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微劇場】《亂世佳人》

已輸入 4759 字
基本資料
導演 維克托·弗萊明
編劇 悉尼·霍華德
本·赫克特
喬·斯威靈
約翰·范·德魯頓
瑪格麗特·米切爾
劇本 西德尼·霍華德
原著 《飄》瑪格麗特·米切爾作品
制片商 塞爾茲尼克國際影業(yè)公司
米高梅
片長 221分鐘
234–238分鐘
(計序曲幕間休息幕間音樂和退場音樂)
產地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39年12月15日(亞特蘭大首映)
預算 385萬美元
票房 >3億9000萬美元

電影簡介
《亂世佳人》(英語:Gone with the Wind),是一部根據小說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英文同名小說《飄》改編的美國電影。男女主角分別由克拉克·蓋博和費雯·麗扮演。
本片在文化與商業(yè)上都獲得極大的成功。1940年的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本片獲得十三項提名,最終拿下囊括最佳影片在內共得八個獎項,若連同兩座榮譽獎計入的話,此片共奪下十座大獎,此紀錄維持了20年,直至1959年才被《賓虛》以十一項超越,《亂世佳人》并在1998年美國電影協(xié)會評選的20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排名第四。而在商業(yè)上,本片是美國史上售出票數最多者,并有許多研究指出在考慮通脹后,這是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
劇情簡介

影片開始于1861年美國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佐治亞州的塔拉(Tara)的莊園。斯佳麗·奧哈拉(Scarlett O'Hara,也翻譯為“郝思嘉”)是莊園主愛爾蘭移民杰拉爾德·奧哈拉(Gerald O'Hara)和妻子埃倫(Ellen)的長女。

她還有兩個妹妹。斯佳麗美麗風流,追求者眾多,但她獨愛阿什利·威爾克斯(Ashley Wilkes)

而阿什利早就和表親梅蘭尼·漢密爾頓(Melanie Hamilton)訂婚,并定于次日在“十二橡樹園”舉行燒烤,同時宣布兩人訂婚。

在十二橡樹園,她遇見了瑞德·巴特勒(Rhett Butler,也翻譯為“白瑞德”)。在一場關于戰(zhàn)爭的討論中,瑞德說南方沒有機會戰(zhàn)勝北方。

當斯佳麗和阿什利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她向阿什利表明了自己的愛慕。阿什利承認斯佳麗很吸引人,但是梅蘭尼更適合自己,斯佳麗給了阿什利一個耳光。

當她發(fā)現(xiàn)瑞德在邊上偷聽的時候對他說:“先生,你太不紳士了!”(“Sir, you are no gentleman!”)而瑞德予以反擊:“而你,小姐,也太不淑女了!”(“And you, Miss, are no lady!”)

當晚戰(zhàn)爭爆發(fā)了,男人紛紛入伍。

看到阿什利和梅蘭尼結婚,而斯佳麗又氣又急,臨時決定嫁給其追求者——梅蘭尼的弟弟查爾斯(Charles)。

查爾斯也參軍,很快死于肺炎,斯佳麗成為寡婦。

斯佳麗的母親為了讓斯佳麗高興,將她送到亞特蘭大漢密爾頓的家里。

斯佳麗和梅蘭尼參加了一個慈善舞會,在那里她和瑞德再次相遇。

瑞德已經成為一個英雄般的人物,斯佳麗當時還在服喪期間,她接受了瑞德的邀請,與之共舞。

在跳舞的時候,瑞德告訴斯佳麗他決心得到她,而斯佳麗說永無可能。

8個月后,南部軍隊大敗,亞特蘭大擠滿了受傷的軍人。


斯佳麗幫助梅蘭尼分娩。瑞德趕著馬車出現(xiàn),并將她們送出城,他留給她馬車和手槍,讓她們回塔拉莊園,自己去參軍。


在回家的路上,她發(fā)現(xiàn)十二橡園已經焚毀,塔拉莊園還在,她的母親剛剛去世,而她的父親由于過度悲傷而神經錯亂。



塔拉莊園被軍隊洗劫一空,斯佳麗發(fā)誓要讓家人不再挨餓,“上帝為我作證,我將不再饑餓。”(“As God is my witness, I'll never be hungry again.”)

斯佳麗和仆人采摘棉花來維持生活。她甚至擊斃了一個闖入家中的北軍士兵,并從他的背袋里找到了錢。

戰(zhàn)爭結束,南方戰(zhàn)敗。阿什利回到了家鄉(xiāng),和梅蘭尼團聚。

垂頭喪氣的阿什利發(fā)現(xiàn)自己對塔拉莊園沒有任何幫助,當斯佳麗要求他帶自己離開的時候,他承認自己對斯佳麗的渴望,并熱吻了她,但是最后他說自己不能離開梅蘭尼。

斯佳麗的父親杰拉爾德·奧哈拉在騎馬驅逐一個覬覦他財產的人時,不幸從馬上摔落身亡。

斯佳麗繼續(xù)照顧整個家庭,她發(fā)現(xiàn)自己難以支付莊園的重稅。因此她精心打扮自己,去亞特蘭大找被北軍關押的瑞德求助。

然而瑞德告訴她自己的外國銀行賬戶已經被凍結了,不能給她以幫助。

在返回的途中,斯佳麗遇上了她妹妹蘇倫(Suellen)的未婚夫弗蘭克·肯尼迪(Frank Kennedy),這時弗蘭克已經成功地經營著一家商店和木材工廠。



斯佳麗撒謊說妹妹就要嫁給別人,從而使自己不久成為弗蘭克·肯尼迪夫人,開始經營木材生意,在亞特蘭大定居下來。

有一天,斯佳麗經過一個貧民窟時,遭到黑人流氓的攻擊,幸虧得到原來他家黑奴山姆的幫助而獲救。

弗蘭克、阿什利和其他三K黨成員在夜晚襲擊了貧民窟,阿什利在混亂中受傷,而弗蘭克則不幸身亡。斯佳麗再度成為寡婦。

弗蘭克的葬禮結束時,瑞德再次出現(xiàn)在斯佳麗面前向她求婚。兩人在新奧爾良度過蜜月后,瑞德答應幫助斯佳麗重振塔拉莊園。

不久,他們的女兒邦妮(Bonnie)出生,瑞德把全部感情投在邦妮身上。斯佳麗卻依然對阿什利舊情難忘。

有一天,斯佳麗審視完工廠,聽到阿什利說希望回到過去簡單的生活,她擁抱了阿什利給他以安慰。而他們的對話被阿什利的姐姐英蒂安·威爾克斯(India Wilkes)聽到。

英蒂安一向對斯佳麗不滿,散播斯佳麗勾引有婦之夫的留言使其名譽受辱。

但是梅蘭尼不相信流言,并邀請斯佳麗參加阿什利的生日晚會。

次日早晨,當斯佳麗醒來準備和瑞德重新開始的時候,瑞德卻向她提出了離婚,并帶著邦妮去了倫敦。


不久,因邦妮想家,瑞德帶著她又回到美國。斯佳麗告訴瑞德她再次懷孕,但是瑞德依然很冷漠。兩人爭論時,斯佳麗不慎從樓梯摔落流產。

斯佳麗慢慢恢復了身體,瑞德準備與她重修舊好,可是他們的女兒邦妮像她的外祖父一樣騎馬時墜地身亡。

斯佳麗和瑞德互相指責,兩人關系再度陷入僵局。不久梅蘭尼病重。

臨終前,她要求斯佳麗幫助她照顧阿什利,并又告訴斯佳麗瑞德是多么地愛她。

斯佳麗走出屋外,安慰阿什利,并投入她的懷抱,瑞德悄然離開。阿什利哭訴著梅蘭尼對他的重要,斯佳麗終于認識到她無法取代梅蘭尼在阿什利心中的位置,而瑞德才是她真正所愛的。

斯佳麗跑回家,卻發(fā)現(xiàn)瑞德正在收拾行李準備離開她,并說現(xiàn)在才想起挽救他們的婚姻已經為時已晚。

斯佳麗哀求瑞德不要離開她,并說其實她一直愛的是瑞德,她之前以為自己所愛的,只是阿什利在她心中的影子。瑞德說當邦妮在世時,他們曾有機會復合,現(xiàn)在機會已經沒有了。他一定要離開亞特蘭大。


當瑞德邁出大門的時候,斯佳麗問:“瑞德,如果你走了,我將去哪里?我該做什么?”(“Rhett, if you go, where shall I go? What shall I do?”)瑞德說,“坦白講,親愛的,我一點也不在乎?!保ā癋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斯佳麗站在臺階上,在絕望之余又燃起了希望:“塔拉莊園,我的家!我要回家??傆幸惶煳視屗貋淼?!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ara! Home. I'll go home, 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木魚點評


// 真實感


// 一山不容二虎

// 亂世中不適合溫文爾雅的人生存

// 實用主義的反面:完美主義

// 新的一天去種樹(播種、預備)
// 某畫家: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xiàn)在
幕后故事
1936年5月,小說還沒有正式發(fā)行,凱伊·布朗閱讀了小說之后建議塞爾茲尼克國際電影公司總裁大衛(wèi)·O·塞爾茲尼克購買小說的電影改編版權,將之拍成電影。一個月后,塞爾茲尼克花了5萬美金購買了版權。(在影片推出后,1942年塞爾茲尼克又支付了5萬美金作為紅利。)
兩位主角的選角工作整整進行了兩年。多達1400位女演員試鏡出演斯嘉麗,包括凱瑟琳·赫本、諾瑪·希拉、貝蒂·戴維斯、芭芭拉·史坦威、瓊·克勞馥、拉娜·特納、蘇珊·海華、卡洛爾·隆巴德、艾琳·鄧恩、曼爾·奧勃朗、艾達·盧皮諾、瓊·芳登、洛麗泰·楊、米利亞姆·霍普金斯、塔盧拉赫·班克黑德、弗朗西絲·迪伊和露西爾·鮑爾。
直到1938年12月,考慮的名單中仍然還有四名女演員,其中包括珍·亞瑟和瓊·貝內特。最后一共有兩名演員參加了12月20日在特藝七彩的試鏡,她們是波萊特·戈達德和費雯·麗。
當時的費雯·麗是一個年輕的英國女演員,在美國還沒有很大名氣,已經出演了《英倫浩劫》和《牛津風云》等影片。1938年2月,費雯麗被通知作為斯佳麗的候選人。
但是整個夏天,塞爾茲尼克一直在安排別的演員試鏡。在喬治·丘克的回憶錄里提到,1938年10月21日,塞爾茲尼克說,“仍希望找到除那個新女孩之外的人選。”("still hoping against hope for that new girl.")1938年12月10日,費雯·麗第一次正式試鏡。兩周后,在寫給太太的信中,塞爾茲尼克說費雯·麗是斯佳麗的黑馬("the Scarlett dark horse")。
在一系列的試鏡后,塞爾茲尼克于1939年1月13日對外宣布費雯·麗成為斯佳麗的扮演者。他給記者埃德·薩利文的信中說,“斯佳麗父母是法國人和愛爾蘭人。碰巧的是,費雯·麗的父母也是?!?/p>
公共和塞爾茲尼克都認為克拉克·蓋博是男主角瑞德·巴特勒的最佳人選。然而塞爾茲尼克的公司沒有長期合同的男演員,因此他必須向別的公司協(xié)商借演員。因此加里·庫珀轉而成為塞爾茲尼克的第一選擇,庫珀和制片人塞繆爾·戈德溫簽有合同,還擁有一家發(fā)行公司,但是高德溫一直沒有明確表態(tài)。 華納兄弟提出讓旗下的貝蒂·戴維斯、埃羅爾·弗林和奧麗維亞·德哈維蘭聯(lián)袂出演影片的主角來換取發(fā)行權。
當加里·庫珀落選后,他情緒很激動地說:“《亂世佳人》將遭遇好萊塢最大的失敗,我很高興克拉克·蓋博將摔得鼻青臉腫,而不是我。”("Gone With The Wind is going to be the biggest flop in Hollywood history. I'm glad it'll be Clark Gable who's falling flat on his nose, not me.")
最后塞爾茲尼克通過岳父的關系從米高梅公司借調克拉克·蓋博出演,條件是影片的50%的利潤將屬于米高梅公司,并且影片必須由米高梅公司的父公司洛伊斯公司發(fā)行,而且洛伊斯公司要得到總收入的15%。塞爾茲尼克于1938年8月接受了苛刻的合同條件。
影片拍攝于1939年1月26日開機,同年6月27日關機,11月11日剪輯完成。導演是塞爾茲尼克的長期工作伙伴喬治·丘克,他花了兩年時間在影片的前期準備過程。開機后三周不到,丘克和塞爾茲尼克矛盾越來越深,而離開了劇組。剛結束《綠野仙蹤》的拍攝工作的維克多·弗萊明,接替了丘克的導演工作。丘克則繼續(xù)擔任費雯·麗和德·哈佛蘭的表演老師。另一個米高梅公司的導演山姆·伍德,曾在5月接替弗萊明兩周的工作。
李·加姆斯是電影最初的攝影師。一個月后,塞爾茲尼克和他的合伙人都認為畫面太過黑暗,將主攝影師換為歐內斯特·哈勒,和彩色技術公司攝影師雷·雷納翰合作。影片大部分攝制工作在加利福尼亞的洛杉磯和附近的文圖拉縣完成。影片總計耗費390萬美金,之前只有1925年的《賓漢》和1930年的《地獄天使》耗資如此巨大。
反響
當大衛(wèi)·O·塞爾茲尼克在9月初被問及關于影片的壓力時,他說,“中午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部精彩的影片,半夜的時候我又覺得這部影片糟糕透頂。有時我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影片。哪怕僅僅是一部偉大的影片,我也滿足了?!?/p>
1939年9月9日,塞爾茲尼克的妻子愛琳,剪輯師哈爾·克恩和劇組所有成員帶著影片到了富克斯劇院,當時影片還沒有全部制作完成,還需要增加很多光學效果和音樂。當時劇院正在放映《夏威夷之夜》和《火爆三兄弟》,克恩和劇院經理商量可否在《夏威夷之夜》結束后直接播放《亂世佳人》,但是事先不告訴觀眾片名,觀眾可以選擇離開,但是不可以再次進入播放廳也不可以出去打電話。劇院經理開始拒絕,最后還是被說服了,他唯一的要求的是讓他的太太盡快趕到劇場??硕髡驹诮浝磉吷下犓螂娫?,確保他沒有向太太透露片名。
當影片開始后,屏幕上出現(xiàn)塞爾茲尼克的名字,觀眾發(fā)出一聲驚呼,他們知道塞爾茲尼克已經為這部影片工作了兩年。在以后的采訪中,克恩透露了當時的情況:“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名字出現(xiàn)在屏幕上,你從來沒有聽過那樣的聲音,他們只是歡呼,他們站在椅子上…我將音樂的聲音放大,但是還是聽不到。塞爾茲尼克太太象孩子一樣哭泣,大衛(wèi)也是,我也是。多么令人激動的時刻!當《亂世佳人》的片名出現(xiàn)時,雷鳴般的掌聲!”
影片結束后,全場起立鼓掌。影片的回饋表里,三分之二的觀眾認為這部影片是優(yōu)異的。絕大部分觀眾要求不要縮短影片的長度。
影片于1939年12月15日在亞特蘭大首映,舉城歡慶,佐治亞州政府宣布這一天是整個州的節(jié)日。后來任總統(tǒng)的吉米·卡特認為這是他一生中發(fā)生在南方的最重要的事件。
從1939年12月到1940年6月,觀眾只能預訂購票,直到1941年影片正式發(fā)行。
影片于1940年4月在英國公映,立刻征服了英國的觀眾,連續(xù)播放了四年。至今仍然不斷重映。
獎項
影片參加了1939年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結果如下:
- 最佳影片獎
- 最佳導演獎
- 最佳改編劇本獎
- 最佳女主角獎
- 最佳女配角獎 (海蒂·麥克丹尼爾:奧斯卡史上首位獲獎的黑人)
- 最佳攝影獎
- 最佳剪輯獎
- 最佳藝術指導獎
- 終身成就獎
- 科技成果獎
- 俄文·撒爾伯格紀念獎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