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為何會輸給宋江?打破“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悖論,是不是只能用武松的辦法?

梁山一百單八將并沒有搞焚香換帖大結(jié)義,而且也不可能肩膀頭齊論弟兄:玉麒麟盧俊義和浪子燕青是主仆,豹子頭林沖和操刀鬼曹正、青眼虎李云和笑面虎朱富是師徒,出林龍鄒淵和獨角龍鄒潤是叔侄,這些人要真是一個頭磕在地上稱兄道弟,那就是猴彈棉花狗拉車——亂套了。
梁山上有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九紋龍史進那樣同生共死的好兄弟,也有要把老大混世魔王樊瑞捆起來送給宋江的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圣李袞,更有美髯公朱仝和黑旋風(fēng)李逵那樣恨不得將對方斬于刀斧之下的仇敵。

梁山小社會,社會大梁山。即使是曾經(jīng)坐在頭把交椅上的白衣秀士王倫和托塔天王晁蓋,也不是沒有人想將其一刀兩斷,梁山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寨主宋江,睡覺都得睜一只眼睛——他做的虧心事太多,得罪的人也太多,沒準(zhǔn)兒哪天早上醒來,原本為六尺身高而自慚形穢的宋江會變得比較釋然:現(xiàn)在只剩下五尺之軀,啥都不用想了!
王倫不太會做人,所以死得比較憋屈,也比較慘:“林沖拿住王倫,罵了一頓,去心窩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林沖把王倫首級割下來,提在手里。嚇得那杜遷、宋萬、朱貴都跪下……”
金圣嘆將林沖評為梁山“毒人”:“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
得罪了林沖,王倫自然是死路一條,即使沒有晁蓋的“生辰綱迷盜團”來入伙、遭拒,林沖也不會讓他活得太久——林沖綽號小張飛,并不像電視劇演的那樣溫文爾雅,他落草為寇后百無禁忌,尖酸刻薄的王倫早晚要死在他的長矛短刀之下。

王倫得罪了林沖,最后身首異處;晁蓋粗獷豪放仗義疏財,似乎不應(yīng)該有誰對他懷恨在心,最后卻死得莫名其妙;宋江挖坑設(shè)套兒坑得許多好漢家破人亡,最后居然升官發(fā)財,全須全尾地活到了喝毒酒那一天,這就有些令人費解了:“莫非那些被宋江逼上梁山的好漢,心中一點仇恨都沒有?”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從早到晚。梁山小人多君子少,晁蓋神秘死去不足為奇,宋江保全首級令人遺憾,這就值得我們根據(jù)水滸原著研討一番了: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晁蓋得罪了誰?想殺宋江的好漢有幾個?
在豹子頭林沖眼里,托塔天王晁蓋絕對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好大哥:“林沖見晁蓋作事寬洪,疏財仗義,安頓各家老小在山,驀然思念妻子在京師,存亡未保,遂將心腹備細訴與晁蓋?!?/strong>
王倫當(dāng)寨主的時候,林沖并不敢把妻子接上梁山,這說明在林沖可能早就對王倫動了殺機,起碼是對王倫缺乏足夠的信任和尊敬,梁山火并,看來只是個遲早的問題。晁蓋吳用只不過點燃了導(dǎo)火索而已。

晁蓋與王倫行事風(fēng)格迥異,他坐上頭把交椅后,迅速收服了所有頭領(lǐng)和嘍啰的心:“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綱金珠寶貝,并自家莊上過活的金銀財帛,就當(dāng)廳賞賜眾小頭目并眾多小嘍啰?!?/strong>
晁蓋“以梁山為家”,但并不把梁山視為自己私有財產(chǎn),劫掠來的金銀財寶,也沒比弟兄們多拿半兩:“每樣取一半收貯在庫,聽候支用;這一半分做兩分,廳上十一位頭領(lǐng)均分一分,山上山下眾人均分一分?!?/strong>
這樣一個極具平等意識的好大哥,似乎并沒有得到所有梁山好漢的傾心敬重,他親征曾頭市,并沒有出現(xiàn)一呼百應(yīng)的熱烈場面,連一起智取生辰綱的智多星吳用和入云龍公孫勝,也沒有隨同前往。
晁蓋“點起五千人馬,請啟二十個頭領(lǐng)相助下山”,心中自然會涌起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凄涼:曾頭市有五七千人馬,我肯定是有去無回,跟著我去的這二十個兄弟和五千嘍啰,能回來一半就不錯了!

晁蓋一去不回,也避免了梁山二次火并,如果梁山真的發(fā)生了宋江和晁蓋之間的火并,我們不能保證吳用和公孫勝會站在晁蓋一邊——晁蓋親征,這二位根本就沒想一路同行,宋江出戰(zhàn),他們卻相伴左右寸步不離。
晁蓋是一個失敗的寨主,晁蓋之?dāng)?,不僅僅是敗于曾頭市,在與宋江的權(quán)力之爭中,他早已輸光了本錢,而且還實實在在地得罪了一大批人,在為人處事上,晁蓋明顯是輸給了宋江,至于晁蓋到底得罪了多少梁山好漢,那就得跟宋江比較之后再下結(jié)論了。
晁蓋和宋江都是鄆城縣有權(quán)力沒有編制的特殊人物:不是正式官員,但也不是尋常百姓,要是論起級別,似乎縣衙大秘也比東溪村村長要高一些。
宋江比晁蓋“站得高、看得遠”,在臉厚心毒腹黑三個方面,都具有碾壓性優(yōu)勢,盡管他得罪的梁山好漢遠多于晁蓋,卻都有辦法將他們擺平: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畏德不畏威,小人畏威不畏德;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半壺老酒不敢說梁山好漢有一多半都是禽獸,但是那幫山賊水匪土豪惡霸變節(jié)軍官畏威而不懷德卻是真的,宋江也正是緊緊地抓住了這一點,無論是欺軟怕硬的混不吝李逵,還是富甲一方的大財主盧俊義,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陰險狡詐的吳用跟宋江說話小心翼翼,豪氣干云的魯智深也曾被宋江連聲喝退。
我們按照正常人的眼光來審視宋江與梁山好漢的關(guān)系,就會發(fā)現(xiàn)霹靂火秦明、玉麒麟盧俊義、美髯公朱仝、一丈青扈三娘、大刀關(guān)勝、雙鞭呼延灼等人,都跟宋江有血海深仇:有的是戰(zhàn)友被屠戮殆盡,有的是被全村抄斬,有的被坑得家破人亡前程盡毀。
宋江得罪了那么多好漢,但是在梁山上卻比晁蓋好,連吳用也被他用不知真假的“玄女天書”收買,這就是宋江的高明之處:打一巴掌給個甜棗,你要敢說不甜,那往后就不用再吃東西了!

這樣看來,不管想殺宋江的梁山好漢是七個還是八個,都不足以對宋江產(chǎn)生致命的威脅惡,而晁蓋只是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了一個人,怎么就會莫名其妙地丟了性命?
熟讀經(jīng)史典籍的讀者諸君肯定還記得這樣一句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p>
梁山頭把交椅,就是晁蓋抱著而讓宋江眼紅的和氏璧,晁蓋沒有堅決將其讓給宋江,就是把宋江得罪到家了:宋江想通過殺人放火受招安而實現(xiàn)自己的高官厚祿之夢,晁蓋就是最大的絆腳石,不管晁蓋對宋江有多推心置腹,都會變成被李密干掉的翟讓,一山不容二虎,太阿不能倒持。
半壺老酒一向?qū)Α皩幍米锞硬坏米镄∪恕边@句話很不認(rèn)同:君子光明磊落,你為什么要得罪他?小人面目可憎,得罪了又如何?只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這豈不是自甘墮落甘當(dāng)小人?
后來讀書多了,才知道這句話其實另有深意,也知道這個君子小人悖論并不是不可打破,行者武松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鑒:得罪了小人不要緊,要緊的是要把小人變成死人,只有一刀兩斷,才能免除后顧之憂。
晁蓋沒有武松的殺伐果斷,得罪了宋江而不自知,宋江不管是得罪君子還是得罪小人,總是能畫大餅或給實惠來化解仇怨,這種鬼蜮伎倆雖然不值得效仿,但卻值得讀者諸君深思:如果晁蓋不把宋江救上梁山,眾好漢還會在征方臘時折損過半嗎?如果您遇到宋江那樣的偽君子真小人,又會如何應(yīng)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