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對家人去世的想法
最近推vup,看muri讀棉花糖讀到一封關(guān)于奶奶去世的,又看了看彈幕,于是突發(fā)的想寫點東西。
首先家人去世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說到底,怎么死,什么時候死可能反而是關(guān)鍵。個人認為心態(tài)上首先需要認識到的是,人終有一死。
這個事實沒什么好害怕的,我想應該也不至于可怕到一個人不敢去想的級別。初次考慮這個問題時,害怕,傷心可能還是免不了,但也只是這種程度罷了。
以我自己的經(jīng)歷來說,我大概是在上小學大概三四年級的時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就只是突然想到了,然后一邊想著,一邊哭著地慢慢睡著。早上起來之后重新想起又感到心悸。但這一夜其實已經(jīng)想的很明白,這個問題就現(xiàn)在的我來說并沒有從根源解決的途徑。(這也是我第一次遇到這么令人難受的問題,問題有了結(jié)果,但是不能令人滿意)
也就只是這樣,其實是一個晚上就能想明白的事情。以此再跟進另一個問題:那封棉花糖最終有著“害怕自己對親人的去世沒有太多感情,認為自己會成為一個人渣”的說法。
這個問題是在上文被我一并解決了的。是關(guān)于自己該如何面對親人的去世的問題。是“怎么面對”的問題。
我認為這應該是很隨機應變的問題。
感到傷心很正常,至親之人的去世感到難受迷茫無可厚非。內(nèi)心沒有太多波動也沒什么問題,按當時彈幕的解釋可能是“不愿面對”“太過突然”。但我認為心理準備做的足夠好,足夠充分的話,情感波動不大同樣是可以解釋的。
實例就是我,事實上我太爺爺去世時我內(nèi)心并沒有太大波動。我同樣喜愛我的太爺爺,不管從何種角度來看,至少對待他的兒孫們,他的好是毋庸置疑的。我可以說是看著他身體一步步變壞,一步步走向死亡的。
站在他的遺體前時,我有的只是感慨,不多不少的感慨。正常的所謂悲傷害怕的感情或許也有,但太過微弱。以至于我分辨不出是對這個現(xiàn)象的悲傷還是對太爺爺去世這件事的悲傷。我想理由大概就是心理準備過于充分了,親人在我在樓上熟睡時去世,下樓看到還躺在那的遺體,這對我來說是意料之中的。
如果那位仁兄跟我的想法一樣,那或許那種想法的解釋跟我的情況會比較相似。
只能說,死亡就目前來說也只能是無法逆轉(zhuǎn)的事情,在我看來直面自己內(nèi)心,然后去克服它才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又如那些彈幕說的,有些事情不去想其實也可以是對待問題的一種辦法,逃避可恥但有用這句話是有他的道理的(當然建議正確理解)。
最后結(jié)合一下之前的專欄,要是能盡早加深對自身全面的探索,很多事情應對起來或許會輕松很多也說不定。再次重申自知是很重要的。
以上皆為本人的主觀看法,無完整理論支撐,可能存在錯誤,謹慎思考,汲取有用的。