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的把項目二的原理圖過了一遍,開始布局了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所以我開始干項目二,把原理圖講解的視頻看了一遍,然后再自己花了一點時間把原理圖研究一下,就準備進入元件布局了。
????其實我很早之前卡layout學習,其實很大部分就是卡原理圖。我覺得,原理圖就應該看的通透,才能畫pcb。所以我不僅查IC的規(guī)格書,看layout的建議,還想弄明白每根線是什么功能,可想而知這種方法,讓我在簡單pcb上學習獲得了成功,然后在復雜pcb上就撞得滿頭包。
? 這次我從項目一就采用了新的方法,就是只看主干,也是從芯片入手,但是策略完全不一樣?,F(xiàn)在pcba設計都是芯片高度集成化,我和硬件吹水時候都是說,工程師在設計方面只能抬高產(chǎn)品的下限,但是你產(chǎn)品上限是芯片能力決定的,和你無關。
????我們可以簡單的把芯片分成主芯片和副芯片,主芯片一般來說都是個子最大,引腳最多的。然后大部分副芯片完全都是圍著主芯片的。只有少數(shù)副芯片是自成體系,基本上和主芯片沒有連接或者極少的連接。這樣理解的話。思路就豁然開朗,擺元件就很簡單了,就是盡量減少芯片之間走線的交叉連接,保證關鍵信號線。
????然后數(shù)量最多的chip件,其實絕大多數(shù)都是依附那些芯片存在的,電容大多是退耦,電阻大部分不是上拉就是下拉。這些反而是最好擺,根據(jù)和芯片的引腳連接關系,排列整齊擺在IC周圍就行。
????剩下的電源電路就更加簡單,LDO根本就沒有任何要求,buck電路只要你看過稀飯放姜的視頻,就捅破了那個窗戶紙,非常容易布局。至于boost電路,我只在一個LED的電路中看過。而且電源一般都是擺在pcb邊上,沒太多選擇。
? ?通過這樣的思路,很容易就能理清楚電路板芯片之間的關系。之后再從原理圖看信號線就更加簡單了。首先分成3種
電源線,這個要關注走線寬度,和主電源回路的過孔夠不夠多
關鍵信號線,需要從原理圖就要分辨出來的,比如差分,RC復位,時鐘線,射頻線,反饋線。因為這些是要在畫圖中優(yōu)先走線
剩下的絕大部分就是普通數(shù)字信號線,根本無需搭理。這些不需要3W,不需要包地,只需要按照最小線寬線距走就行,唯一需要關注的就是少打過孔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