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這野菜再不吃就過季了,簡單一拌,上桌給肉不換,太香啦

導(dǎo)語:出伏后,這野菜再不吃就過季了,簡單一拌,上桌給肉不換,太香啦!
8月20號出伏了,這就意味著濕熱的三伏天就要結(jié)束了,秋高氣爽的秋天馬上來到了。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出伏后,早晚的溫差特別大,下一場秋雨溫度就會下降一點,大自然中的各種野菜都會減慢生長,直到霜降后徹底枯萎,大部分野菜都是藥食同源的寶貝,營養(yǎng)極高,建議出伏后抓緊吃,再不吃就過季了,還可以多囤點,留著冬天吃,錯過就要等來年。

最近秋雨綿綿,老媽的韭菜地里長了一大片這野菜,綠油油的樣子讓人看了就喜歡,它就是我們熟悉的馬齒莧,在我們老家還有人叫它“姜馬廄菜”,馬齒莧全草可用藥,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天然“抗生素”,營養(yǎng)價值極高,含有豐富的鉀,鈣,硒,維生素C等營養(yǎng)成分,常吃馬齒莧有清熱解毒,消炎殺菌,促進消化,降低血壓血脂,增強抵抗力等好處,老媽最近隔三岔五就給我們拌一盤,開胃下飯,上桌給肉不換,太香啦!下面一起看看具體做法吧。

【準備的食材】:馬齒莧,花生米,小米辣,芝麻,洋蔥,大蒜,調(diào)味料。
【具體制作步驟】:1、馬齒莧畢竟生長在土里,難免會滋生細菌,和看不見的蟲卵,在清我們摘干凈后,洗的時候一定要加鹽浸泡一會,因為鹽有殺菌殺蟲卵的功效,然后瀝干水分備用。

2、鍋中水燒開,倒進一勺的鹽,適量的花生油,放進洗凈的馬齒莧,加鹽和油是馬齒莧翠綠不發(fā)黑的關(guān)鍵,焯水1分鐘撈出來,放進涼白開中過涼,防止馬齒莧顏色變黃影響食欲,然后撈出來擠干水分,放進大一點的盆中。

3、接著放進提前切好的洋蔥絲,油炸花生米,芝麻,提前切好的小米圈,蒜末,澆進冒青煙的熱油,激發(fā)出料頭的香味,調(diào)味鹽,小磨香油,生抽,陳醋,雞精攪拌均勻,一道下酒下飯,吃一口就停不下來的涼拌馬齒莧就做好啦!是不是看著就流口水啦?真的是做法簡單味道足,吃一口絲絲滑滑,回味無窮,我家老人孩子都愛吃,太香啦~

4、俗話說:“秋收冬藏”。冬天沒有野菜吃,出伏后,秋高氣爽,空氣干燥,正是囤野菜的最佳季節(jié),挖回來的馬齒莧洗凈后,我們可以直接把它像晾衣服一樣晾起來,3天以后,晾至8成干就可以收起來了,放到通風(fēng)干燥的地方保存,冬天吃的時候泡軟,無論是包餃子還包包子炒肉吃,茛啾啾的,特好吃。

出伏后,馬齒莧再不吃就過季了,簡單一拌,上桌給肉不換,太香啦!我家隔三岔五就做,趁著農(nóng)村遍地是,喜歡的家人趕緊行動起來吧,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我是鄉(xiāng)村榮姐,如果我今天的分享對您有所幫助,記得幫忙關(guān)注+點贊分享+收藏支持一下喲!謝謝您的支持,我們明天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