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縱膈」定義與影響
縱膈,是由胸腔內,肺外部組織構成的中線。主要由食道、氣管、胸腺、淋巴結、神經(jīng)、心包和主要血管等組成 。
縱膈側面與胸腔膜相連,前面與胸骨相連,后面與椎骨相連,上面與胸腔入口相連,下面與膈肌相連。

以心包為界,縱膈被細分為上、前、中、后四個部分。心包上方為上縱膈(胸廓入口-T4) ;心包前方,胸骨體后方為前縱隔;心包后方,T4-T12前方為后縱膈;心包區(qū)域為中縱膈。

后縱膈也被稱為椎旁間隙,在肺、肋骨、胸椎、心包之間存在一個空隙(下圖綠色區(qū)域)。若此空隙(后縱膈)無法被抑制,同側肺部、肋骨后側便無法充分擴張(充氣)。

在Right BC模式下,左后側胸廓擴張受限、右后側胸廓擴張不受限。因此會看到,在進行脊柱屈曲時,或完成體前屈動作時,兩側背部高度差異。通常為左低、右高。
在B PEC模式下,雙側胸廓后部擴張受限。
后縱膈抑制(胸廓后側擴張)的條件是同側具備Optimal-ZOA,既同側肋骨內旋。
例如,Right BC模式,左后側胸廓擴張受限。
若此時想抑制左側后縱膈,促進胸廓擴張,主要需要募集左側腹內斜肌與腹橫肌,使左前側肋骨內旋,左后側肋骨外旋,以獲得Optimal-ZOA。同時左側腹壓上升,左膈肌呼吸功能被建立后,左后側胸廓才能產(chǎn)生良好的擴張。
當胸廓擴張出現(xiàn)差異后,兩側后縱膈的不平衡還會引起自主神經(jīng)節(jié)段性紊亂。因為后縱膈與胸椎交感神經(jīng)節(jié)關系緊密,當單側胸廓后側過度擴張時,肋骨的運動、胸腔壓力的改變與周圍肌肉的收縮,會刺激周圍交感神經(jīng)節(jié)。

胸椎交感神經(jīng)節(jié)過度激活后,根據(jù)節(jié)段不同,可能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內臟功能障礙,也會向下抑制骶髓節(jié)段的副交感神經(jīng)。
動作推薦:四足\站姿后縱膈擴張


在站姿或四足位,保持骨盆后傾,脊柱處于微屈曲的位置。在左手下方放置5cm左右的硬墊。鼻子吸氣,嘴呼氣。雙手向前推出,背部頂高(不要過度弓背),吸氣時感受左側背部擴張,呼吸時感受左側肋骨內旋。完成5次呼吸*4~5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