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東:親密感是孩子的生命之光——電影《深?!返男睦韺W意義
這些年國內(nèi)心理學相關題材的電影也日益多起來,記憶比較深刻的是徐崢導演的《催眠大師》。最近正在上映的《深?!芬彩敲黠@的心理學題材的電影。
此前的《催眠大師》等一些心理電影其實還是比較膚淺的,至少是一種非心理學專業(yè)、非心理疾病患者體驗的電影,是一種站在心理學大門之外的人的想當然地、意識化地表現(xiàn)心理意義的電影。《催眠大師》就是個典型。一般的不是心理專業(yè)的人說起心理學來,無非就是催眠、解夢之類,甚或還有“你看看我現(xiàn)在想什么”之類。然后就是神乎其神地理解催眠、解夢等,《催眠大師》就是這樣的感覺。雖然《催眠大師》也是很好地呈現(xiàn)了催眠技術和催眠的神奇,但是總不是心理學甚至心理治療領域的核心,而且這個電影一看就是心理外行拍的,沒有真實體驗感。

《深?!穭t不同。
《深?!窂淖铋_始就給人以直接的心理疾病患者的體驗感,也就是它把抑郁癥患者精神的體驗直觀地、準確地表現(xiàn)了出來,并很好地感染了觀影者。我看《深?!返臅r候,正好是周一,整個演播廳就我一個人,我從電影最開始的畫面就感覺到一種悲傷、死亡的氣息,以至于我有點毛骨悚然,心生恐懼。由此,我推斷,《深海》電影的導演者或編劇應該就是抑郁癥患者,不然不會那么深刻地表現(xiàn)那種感受。電影就是導演的沙盤,導演心中沒有的東西,電影也會給人“為賦新詩強說愁”的感覺;導演心中有的東西,就是不想表現(xiàn)也是兜不住的。
《深?!坊旧蠜]什么劇情,我也不做劇透了。雖然這部電影沒啥意思,但是從學習心理學和理解心理問題患者的角度,這卻是一步很好的電影,可以作為心理學課堂的教學電影來看。梳理一下,關于心理學意義大概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直觀呈現(xiàn)了抑郁癥患者內(nèi)心的體驗
電影的主人公小女孩參宿應該不算嚴格意義的抑郁癥患者,因為她渴望媽媽的愛,努力尋找媽媽,渴望被爸爸關注,甚至渴望融入到爸爸重新組成的家庭里,也就是說她內(nèi)心是有“生”的能量的,沒有達到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的程度。為什么她最后跳海了呢,主要是沒有獲得關愛,以及由于父母的離開產(chǎn)生被拋棄感并因此產(chǎn)生罪惡感,所以她總是說“對不起”,總是說“都是我的錯”。這種自罪感以及被遺棄感使得她跳海。從后面這一點看,倒確實也很有抑郁癥患者的特點,估計去醫(yī)院應該會診斷為抑郁癥。
上文我也說過,這個電影一開始就彌漫著“喪”氣:行走在雪地里、被忽略的失落感、關于媽媽的夢等都讓人感覺情緒低沉,感覺人生沒有溫暖和光亮。這種以畫面、意象的方式呈現(xiàn)抑郁癥患者的心境可謂是真實不虛。至于后來劇情中的“喪氣鬼”則是以意識化地象征手段表現(xiàn)了抑郁癥患者被這種低沉情緒裹挾的狀態(tài)。相當多地畫面甚至于整個電影的狀態(tài)都是直觀呈現(xiàn)了抑郁癥的內(nèi)心情緒,能把情緒表現(xiàn)的這么直觀,這很難得。相比較而言,“喪氣鬼”的說法更多是思維的、意識化的東西。

二、抑郁的原因常常來自于父母的冷漠
人為什么會有抑郁癥?不同的心理學流派有不同的觀點,其中精神分析認為這源自于死本能指向自身,導致自我攻擊。人本主義認為,抑郁癥源自于自我實現(xiàn)的受阻。這兩個流派看是區(qū)別很大,其實也有相通之處。人為什么會自我攻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父母冷漠、離棄使得孩子認為自己不值得愛,由此開始否定自我、攻擊自我。同樣的,父母的冷漠和離棄使得孩子缺少安全感,沒有安全的環(huán)境就難以發(fā)展健全的自我,沒有健全的自我就難以實現(xiàn)自我。
《深?!泛芎玫仃U釋了這一點。媽媽早年離開,爸爸忽略孩子存在,參宿難以獲得親密的體驗,沒有溫暖的感覺,這就是她抑郁癥的原因。

三、親密感是孩子的生命之光,是解決抑郁癥的關鍵力量
如果說冷漠是孩子抑郁癥產(chǎn)生的原因,親密則是孩子成長的力量。關于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我喜歡用“親密”這個詞而不太喜歡用“愛”這個詞?!皭邸逼鋵嵤且环N單向的關系,而且很多父母以“愛”的名義做著“控制”的事情。同樣地,我也不喜歡“感恩”這個詞,它不僅僅是單向的,更是不平等的。“親密”就不一樣,它是一個雙向的關系,父母“愛”孩子與孩子“愛”父母合在一起就是父母與孩子“親密”。
人是社會性動物,從內(nèi)心深處對關系有著強烈的需求。在眾多關系中,“親密”的親子關系是讓人最有安全感、最有幸福感、最有放松感的關系。正是在“親密”的親子關系中,我們逐漸認識了世界,形成了自我,進而逐步發(fā)展出其他各種關系??梢哉f,親子關系是一切關系的基礎。親子關系親密則其他關系健康,親子關系冷漠則其他關系不健康??梢詳嘌裕H子關系不好的人其他關系也不會很好,即便是好也是假象。儒家之所以注重“父慈子孝”的父子倫理也是這個原因。
按照上面的邏輯,親子關系不親密,其他社會關系也不親密,而人又是強烈需要關系的,沒有親密的關系必然導致心理疾病,所以親子關系不親密可以說是各種心理疾病的根源。反過來,親密感是一個人建立健康的成人世界的基礎,也是面對各種心理問題的強大動力。
親密雖然是雙方的關系,但是在親子關系中,父母顯然是起到主導作用的。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他們還沒有體驗過關系,父母所營造的家庭環(huán)境就是親子關系的開始。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內(nèi)心往往充滿溫暖,這個溫暖自然會傳遞給孩子,孩子感受到這個溫暖,就會反饋給父母以溫暖,由此親子關系變得溫暖起來,親密起來。
所以說,親子關系冷漠最初源自于父母。有人會借口說自己太忙了,顧不上孩子,就像《深?!防锏膵寢尰氐亩绦潘f的那樣。親密與時間長短并沒有必然關系,冷漠往往源自于父母內(nèi)心的不溫暖,也就是心理不健康。
《深海》中參宿從死亡的邊緣被喚醒,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她回憶起爸爸媽媽曾經(jīng)和她的親密經(jīng)歷??梢哉f,親密感就是光,就是熱,就是溫暖抑郁癥患者冰冷內(nèi)心世界的力量。

四、電影中幾個元素的意義
1.參宿
電影的主人公小女孩名字叫參宿,肯定是有象征意義的,不明白導演的意思,或許是星星的意思,每個孩子都是星星之類的。也可能是其他意思。

2.南河
南河名字的意義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從心理意義上,顯然南河是“療愈”力量的象征?!渡詈!氛侩娪皯撌菂⑺尢W詺⒌奖痪刃阎g的一個瀕死幻覺。參宿跌落深海,呈現(xiàn)深海大飯店之前有個門,上邊的字“你可來了”和“一見生財”正是黑白無常頭上的字。
從象征意義來講,起死回生也是治愈的象征,就是治療好心理疾病的象征。在這個過程中,除了關于媽媽的記憶、此前家庭的親密體驗是治愈因素外,最主要的就是南河給與參宿的親密體驗以及力量和勇氣?,F(xiàn)實中并沒有南河這個人,和南河的親密體驗也只能是一種幻覺,或者說是內(nèi)心兩個子人格之間的親密感。所以說,南河是參宿的子人格,是參宿自己人格中的一部分,具體地說就是她的男性人格或者叫阿尼姆斯。
按照榮格分析心理學的理論,女性身上都有男性人格,而男性人格的特點就是力量、勇氣、邏輯等。最初,由于環(huán)境等因素,女性主要發(fā)展女性人格而壓抑男性人格。隨著年齡的成長,女孩在青春期前后會逐漸發(fā)展出男性人格,這有利于她們敢于從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也有利于她們建立和男性的親密關系。很多童話中,公主遇到王子的橋段其實就是女孩發(fā)展男性人格的象征。
《深?!分?,參宿正是激活了南河這個男性人格,她才有了力量與勇氣,最后才牢牢掌住了舵,戰(zhàn)勝困難,也就是戰(zhàn)勝了心理疾病。
最后,參宿問南河還會再見嗎,南河給與否定回答。其實并不是南河消失了,而是男性人格完全融入到了整個人格之中,不再單獨顯現(xiàn)而已。這就好比說,你還能見到小時候的你嗎,當然不能,但是小時候的你已經(jīng)融入到了當前的你的人格之中了。

3.海精靈
海精靈是一團黑乎乎的長滿眼睛的東西,它會唱媽媽的歌聲,引領參宿去尋找媽媽,而且還匯聚在海洋最深處的海眼周圍。它應該是情結(jié)的象征。情結(jié)是情緒綜合體,它在潛意識中影響著個體。很多時候,我們不由自主地要做某個事情,作家寫小說,導演導電影,都受著情結(jié)的影響。參宿追隨海精靈,也是被情結(jié)所引導的表現(xiàn)。
南河利用海精靈制造可以產(chǎn)生美好幻覺的疙瘩湯,這也是情結(jié)的特點之一,就是情結(jié)會讓個體弱化意識,產(chǎn)生幻想。

4.海眼
海洋深處顯然是無意識的象征,海眼應該是情結(jié)內(nèi)核的象征,穿過海眼就是消解情結(jié)。
5.這不是你的錯
在整個電影中最療愈參宿的話就是“這不是你的錯”。由于父母冷漠,缺少親密體驗,參宿形成自己做錯了、沒價值的感覺,“這不是你的錯”正是對癥良藥。不過,《心靈捕手》里就是這個橋段,有點致敬的意思。
6.參宿媽媽怎么了
參宿媽媽以“不方便”為由不讓參宿發(fā)短信,比較可能的原因是參宿媽媽再婚后婚姻不自主,當然也不幸福,甚至可能受到家暴之類的,所以才比較不敢與參宿聯(lián)系。大家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編創(chuàng)人員的家庭背景。
7.參宿爸爸怎么了
參宿爸爸對二婚的兒子格外好,卻對參宿置之不理,可能二婚“妻管嚴”,也可能重男輕女,還可能對參宿媽媽有恨進而對孩子也恨。
8.參宿治愈了嗎
顯然沒有。從生理意義上看,參宿跳海后被救活了;從心理意義上看,參宿有了活著的力量,但是這些并不等于不抑郁了,因為到電影最后我們并沒有感受到歡樂。由此,我覺得編導也可能如此,自己并沒有好,因而也不可能拍出治愈的結(jié)局出來。
9.今天你微笑了嗎
電影里還是有很多說教的,就是想當然地以講道理的方法去面對抑郁癥。南河要參宿微笑,開心起來就不會有喪氣鬼跟隨;抑郁會引來喪氣鬼,等等,這些還是從講道理的角度再告誡孩子。沒有親密感形成的安全感,哪有真心微笑?
以上是關于《深海》的一些認識,也只是主觀臆測,不準確、不正確之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疫情三年,最近開學,多地有孩子自殺的報告,前一段時間的胡某宇事件,這些都充分表明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孩子們本來應該朝氣蓬勃、活力四射,有些孩子卻整日垂頭喪氣,甚至于了解自己的寶貴生命,為什么會這樣?應該是孩子心中沒有了光與熱吧。光與熱來自哪里?來自于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系,讓孩子有親密的體驗。所以,父母們應該學會放下手頭的事情,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去感受孩子的精神,和孩子建立一段此生最為重要的親密的關系。這對孩子來講至關重要,這對父母來講是重大的人生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