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歷史遠比《滿江紅》精彩

01
我叫隗順,你肯定沒有聽過我的名字。
我就是臨安城(今杭州)的一個獄卒。
混我們這一行的,見過太多的犯人。
我決定不了他們的生死,卻可以決定他們在監(jiān)獄里的滋潤度。
我不是什么大好人,落井下石,惡意欺凌,趁機敲詐的事,我也沒少干。
我也不是什么大惡人,因為我沒有作大惡的權(quán)力和能力。
屠夫不會在意被殺的豬是黑的還是白的,我也一樣。
奸、善、忠、冤,見得太多,心無波瀾。
直到有一天,一個人也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我的人生發(fā)生了改變。
02
這個人叫岳飛。
我從來都沒見過他。
但無數(shù)次聽別人說起過他的事。
某年,某月,他殺了多少金狗,收復了多少失地。
還聽說,他即將率領(lǐng)王師收復中原呢。
...
這些軍國大事與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無關(guān),可他的名字卻能讓我們安心。
我家隔壁老王說他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唇若涂脂,聲如洪鐘,氣若雷霆。
03
紹興十年(1141年),岳飛不斷從北伐前線傳來捷報,他已經(jīng)收復西京河南府。
可官家卻連下十二道金牌,下令班師回朝。
大家都很意外,開封近在眼前,官家為什么要召回他?
隨后,我發(fā)現(xiàn)事情正在起變化。
臨安城中已經(jīng)有一些流言蜚語,說岳飛想要謀反。
謀反,這可是掉腦袋的大罪。
臨安城里每個人都在討論他。
都說他是一個大英雄,他怎么會謀反?
隔壁老王最崇拜岳飛,聽到這些流言,他都氣炸了,狠狠揍了那些長舌頭一頓。
可流言越來越多...
紹興十一年十月十三日,岳飛被投入大理寺監(jiān)獄。
這,正是我工作的地方。
04
大家都不傻,官家和秦檜這是要致岳飛為死地啊。

宋高宗趙構(gòu)
官家想殺人,其實很簡單,一張二指寬的條子一遞,說殺誰就殺誰,天王老子也保不了。
可,殺岳飛卻不那么簡單。
殘殺忠良,站不住腳,誰殺誰混蛋,誰殺誰遺臭萬年。
岳飛下獄后,韓世忠曾跑去質(zhì)問秦檜。
秦檜慢悠悠地回答了三個字——莫須有!
韓世忠憤怒地說道:莫須有三個字,怎么能讓天下人信服?
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笔乐以唬骸啊氂小?,何以服天下?”——《宋史·岳飛傳》
為了讓天下人服氣,朝廷特地公開審理此案。
朝廷的意思我懂,官家不僅要弄死岳飛,還要把他名聲搞臭,讓他成為人人得而誅之的叛臣賊子。
很快,御史中丞何鑄奉命主審此案。
面對審訊,岳飛義正詞嚴予以反駁,并袒露出背上“盡忠報國”四大字。
何鑄為之動容,如實稟告秦檜。
秦檜說:這是皇上的意思。
何鑄痛心疾首道:我并不是為岳飛求情,金國未滅,無故殺害大將,將士不服,與國無益。
秦檜啞口無言,惱羞成怒:你不審就換人。
何鑄被拿下,換上了萬俟卨。
05
萬俟卨是個沒臉沒皮的狗東西
何鑄要名聲,他不要;
何鑄有良心,他沒有。
他一上來就百般污蔑岳飛。
岳飛悲憤莫名,痛喝一聲:
“吾方知既落秦檜國賊之手,使吾為國忠心,一旦都休!”
說完,不再多說。
萬俟卨審不出什么,開始讓我的同事動用大刑。
我們知道岳飛是冤枉的,但上官有命,我們不得不從。
岳飛真是條漢子,用盡手段,他也寧死不自誣。
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朝廷就是要岳飛死。
十一月初七日,聽說官家和金國人達成了和議,官家成了金國人的侄子。
每年向金國上貢銀、絹各25萬兩、匹,并將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劃歸金國。
岳飛千辛萬苦收復的唐、鄧、商、虢等州,拱手相讓。
我呸,什么玩意。
06
其實我并不關(guān)心這個,關(guān)心了也沒啥用。
我關(guān)心的是,和議達成了,岳飛應該被釋放出獄了。
是我想多了。
萬俟卨逼供不成,為了坐實岳飛罪名,又羅織捏造了“有異謀”、“指斥乘輿”、“坐觀勝負”等數(shù)條罪名。
件件樁樁,都是死罪。
我很清楚地知道,岳飛死定了。
但我卻無能為力。
十二月二十九日,官家旨意下來了:
“岳飛特賜死。張憲、岳云并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jiān)斬,仍多差兵將防護。”
當天,我眼睜睜看著我的同事,猛擊岳飛胸脅,活生生把他砸死......
07
岳飛死了,我心里很難受。
我看了一眼岳飛在供狀上血書的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狗日的老天爺,能看到什么?
不服的人不只我一個。
我的頂頭上司,大理寺丞李若樸、何彥猷也不服。
岳飛被審期間,他們就與萬俟卨竭力爭議,結(jié)果被罷官處分。
齊安郡王、宗正卿趙士?當面跟官家理論,以全家百口擔保岳飛無罪,被革職并逐出臨安。
樞密院編修胡銓,不止要為岳飛鳴冤,還請斬秦檜,結(jié)果被貶海南…
08
官字兩個口,有喊冤的官老爺,就有落井下石的。
岳飛遇害后,岳家人被流放。
漳州知府揣摩上意,給秦檜寫了封信,建議把岳家人活活餓死,斬草除根。
如此無恥,連秦檜都沒搭理他。
還有一個左朝散郎姚岳,是岳飛的好朋友,但岳飛出事后,他第一個跳出來與岳飛劃清界限。
多年以后,姚岳向官家提議,為了消除岳飛這個亂臣,把跟岳飛有關(guān)的地方名都改了算了。
官家欣然同意,下詔改岳州為純州,岳陽軍為華容軍。
這些人都是官老爺,他們干出來這些事,我一點都不意外。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xiàn),讓我無法坐視不理。
09
這個人叫劉允升。
他和我一樣,也是個平頭百姓,也不認識岳飛。
可他居然上書為岳飛申冤。
那會兒,不管是誰,只要和岳飛沾點邊,非貶即死。
劉允升一屁民,沒法貶,那就死。
很快,他被關(guān)進了大理寺監(jiān)獄。
大刑伺候,希望審出幾個同黨。
沒有,劉允升沒有同謀。
然后,他直接在監(jiān)獄里被處死。
布衣劉允升上書訟飛冤,下棘寺以死。凡傅成其獄者,皆遷轉(zhuǎn)有差。
——《宋史·岳飛傳》
同事都笑他傻。
你一屁民上來湊什么熱鬧。
我也覺得他傻,除了白白搭上自己的命,毫無意義。
10
劉允升死后,我輾轉(zhuǎn)反側(cè)。
腦海里全是岳飛和劉允升在牢房里被嚴刑拷打,卻頑強不屈的場景。

那天晚上,我不知道吃錯了什么藥,可能是熊心豹子膽吧。
我趁著夜色,找到了岳飛的遺體,然后背在背上,靜悄悄逃出城去,將其入土為安,葬在了北山邊上。
我不敢立碑,搞來兩棵桔子樹種上,方便今后辨認。
做完這一切,不知道是累的,還是嚇的,反正我虛脫了。
一旦泄露半點消息,我全家都得玩完。
我是真的怕!
但我也不后悔。
我也只能為岳將軍做這么多。
岳飛忠心耿耿,相信終一天,會還他清白。
如果岳將軍平反昭雪了,不能連個尸首都沒有。
11
這個秘密,我放在心里守了一輩子。
多年后,我快死了,等不到朝廷給岳飛平反的那天了。
臨死前,我叫來兒子,告訴他岳飛遺骸的具體位置;告訴他今后朝廷若為岳飛翻案,你就去把位置告訴朝廷,為岳飛正名禮葬。
你等不到,就告訴我孫子...
PS: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他受不了給金國人稱臣當侄子的窩囊氣,有意北伐。
為鼓舞士氣,收買人心,特意降旨為岳飛“追復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后,特與錄用”。
岳飛冤獄終于平反。
此時,宋朝才發(fā)現(xiàn)岳飛遺體不見了,趕緊以500貫白銀的高價征尋。
隗順兒子把其父藏尸的真相告知官府,岳飛的遺體“尸色如生,尚可更斂禮服”,遷葬至杭州西湖棲霞嶺。
淳熙四年(1177年),宋孝宗令太常寺為岳飛擬定謚號,初擬“忠愍”,第二年,確定為“武穆”。
此后,岳飛被追封為鄂王,追贈太師,后改謚“忠武”。
青山有幸埋忠骨。
正是因為有了隗順。
這樣無足輕重,只存在于史書只言片語中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