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做設計死路一條,為什么沒見幾個人放棄?【杰視幫】
前兩天,一個做生意的朋友在餐桌上抱怨:
?
“做生意太累了,什么風險都得自己擔著,還是你們好,聽上去就高端,我也想轉行做設計了?!?/strong>
?
還沒撈著開口,另一個朋友趁著酒勁兒直說:
?
“別,千萬別,做設計死路一條?!?/strong>
?
?
說實話,些許有點震驚。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了,而且,我也沒有站起來反駁。
?
做設計是死路一條嗎?牽扯到金錢的問題往往缺少非黑即白的絕對性。
?
在曖昧的辯證性下如何理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看到,我們能看到什么。


一邊,是已經(jīng)踏入圈子人的生活百態(tài)。
?
一些最基礎或剛入職的設計師和美工們每天勤勤勉勉,不分白天黑夜的加班熬夜僅能換來最基本的溫飽,拿著五六千的工資勉強解決一個吃飯的問題。
?
甚至還有不少在二三線城市的設計師還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
而一些行業(yè)頂尖的設計師總給人感覺每天輕輕松松,不說年收入破百萬破千萬,車、房、事業(yè),至少該有的全都有,甚至連頭發(fā)都還不少。

另一邊,是還未踏入圈子人的心馳神往。
?
在圈外人的眼里,不論是藝術設計師還是電商設計師,工作姿態(tài)總是那么瀟灑,一張干凈的辦公桌,一杯剛剛磨好的拿鐵,一張圖幾萬幾十萬的價格,總感覺一個月搞定一張圖,就吃喝不愁了。

很多人發(fā)現(xiàn)理想無法在現(xiàn)有工作中施展,就把這份夢想寄托在了想象中自由且美好的設計領域。
?
特別的,電商設計相對而言的低門檻,往往培訓一到兩個月就能順利入職的誘人就業(yè)率,不免讓越來越多受夠了本職枯燥乏味工作的人選擇轉行電商設計。
?
圈內和圈外的兩種風向,在交界線的地方開始了奇妙的化合作用。新人開始向老人尋求建議,不少老人想也不帶想地像開頭一樣奉勸:
?
“別,千萬別?!?/strong>
?
但矛盾的是,這些勸退新人的設計師們往往自己又在設計第一線的水深火海里奮斗拼搏,絲毫沒有一點放棄的味道。

我們不妨來做個大膽的猜想,為何會出現(xiàn)如此矛盾的兩面風景線。

1、覬覦后輩才能,害怕后浪拍前浪
?
對于這個假設,可以很確鑿地說,不可能。
?
雖說人與人的天賦不能一概而論,但大多數(shù)的我們還是處于同一起跑線,尤其是在電商設計這一塊,經(jīng)驗與履歷往往和設計技術本身一樣重要。
?
只靠天賦亂莽,缺少積累下來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與商業(yè)思維,是無法一步登天拍死前浪的。
?
即使是畢加索穿越,也難說靠著抽象造詣,能在一兩月內能快速跟上電商實戰(zhàn),還得靠前輩們的指導與幫助。
?
另外,雖說有點自吹自夸的嫌疑,在電商設計這一行里,大家普遍都是善良且愛才的,和一些商場與官場不同,優(yōu)秀的人不僅不會受到前輩的打壓,反而大家都會自發(fā)去幫助去培養(yǎng),這種單純而美好的氛圍,倒是值得我們拿出去吹噓的資本。

所以,因為嫉妒后輩才能,擔心后來居上而勸退新人,基本是不成立的。

2、自身發(fā)展不好,對職業(yè)前景消極
?
凱撒大帝說:“我來,我見,我征服?!?/span>
?
設計前輩們說:“我來,我見,我被征服?!?/span>
?
一些出眾的設計師經(jīng)歷過長時間不分晝夜畫圖改稿的苦日子后,即使走到了主美的崗位,對這一行的發(fā)展前景依然不看好。

再加上,科技的超速發(fā)展,AI人工智能成長到了可以自主完成很多初級的摳圖與配色工作,在內憂外患的夾擊之下,即使是這些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老炮設計師們,依然不免咽咽口水,擔心電商設計師在未來被取代的可能性。
?
但對他們自身而言,熬了三五年,可算是熬出了頭,就算真是一個夕陽紅的產(chǎn)業(yè),面對一份行業(yè)內中上等水平的薪水,和自己滿心疲憊無力再充滿激情轉戰(zhàn)另一行的內心,想想還是咬牙堅持著。
?
這時候,面對新人的詢問,很多設計師會出于好心回答:
?
“設計師都是上輩子折翼的天使,回頭是岸,考個公務員朝九晚五不香嗎?”

3、認為新人只是心血來潮,缺少信念
?
兜兜轉轉也算見過不少設計界大佬,按理說,處于業(yè)界天花板的這些大佬們已經(jīng)是實打實的人生贏家了,作為成功案例,應該是鼓舞更多的年輕人選擇電商設計,但怎么還有大佬會勸退部分萌新呢?
?
像開頭那位朋友一樣,我相信不少人轉行電商設計并不全是熱愛與夢想,更多的還是為了一個更現(xiàn)實的東西——錢。

畢竟,在很多人眼里,電商設計門檻低,油水多,隨便一張圖至少都是五位數(shù)六位數(shù)的。在這里,可能要做一個嚴肅的辟謠。
?
門檻低,隨便一張圖,是指十幾年前的這樣:

油水多,一張價值五位數(shù)的圖,是這樣:

所以,不僅大佬會勸退,如果你周圍還有為了賺快錢才轉行電商設計的,還是盡早勸退的好,他們只看得見價值上萬的海報,卻看不見在朋友圈五十塊一張畫頭像的卑微。


問為什么之前先問是不是,做設計,真的是死路一條嗎?
?
當然不是。理由很簡單,就拿杰克舉例,你以為他靠什么才取得今天還算耀眼的成就,不靠設計,難道靠美色嗎?

思考問題的時候不要陷入問題本身,跳脫出來,才會豁然開朗:死路一條的,不止是設計。
?
隨便一搜,好家伙,以前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現(xiàn)在是條條大路皆死路:【做奶茶加盟死路一條】、【學畫畫死路一條】、【做運營死路一條】、【編程死路一條】、【創(chuàng)業(yè)死路一條】...
?
而勸退理由基本是換湯不換藥,跟設計勸退一個邏輯。

排除一些惡意的揣測,我倒是認為,這是新時代喪文化下的衍生物。
?
喪文化并不代表真正的消極與絕望,相反,是沮喪外殼下對生活依舊充滿希望的掙扎,是我們這個時代一邊消極自嘲一邊積極奮斗的真實寫照。
?
或許,第一個說出這句話的人只是單純的自嘲調侃,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種符合當下喪文化的句式像病毒般傳播到每行每業(yè)。
?
但聰明的人往往在自嘲自己的職業(yè)與處境后,依然會埋下頭繼續(xù)拼搏奮斗,才不會輕言放棄。
?
退一萬步說,按這個說法,如果你已經(jīng)踏上了“設計”這條死路,反正各行各業(yè)都是死路一條,不如就“安心赴死”,在“赴死”的路上,努力一點。

如果你在考慮是否要涉足電商設計,不妨好好問問自己,到底是為了賺快錢,還是為了賺大錢?
?
前者靠僥幸,這里沒有;
后者靠隱忍,這里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