經濟發(fā)達的澳大利亞國內擁有多個重要的城市。





澳大利亞總面積約為7692000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為2569 萬人,官方語言為英語,2020年GDP總量約為1.34萬億美元,2020年軍費總量約為318億美元。



澳大利亞國防軍是負責澳大利亞國防的軍事組織,包括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澳大利亞陸軍和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總兵力約10萬(含常規(guī)軍約5.5萬、預備役約2.5萬,以及文職人員等),其中,皇家海軍為現今太平洋地區(qū)整體實力最強大的海軍力量之一。并且澳大利亞與英國、新西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共同簽署五國聯防(FPDA)協(xié)定。通過該協(xié)議,澳大利亞迅速擴大了在亞太地區(qū)的影響力,成為一支極為重要的力量。
常規(guī)軍中,陸軍3.06萬人,編成第一師司令部、部隊司令部和特種作戰(zhàn)司令部三個司令部;海軍1.42萬人,下轄14個主要海軍基地;空軍1.42萬人,下轄11個主要空軍基地。截至2009年12月,被派往海外執(zhí)行任務的共計3228人,包括1550人派往阿富汗參加北約領導的反恐多國部隊執(zhí)行反恐任務(已撤離),811人派往中東,82人派往伊拉克,654人派往東帝汶,80人參加地區(qū)援所(所羅門群島)團等。




澳大利亞陸軍有正規(guī)軍26,611名、預備部隊15,892名。
編制上,陸軍司令部下有2個旅(brigade)、2個師(Division)及一些直屬小單位。另外,有1個特種作戰(zhàn)司令部等級與陸軍司令部平行,但是同樣被視為是澳大利亞陸軍的一部分。
坦克:M1A1艾布拉姆斯型59輛
多功能車:BushmasterIMV型、Hawkei型共1042輛
裝甲輸送車:M113型431輛、LAV-25型253輛、食人魚式257輛、野外征服者式289輛
裝甲槍修車:ASLAV-F型、ASLAV-R型、M88A2型共51輛、Biber型5輛
火炮:L118 105mm榴彈炮、63甲式105毫米榴彈炮、RBS 70反裝甲導彈、M198 155mm榴彈炮、M777A2型?牽引火炮54門
航空器:OH-58奇奧瓦型42架、CH-47契努克6架、虎式攻擊直升機22架、NH90戰(zhàn)術運輸直升機5架、S-70直升機35架、King Air3架、RB-7BShadow200型中型無人偵察機15架
















現行澳大利亞組織架構為司令部艦隊負責制,最高指揮機構為海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內最高長官為首席海軍司令官(三星上將軍銜),首席海軍司令官向國防部長負責;海軍司令部下轄兩個指揮分部,分別是艦隊司令部和戰(zhàn)略司令部,其中艦隊司令部主要對各艦隊行使指揮和管轄權,戰(zhàn)略司令部主要進行后勤、物資、工程和教育培訓等方面的工作;艦隊司令部下轄庫塔巴爾海軍基地、斯特林海軍基地、凱恩斯海軍基地、庫納瓦拉海軍基地和沃特瀚海軍基地,澳海軍大部分艦艇均隸屬于這五個基地的艦隊。
截至2015年皇家澳大利亞海軍常備兵役總規(guī)模1.4萬人,預備役兵力1萬人,下轄各式艦艇近50艘,總噸位近18萬噸
兩棲攻擊艦:堪培拉級2艘
驅逐艦:霍巴特級3艘
護衛(wèi)艦:澳新軍團級8艘、阿德萊德級3艘
潛艇:柯林斯級6艘
巡邏艇:阿米代爾級13艘
掃雷艇:休恩級6艘
海洋勘探船:盧因角級6艘、帕魯瑪級2艘
船塢運輸艦:喬勒斯號4艘
補給艦:成功號1艘、天狼星號1艘
直升機:MH-60R海鷹型24架、NH90型6架、貝爾429型4架、H135型15架















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是澳大利亞國防軍的空軍部分。皇家空軍的總兵力約為1.4萬人,占武裝力量總兵力的28%。編有2個戰(zhàn)斗機/偵察機中隊,3個攻擊機中隊,2個海上偵察機中隊,7個運輸機/加油機中隊。皇家空軍的裝備幾乎都是美式裝備,全部依賴進口,本國沒有生產線。



戰(zhàn)斗機:F/A—18A/B大黃蜂型69架、F/A—18E/F超級大黃蜂型24架、F-35A型37架
電子戰(zhàn)飛機:EA-18G咆哮者型11架、AP-3C型2架
教練機:鷹-MK127型33架、PC-9型65架、PC-21型49架
預警機:E-7A型6架
反潛機:AP-3C型1架
加油機:KC-30A型7架
運輸機:C-17A型8架、C-130J-30型12架、C-27J型10架、獵鷹-7X型3架、空中國王-350型8架
直升機:AW-139型6架、S-76A型6架












此外,澳大利亞國防軍有被派往海外執(zhí)行任務的共計3228人,包括1550人派往阿富汗參加北約領導的反恐多國部隊執(zhí)行反恐任務(已撤離),811人派往中東,82人派往伊拉克,654人派往東帝汶,80人參加地區(qū)援所(所羅門)團等。
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占據整片大陸的國家,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發(fā)達的經濟水平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得澳大利亞可以保持一只高水平的國防力量,在亞太地區(qū)起著重要的作用。
但隨著國際局勢的緊張,澳大利亞也逐漸將武裝力量派往他處以維護利益,使得澳大利亞與多個國家關系緊張。今后,澳大利亞該走向何方,仍需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