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象足跡”研學——探尋“天地之中”(二)


經(jīng)過了一夜的修整,來自鄭州市長椿路小學的文化小達人們又恢復了滿滿的精力。用過早餐后,大家即將前往天地之中的核心區(qū)——登封觀星臺,開啟新的研學旅行。
研學第四站—觀星臺景區(qū)
周公測景臺

三千多年前有一位政治家叫做周公,他利用立桿測影的原理求證出了天地之中。


商朝末年,紂王昏庸,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可是,面對商朝留下的廣域疆土,賢明的周武王為如何治理好國家而感到頭疼。

為了更好治理國家,當時周武王的弟弟,曾經(jīng)輔佐武王伐紂的周公認為:現(xiàn)在的都城鎬京實在偏僻,如果我們能夠在天下的正中間再建一個都城,這樣就非常有利于國家的統(tǒng)治,這該多好??!

周公尋找到的天和地的中心,就位于現(xiàn)在的鄭州登封?,F(xiàn)存的周公測影臺就是為了紀念周公而建立的。
觀星臺

在周公測影確定登封為天地之中的基礎和影響下,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chuàng)建了觀星臺。

觀星臺是一座具有測影觀星和計時等多種功能的天文臺,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筑物之一。景區(qū)內(nèi)有特別多的古代計時工具,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天文博物院”。

在這里小達人們研究了圭表的計時原理,知道了二十四節(jié)氣的產(chǎn)生,學唱二十四節(jié)氣歌。

能量補給時間
雖然吸收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可是小達人們的肚子卻有點餓了,午餐時間到了!




我們返程啦

兩天的探尋“天地之中”研學之旅,我們來到了周公測量天地之中的地方,了解了“中”字的文化內(nèi)涵;還走進了古代的大學嵩陽書院,知道了程門立雪的故事,體驗了獨具特色、別開生面的“入泮禮”;了解了嵩山的地質、地貌,知道了它“五世同堂”的神奇;感受了中華武術的魅力,并學會了基礎的武術招式。


小達人們既開闊了視野,又培養(yǎng)、鍛煉了堅強的意志,提高了綜合素質。
美好的課堂在路上,期待下一次的研學旅行!

華象,一座行走的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