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對人類有什么意義?

昨天《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正式召開。人在昆明,聆聽大會。關于這次大會,其實最拷問我們的是:脆弱的人類聯(lián)盟,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上,到底會做出多大的努力?到底有多少國家在真正的為了全人類福祉而付出?
看到這里,估計不少網(wǎng)友覺得很奇怪,生物多樣性和人類有什么關系嗎?為什么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今天就和大家來說說生物的多樣性對人類到底有什么意義?

01,生物多樣性——人類拯救自己

說到底,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就是人類拯救人類自己。
在自然界中,人類不是一個孤立的物種,我們是其中的一員。哪怕是從最功利的角度來看,人類需要多樣性的生物。
比如,我們最基礎的食物——植物

比如我們需要肉類

我們還需要微生物來進行發(fā)酵和醫(yī)學

我們還需要生物來提供原料

甚至連那些我們認為是化石燃料的,也是動植物來源,而今天,在那些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依然在源源不斷的生成著煤和石油。

而生物多樣性,就是一個自然資源庫。它們,同樣不是孤立的。
比如生物中有個名詞叫傘護種(umbrella species),是指某個物種的生境可以涵蓋其他物種的生境。
典型的就是大熊貓,它們本身的生存需要一系列生物多樣性配合,而保護了大熊貓就可以保護許多其他生物。


02,人類世,人類改變了地球

2019年,人類世工作組(Anthropocene Working Group, AWG)投票決定確立一個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the Anthropocene),以表明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的巨大變化。
這也標志著我們對地質年代劃分的一次重大變化[1]。

地質年代,一個多宏大的話題,寒武紀、侏羅紀等一系列宏大的名詞,相信你一定熟悉。
而智人,這個出現(xiàn)在地球才20萬年的物種,卻極大的改變了地球的一切。這一切,讓人類這個物種成為了地球上的霸主。
短短的十幾萬年,甚至是短短的幾千年之間,人類的數(shù)量從數(shù)萬擴張到了如今70億。
而人類,更極大的改變了地球的生物狀態(tài)。
我們摧毀了森林,我們填平了湖泊,我們截斷了河流,我們移平了高山……
而這一切,也為我們帶來了生物史上的第六次大滅絕:唯一一種已知由某一物種引發(fā)的大滅絕。

03,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地球上曾有過五次大的物種滅絕,根據(jù)今天的考證,這些滅絕都是大的氣候或者地質災難導致的,比如大家熟悉的白堊紀大滅絕,目前認為很大可能是和小行星撞擊引發(fā)的全球氣候巨變導致的。
然而,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卻是人類一手導致的。
1995年,science上發(fā)表了一篇研究,《The Future of Biodiversity》,該文指出,人類出現(xiàn)以來,生物滅絕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2]。

這是前所未有的速度,如果這個速度維持下去,現(xiàn)在的那些瀕危動物如果滅絕了,那么未來這個總體生物滅絕速度還將提升10倍。
要知道,我們有豐富的化石層來研究過去的物種平均滅絕速度,大概是平均百年有90種左右脊椎動物滅絕,而如今,這個速度提速了。這種提速的背后,不僅僅是對生物多樣性本身的殺滅,還包括人類對于生物環(huán)境的破壞。
比如熱帶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破壞[3]

比如全球濕地的減少

比如海洋漁業(yè)的枯竭


04,誰來保護我們的未來?

其實這個問題,丁仲禮院士曾經(jīng)提到過:
地球從來不用你拯救,地球不會毀滅,毀滅的是物種!

生物多樣性的損害,影響的最終是人類。
然而,我們目前對于生物多樣性的全球保護卻不樂觀。
比如這次COP15,網(wǎng)絡關注度似乎沒那么大,其實,這個會議的意義非常高。用自然生態(tài)保護司司長崔書紅的話:
COP15是聯(lián)合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領域最重要的一次會議,也是我們國家今年最重要的一場主場外交活動。
中國是這次主辦方,我們也看到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做出了很多努力。
在過去20年,中國是世界上綠化的主力軍。

國內大力倡導保護環(huán)境,倡導綠水青山,這對于生物多樣性保護是非常關鍵的。
再比如我國在自然保護區(qū)上,一直在持續(xù)推動建設

從1956年首個自然保護區(qū)建設以來,截至目前,中國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處,約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8%。
再比如我國在種子資源保護方面也是做出了巨大努力,我所在的園區(qū)內就有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物種資源庫,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

目前該庫已保存野生植物種子10601種85046份,占我國種子植物物種數(shù)的36%。
植物離體培養(yǎng)材料2093種24100份;DNA材料7324種65456份;微生物菌株2280種22800份和動物種質資源2203種60262份
并備存了來自歐洲、美洲、亞洲和非洲22個國家的900份植物種子。
可以說,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是非常負責任的締約方,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中多次提出的范例國家。

可是,作為全球頭號強國美國,卻沒有做到應有的表現(xiàn)。
比如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到目前,已經(jīng)有196個締約方,是全球簽署國家最多的國際環(huán)境公約。
然而,美國簽署了,卻沒批準該條約??梢哉f,這種公約的約束力,是個很大的問題。

這次會議,是一次總結和規(guī)劃,更是一次呼吁,希望人類能夠團結起來去應對全球生物多樣性問題,這樣才能保護地球,保護人類!
1 Subramanian, Meera. "Anthropocene now: Influential panel votes to recognize Earth's new epoch." Nature (2019).
2 Pimm, Stuart L., et al. "The futur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269.5222 (1995): 347-350.
3 Hirsch, Tim. 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3. UNEP/Earthprint,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