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牛廢水處理工藝
養(yǎng)牛廢水的包括動物的尿液、糞便以及清洗牛棚、沖洗欄舍產生的廢水等,屬于濃度較高的有機廢水,并且廢水中SS和氨氮濃度也很高。
1、廢水的來源和特點
(1)沖擊負荷大。沖洗欄舍時產生大量廢水,且時間集中,因此會產生較大的沖擊負荷。
(2)污染指標高。糞尿廢水中有機物、氨氮含量較高,廢水中的COD含量可以達到 6000~25000mg/L,BOD含量可達3000~12000mg/L,氨氮的含量在300~1400mg/L,懸浮物濃度高達5000~10000mg/L,處理難度大。
(3)可生化性好。養(yǎng)牛場糞尿廢水中B/C的比值多為0.45以上,可生化性較好。
(4)含有致病菌等。養(yǎng)牛場廢水中含有病原細菌以及寄生蟲等。
2、廢水處理工藝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UASB+AO”工藝處理養(yǎng)牛場廢水。該工藝具有啟動周期短,運行靈活,其水解酸化單元可以有效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水解酸化與UASB工藝能適宜廢水水量和水質的變化,使得該處理系統(tǒng)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
二級處理采用“厭氧-好氧”組合工藝,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水解酸化是調節(jié)厭氧狀態(tài)在 所需降解時間較短的前兩個階段(水解與酸化階段),通過數目眾多的水解產酸細菌的作用下,把難溶于水的有機顆粒物質水解轉化為可溶性的有機物,把微生物難以利用的大分子有機物質轉化成微生物代謝容易利用的小分子有機物,能夠有效地提升可生化性。UASB反應器主要由反應區(qū)、 三相分離器、 氣室三部分組成。底部反應區(qū)有大量厭氧顆粒污泥,沉降性能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層。 反應器運行時,需要處理的污水自底部進入反應器,在污泥層中與顆粒污泥充分混合接觸進行反應。 通過厭氧反應的三個階段,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分解,同時產生沼氣。
A/O 脫氮工藝創(chuàng)造了一個缺氧和好氧交替變化的生物環(huán)境,使得好氧異養(yǎng)菌、反硝化菌、硝化菌都處于缺氧/好氧交替環(huán)境中,構成一個混凝菌群,能更有效的去除有機物及脫氮的功能。多級AO工藝有利于生物脫氮除磷。二級處理后出水進行消毒處理,后續(xù)可根據回用或排放標準要求結合MBR、納濾、反滲透工藝等進行深度處理。
以上內容由漓源環(huán)保小編整理編寫,了解更多廢水處理相關知識,歡迎關注漓源污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